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课堂练习题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课堂练习题

时间:2025-08-02 07:58:56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课堂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课堂练习题

 .

 一元二次方程课堂练习题

 23.1 一元二次方程

 1. 下列方程:①

 y2

 

 1 y2

 

 3;② 3x2

  5x  2  0 ;③ 3x(x 1)  6x

 7

  3x2 ;

 ④ 3x2

  5xy

  2y2

  0 ;⑤ x2

  3x 

 2 x2

 0

 ;⑥

 x2

 

 2  3x

 ;⑦ 3x2 1  2

 x2 3

 ;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2. 把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相应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方程

 一般形式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3x2  5x 1

 (x  2)(x 1)  6

 4  7x2  0

 x(2x 1)  3x(x  2)  0

 3.当 a

 时,关于 x 的方程 (a  3)x2  2x 1  0 是一元二次方程。

 4.下列关于 x 的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m  2)x2  2x 1  0

 B. k2x  5k  3  0

 C. 3x2  1 x  2  0 3

 D. 3x2  2  4  0 x

 5.若 ( p  2)x2  3x  p2  p  0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p

 。

 6.方程 (m2  4)x2  (m  2)x  3m 1  0 ,当 m 

 当m

 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时,为一元一次方程;

 7.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  2)x2  3x  m2  4  0 有一个解是 0,则 m 

 。

 8、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2  (2a 1)x  a  5的一个解为 1,则 a=

 。

 .

  .

 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

 1.4 的平方是 ,-4 的平方是

 ,若 x2 16 ,则 x =

 。

 2.若 x2  0 ,则 x

 。

 3.若 x2  3 ,则 x

 。

 4.若 (x 1)(x 1)  8 ,如何解这个方程求出 x 的值?

 解:整理得:

 x2 1  8

 x2  9

 两边开平方,得 x   9

 x  3

 ∴ x1  3 , x2  3 。

 下面请跟同伴交流这种做法的思想,并利用它完成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

 (1) x2  2  0

 (2) 2x2  1

 (3) 9x2  25

 (4)16x2  81  0

 (5) (x 1)2  1

 (6) 4(x  3)2  25  0

 小结:当一元二次方程为:

 x2  a ,即没有一次项时可用直接开平方法。

 步骤:先移项,再将二次项系数化一,最后直接开平方。

 .

  .

 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

 x2  a(a  0), x   a, x1  a,x2   a

 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x2  256

 (2) x2  9  0 4

 (3) 4 y2 12  0

 (4) 2x2  72  0

 (5) (2x  3)2  5

 (6) 4(1  x)2  25

 (7) 1 (x  3)2  2 2

 (8) (x 1)2 12  0

 (9) 4(x 1)2  9  0

 小结:利用

 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

 它是一元二次方程最基础的解法。

 (1) x2  a ,解得 x=

 (2) (x  a)2  b ,解得 x=

 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

  .

 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因式分解法 一、提公因式法

 1、把下列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1) 3x2  5x =

 (2) x(x  5)  3x 

 , (x  2)  x(x  2) =

 , 4x2  2x  , 3x(x 1)  (x 1) =

 2、运用提公因式法解下列方程

 (t-2)(t+1)=0;

 (x  5)(x  2)  0

 3x2  5x  0

 x2  5x  0

 3x2  6  0

 3x2  4x

 x(x+1)-5x=0.

 (x  2)  x(x  2)  0

 5x(x  2)  3(2  x)  0

 3(x  3)2  2(3  x)

 ( 2 3x )x( 4) x( 3 2) (x1 5 )(x  5)2  4x  20

 小结:当一元二次方程为:

 ax2  bx  0 ,即没有常数项时可用提公因式法。

 因式分解法其理论依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 0,那么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

 等于

 ,即若 a  b  0 ,则

 或

 。

 .

  .

 二、平方差公式法

 1、把下列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1) x2 1 

 (3)16 x2  25 

 ,(4) (x  1)2  4 

 ,(2) x2  2 =

 2、用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x2  900

 方法一:直接开平方

 方法二:平方差

 (2)16 x2  25  0

 (3) (x  1)2  4  0

 (3) (2x 1)2  x2  0

 (4) (3x  2)2  x 2

 .

  .

 三、完全平方公式法

 1、把下列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x2  4x  4  9x2 6x 1 

 , x2  6x  9  , y2  2 3y  3 

 2、用完全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x2  4x  4  0

 (2) x2  6x  9  0

 (3) 9x2 6x 1  0

 (4) y 2  2 3y  3 

 .

  .

