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点带石斑鱼苗种水泥池标粗技术研究

点带石斑鱼苗种水泥池标粗技术研究

时间:2025-08-01 12:29:18 浏览次数:

点带石斑鱼俗称青斑,属鲈形目、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肉质鲜美、个体在石斑鱼属中较大、生长快、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海水网箱、池塘、水泥池集约化等养殖[1-2]。台湾青斑养殖已有20多年,产量占石斑鱼类的70%以上。近2~3年来福建省在高位池塘、水泥池和海水网箱均有养殖,是新兴发展的重要海水养殖品种。但大陆青斑苗种培育和标粗还不够成熟,制约了青斑养殖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养殖户对苗种的需求,苗种培育尤其是苗种标粗显得更为重要。苗种标粗就是苗种从3~5 cm培育至12~20 cm的过程,使青斑养殖业者只要从12~20 cm鱼种养殖至成品鱼即可,既可缩短养殖周期,也可降低养殖业者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鱼种标粗阶段养殖存在的风险[3-4]。2010年9月24日笔者从漳浦佛坛引进4~6 cm青斑苗种87 000尾,在福鼎市大元当苗种场水泥池进行标粗试验,到2011年3月29日下温棚高位池养殖,经过185 d的标粗养殖试验,平均苗种规格13.5 cm,成活率71%,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条件

1.1.1试验地概况。养殖试验地点设在福鼎市大元当村朝辉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苗种基地,该村水质条件良好,海域周边无直接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潮流通畅,盐度较高。由于海域环境条件优越,是福鼎市最大的紫菜无公害养殖基地,紫菜养殖面积533.33 hm2以上。

1.1.2标粗池条件。苗种标粗培养为室内长方形水泥池,池面积为30 m2(5 m×6 m),深1.5 m,池底为锅底形,中间设排污,供氧为罗茨鼓风机,池子按0.5个/m2安装充气石。共有19个池子。

1.1.3水源和水质。试验用水由该海区用潜水泵抽至高位沉淀池,经过沙滤池后流至标粗池,水质比重在1.020~1.023,pH值8.6~8.8,溶解氧6.6~8.8 mg/L,其他水质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水产养殖一类水质指标。

1.2试验方法

1.2.1苗种来源及运输。养殖试验的点带石斑鱼鱼苗为福建漳浦佛坛镇育苗场全人工培育的苗种,规格为全长4~6 cm,共87 000尾,已经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苗运输前停食1 d,后用10个框活水车运输,每框装鱼苗8 700尾左右,运输时增氧主要用纯氧,水体用5~10 mg/kg的土霉素浸泡,因长途运输,为防止车厢温度太高,车上过道应放250 kg左右的块冰。经过8 h的运输,到达养殖场后,卸苗前把每框海水换掉50%,以免两地水温差太大,造成应激反应。

1.2.2苗种放养。苗种运至养殖场后,这时池子水温27 ℃,先调好水温,使运输水温和标粗池水温相差在2 ℃之内,后把苗种放入标粗池,共放7口池,苗种入池后进行药浴(由于长途运输易造成鱼体擦伤),用氟本尼考3 mg/kg连续药浴3 d。点带石斑鱼具有较强的集群性[5],在饱食后常聚集于进排水管和池底四周,根据点带石斑鱼的生活习性认为其适宜高密度养殖,一般全长4~5 cm鱼苗放养500~600尾/m2、6~8 cm鱼苗放养400~450尾/m2、8~10 cm鱼苗放养350~400尾/m2、10~12 cm鱼苗放养300尾/m2、12~15 cm鱼苗放养250尾/m2、15~20 cm鱼苗放养200尾/m2。

1.2.3饲料投喂。饲料以石斑鱼专用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一般水温27 ℃以上每天投喂3~4次,24~26 ℃每天投喂2~3次,22~23 ℃每天投喂1~2次。苗种在4~6 cm投喂配合饲料粒直径为2 mm,苗种在6~10 cm投喂饲料粒直径为3~4 mm,苗种在10~15 cm投喂饲料粒直径为4~5 mm,苗种在15~20 cm投喂饲料粒直径6.5 mm,每次饲料的投喂量以苗种9成饱食为佳[6]。养殖过程饲料投喂量的掌握至关重要,每天饲料的日投喂次数和投喂量要根据鱼体的大小、季节、天气的变化、水质情况而定。

