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等物料会堆积在水底,所以桥下的水底结构十分复杂。年代久了,这些结构之中便会聚集一些小鱼小虾之类的小生物,它们自然会吸引红尾的光临。
②经典标点之二:出水口或放水闸。出水口和放水闸的最大特点是水体是流动的,但是一旦有大雨降临,陆上的降水都通过这些出水口注入江河湖泊,且水流量相对较大。因为鱼儿都喜欢活水,而且通过出水口流出的大量微生物和小虫等天然食物会吸引来大量的小鱼小虾,所以不管水流量是大是小,基本都有红尾出没其中。
③经典标点之三:拦网及网箱。拦网主要是用来防止养殖的家鱼逃跑的,这样的拦网一般是固定的。鱼儿对此网早已熟悉,知道没有危险,故一道拦网可将众鱼分隔两侧。这道拦网仿佛城墙一样,这边的鱼想到那边去,那边的鱼想到这边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处鱼类聚集地。另外,水中养鱼的网箱在平时也不会动,只有当养殖户起鱼时才会拉起,一年也就拉起一两次。养殖户向网箱中投放饲料时,会引来周边小鱼的光顾,此時红尾自然会尾随其后,伺机捕食。
④经典标点之四:大坝及防护堤。大坝和防护堤就如同水闸前的标点一样,水位很深,而且防护堤下结构复杂,是大红尾常出没的地方。到了冬天,大坝及防护堤受光照的影响,其周边水温变化较大。一旦水温升高,坝下的生物就会活跃起来,红尾也会慢慢地靠拢过来。
⑤经典标点之五:水体的“咽喉处”(鱼群巡游必经之处)和岸体的突出部分。钓场内最窄的地方,是各种鱼类出入的必经之处。但是这种地方对于出钓的季节和时间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可能鲜少有饵鱼出没,所以我们在此只能钓获路过的红尾。在这样的标点作钓,我们需要在每天的晚上蹲守。如果碰到了,那可能就是一大群鱼爆连的节奏。至于岸体的突出部分,可以是人为的建筑,也可以是天然的小岛或铧尖。这些地方对于过往的鱼类会有一定的影响,小鱼小虾游经此处时,都会谨慎对待或是停留在内湾处。聰明的红尾早已对此地十分熟悉,它们通常会在小岛、铧尖处围猎捕食。同时,岸体的突出部分也有利于我们远投搜索大水面。
⑥经典标点之六:大面积的浅滩及深浅结合处。水下有乱石、树桩、水草等障碍物的大面积浅滩是红尾的理想捕食场所,既便于藏身,又利于发动攻击,大大小小的红尾都喜欢这样的水域。如果是在夏天作钓,我们还有可能看到红尾炸水的壮观场面,这样的地方自然是我们路亚红尾的理想标点。
五、如何钓获红尾
1.操作手法要灵活多变。一般情况下,游荡中的红尾出现在某一水域时,肯定不止一条,至少有两三条以上。三四斤以上的大红尾通常都是两条一起出没,半斤左右的红尾会和翘嘴一起出没。当我们发现它们的踪迹之后,要想钓获它们就要看我们用什么拟饵、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了。我之前已经介绍过拟饵,拟饵本身是假的,如何赋予其灵魂,让它在水中的泳姿逼真自然,这就需要钓者在操控方面根据当时的水情、地形等因素变换手法、因地制宜了。
在冬季和初春时节,鱼类的活性并不高,但是红尾的进食活跃度还是会比翘嘴高一些。此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①离底缓拖法。此手法相对简单,动作要领为将饵抛出落水后,让其沉底,然后收紧余线将竿尖上扬45°,再将拟饵挑起一点离开底部,然后缓慢收线,以确保拟饵在水中呈现出自然的泳姿。直白地说就是让拟饵离底缓慢移动。此手法要求钓者对水下地形了如指掌,这样才能降低挂底的概率。
②跳底手法,也叫“N”字形跳法。这种手法的动作要领是待拟饵沉底后,收紧余线并将竿尖上扬45°,然后小幅回抽竿尖,停一会儿,再收紧余线并继续小幅度抽竿。如此反复操作,拟饵便会在水中呈现出“N”字形跳跃运动。
③两小抽一停顿。这种手法的动作要领是抛饵入水后,算好拟饵下沉的水层,然后压低竿尖,收紧余线,侧身小幅度抽竿两次,然后停顿;接下来继续小幅度抽竿两次,再停顿……如此反复操作即可。此时拟饵在水中的泳姿表现为向前蹿两下,然后又自然下沉。此手法在翘嘴活性不高的时候效果更加明显。
总而言之,冬季路亚红尾时,作钓手法可归纳为“慢”和“柔”两个字。而在夏、秋两个季节作钓,由于红尾的活性较高,故在手法上可随意变换,而且效果都不错。在夏、秋两季作钓,最简单、最直接的操作手法就是使用7~10克的勺形亮片匀速回收,收线速度不要太快,这样比较节省体力,而且效果也更加明显。
2.作钓思路要清晰稳重。相信很多人在作钓过程中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钓场内经常出现细微的顿口,可就是不见中鱼。这样的情况出现四五次之后,就再也没动静了。有的钓友不明其理,直接换了钓点,而有的钓友则还在一竿接一竿地慢慢“磨”鱼。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没有效果,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钓获时机。无论是台钓、海钓还是路亚,一定要根据当时的作钓环境、水情和鱼情去冷静分析,及时想出应对策略并随机应变,这才是中鱼的关键。
路亚红尾时一定要摸清钓场内红尾的个体大小,一般体重超过400克的红尾的咬口就已经很凶猛了,而且中钩的概率也很高;而个体在200~400克的红尾咬口也比较凶猛,只是由于个体相对小,嘴巴没那么大,中钩的概率也就小了很多。
在出现第一次咬口不中的情况下,我们应马上停止作钓并更换拟饵或操作手法。一般亮片是非常受红尾青睐的,所以我们可先用亮片探路,发现有细微咬口但不中鱼的情况之后,要及时改用小克数或小个体的拟饵继续作钓,比如3.5克的铅头钩卷尾钓组、3~5克的小亮片和小米诺等,你会发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我看来,路亚红尾也是一种博弈,只有学会分析并理清思路,才能在稳中求胜。
3.控鱼手法要胆大心细。红尾中钩之后带给钓者的手感非常刺激,但红尾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范的家伙。红尾攻击拟饵的方式大多是突然冲过去咬住拟饵然后迅速转身逃走,所以它们的咬口通常都很重。没钓过红尾的钓友在第一次中鱼时通常会以为自己中大鱼了,心里一阵兴奋,结果一个不小心切线或脱钩让鱼逃跑了,连个鱼影都没看见。这种跑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那就是红尾的瞬间爆发力!其实我们在作钓之前就应该将轮子的泄力调整到合适的状态,通过泄力来化解红尾中钩时的强大爆发力;其次,我们应使用配有优质钓钩的拟饵作钓,这样锋利的钩尖无须人为刻意刺鱼就能牢牢地挂住红尾的嘴唇;最后,我们在控鱼时要将竿尖压低,不要急于抬竿向后弓鱼,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知道,体重超过1千克的红尾既有力量又有耐力,此时可采取“8”字遛鱼法或逆流牵引遛鱼法来消耗中钩之鱼的体力,待鱼儿筋疲力尽之后再行起鱼不迟。
相关热词搜索: 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