 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配方法 1、把下列多项式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x2  8x  = (x + )2 ;

 x2-7x+( )=(x- )2 x2+ 3 x+( )=(x+ )2

 x2  5x  = (x - )2 ;

 x2  1 x + 2

 x2  mx +

 =(x + =(x +

 )2 ;

 )2 ;

 把多项式配成完全平方公式方法为: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配方——等式两边都加上

 一半的平方;

 (3)化成 (x  m)2  n 的形式

 (4)若 n 为非负数,则用 若 n 为负数,则方程

 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例题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6x-7=0 解: x2-6x=7 x2-2·x·3+32=7+( )2

 (x-3)2=

 x-3=

  x1=7,x2=

 (2)x2+3x+1=0. x2+3x=-1

 x2+2·x·3 +( 3 )2=-1+( )2 22

 (x+

 )2= 5 4

 x+ 3 = 2

 x1=- 3 + 2

 ,x2=- 3 ___ 2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x2  4x  3  0

 (2) x2  6x 1  0

 .

  (3) x2  8x  9 =0

 .

 (4) x2  5x  6  0

 (5) x2  3x 1  0

 (6) x2  7x  2  0

 例 2:填写以下用配方法解方程 2x2  7x  4  0 的过程:

 解:将方程的各项除以 2 ,得到 x2 - x - = 0 ,

 移项得 x2 - x =

 配方 x2 -

 x+(

 )2 =

 +

 得 (x 

 )2 =

 。

 解得

 x1 =

 , x2 =

 。

 步骤:(1)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再将二次项系数化一 (3)移项 (4)配方 (5)直接开平方

 .

  .

 3、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4x2-12x-1=0; 解:

 x2-3x- 1 =0(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4)

 4 x2-3x=

 x2-2·x·3

 + 

  

 =7+(

 )2

 2 2

 (x- )2=

 x- =

 (2) 3x2+2x-3=0 x2+ x- =0

 x2+ 2 x= 3

 x2+2·x· +( )2=1+( )2

 (x+

 )2= 10 9

 x+

 =  10

  x1=

 ,x2=

  x1=

 + 10 ,x2= 3

 - 10 3

 (3) 2x2  7x  3  0

 (4) 2t2  7t  4  0

 (5) 3x2 1  4x

 (6) 3x2  5(2x 1)  0

 .

  .

 2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公式法:

 x  b 

 b2  4ac 2a

 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2 x2+x-6=0

 解:

 a=2,b=1,c=-6, ∵b2-4ac= 2-4× ×

 ∴x=  b  b2  4ac = 1 

 2a

 22

 ==

 = 1 4

 ∴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

 (2) x2+4x=2 解 将方程化为一般式,得 x2+4x-2=0

 ∵ b2-4ac=

 ∴ x=  4  2

 =-2±

 ∴原方程的解是 x1=-2+

 ,x 2 =-2-

 (3)5x2-4x-12=0;

 解:∵b2-4ac=

 ∴ x=  (4)  25

 =4

 =

 ∴原方程的解是

 x1=-

 6 5

 ,x2=

 (5) 3x2  4x  2  0

 解:∵b2-4ac=

 ∴原方程的解是

 。

 (4) 4x2+4x+10=1-8x. 解 整理,得

 ∵ b2-4ac=0,

 ∴x=  (12)  24

 ∴x1=x2=-

 3 2

 .

  练习

 (1)x2-6x+1=0

 .

 (2) 2x2-x=6

 (3) x2  2 2x  2  0

 (4) 3x(x-3) =2(x-1) (x+1)

 解:4x2- x+1=0 x2- x+2=0

 (5) 4x2-3x-1=x-2

 (6) x(x+5)=24

 .

  .

 用配方法求二次三项式的最大最小值

 例 1:用配方法求 x2 –4x+5 的最小值。

 例 2:用配方法求  2x2  8x  9 的最大值

 解:x2 –4x+5 = x2 –4x+ 22 +1 =( x –2)2 +1

 所以,当 x  2 时 x2 –4x+5 的最小值是 1。

 练习:

 1)用配方法求 x2 –8x+5 的最小值。

 解:- 2x2  8x  9 =  2(x2  4x  9) 2 =  2(x2  4x  4  4  9) 2

 =  2 (x  2)2  17 

 2 =  2(x  2)2  17 所以,当 x  2 时  2x2  8x  9 有最大值是 17。

 3)用配方法求 3x2 –6x+1 的最小值

 2)用配方法求-x2 +4x+5 的最大值。

 .

  .

 2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综合)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3x2  54

 (2) 6x2  4  3x

 (3) 4(x  5)2  16

 (4) x(x  8)  609

 (5) 3x2  2x  3  0

 (6) x2  7x 12  0

 (7) 3x2 1  2x

 (8) x2 12x  28  0

 (9) (x 1)(x  3)  15

 (10) (2x  3)2  3(4x  3)

 .

  

相关热词搜索: ?a?-????·¢?1ìí1a2ê?Y?2?? 解法 练习题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