1.2.4水质调控。鱼种标粗水位保持在60 cm,水温在22 ℃以上,比重1.020~1.023,溶氧6 mg/L以上。换水量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水温在27 ℃以上每天早、晚各排污换水1次,水温22 ℃以上早上排污换水1次,换水量100%。

1.2.5苗种的筛选分养。点带石斑鱼苗在10 cm以内,特别是4~6 cm时互相残杀非常严重,因此应根据水温、摄食、个体等情况不定期筛选。规格在10 cm以内,水温27 ℃以上,一般4~5 d筛苗1次;水温在24~26 ℃,6~8 d筛选1次,水温在22~23 ℃,8~12 d筛选1次。苗种在10 cm以上,可适当放宽筛苗时间。

2结果与分析

2.1养成规格及成活率

点带石斑鱼养殖试验从2010年9月24日开始投苗至2011年3月29日,全部出售给高位池塘养殖。经过185 d的养殖试验,苗种从4~6 cm(平均规格5 cm),生长至12~16 cm(平均13.5 cm);苗种数量从87 000尾减至61 800尾,成活率71%。

2.2效益分析

苗种0.95元/cm,平均价格为13.5 cm/尾×0.95元/cm=12.825元/尾,总收入为12.825元/尾×61 800尾=792 585元,扣除生产成本364 400元(其中苗种投入成本为174 000元,运费5 500元,场地租金15 000元,饲料62 000元,水电16 000元,燃料63 500元,人工19 800元,药品2 600元,其他6 000元),盈利428 185元,投入产出比为1.00∶1.18。

3结论与讨论

点带石斑鱼进苗规格最好选择在4 cm以上,因为这时苗种已经过了“癫”(可能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病鱼在水中打转,造成育苗成活率的降低,而且育苗过程大都会出现这种现象)阶段,并且已经过全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比较容易饲养且成活率较高。8 cm以下的苗种(特别是在4~6 cm)互相残杀现象严重,高水温期最好4~5 d筛苗1次,使苗种规格相近,以提高标粗成活率。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营养、消化制剂,提高鱼苗免疫力,增强其食欲和体质,以提高其成活率及生长速度。苗种标粗过程,白点病是点带石斑鱼最严重的病害,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降低养殖密度和比重,是防治和减少白点病发生较好的方法。在低水温区域标粗苗种,燃料是越冬标粗期间的一项重要开支,利用地下水和采用循环水是降低燃料成本的有效方法。从点带石斑鱼的养殖看,池塘、网箱、水泥池集约养殖均可;从市场前景看,近3年来价格稳定、销路较好。通过养殖示范对福鼎市的鱼类养殖品种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苗种标粗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可大大降低人工费用,并且对水质的控制和稳定有较好的作用。

4参考文献

[1] 曲焕韬,杨忠樱,吴少伟,等.点带石斑鱼池塘生态育苗技术[J].中国水产,2009(9):40-41.

[2] 逯尚尉,刘兆普,余燕.密度胁迫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代谢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1,18(2):322-328.

[3] 李向民,谭围,陈傅晓,等.点带石斑鱼不同养殖方式试验[J].科学养鱼,2010(2):38-40.

[4] 翁文明,郭泽雄,陈基新.高位池培育鞍带石斑鱼鱼苗技术[J].科学养鱼,2010(9):37-38.

[5] 王孟华.浅谈点带石斑鱼苗种培育几个生产环节[J].水产养殖,2011(12):23-24.

[6] 林建斌,李金秋,朱庆国,等.不同饲料形态对点带石斑鱼摄食的影响[J].科学养鱼,2008(3):66-67.

相关热词搜索: 苗种 石斑鱼 技术研究 水泥 池标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