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试研究

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试研究

时间:2025-08-02 23:08:58 浏览次数:

摘 要:针对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应用和电动机调试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技术和设备调试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从实践应用来说,建筑建设的全过程,都涉及机电设备安装工作,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把控策略,对保障施工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一体化;機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电动机

中图分类号:TM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270-02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梳理创优意识,做好安装和调试各个环节的把控,结合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顺利推动各项工作。同时要强化图纸设计管理,保证设计的图纸,其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以及系统性,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要优化组织管理,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的把控。

1 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和电动机调试基本要求

1.1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要点

开展电力电缆安装作业,要沿着沟道和竖井以及桥架等,进行电缆铺设。配电装置的安装,对于配电箱的配置,要选择便于操作而且干燥的场所。对于弱电设备的安装,主要包括防盗报警器和火灾报警器等。其中,防盗报警器主要设置在环状天线以及报警集成电气等部位。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利用控制器装置,实现光火探测和烟雾探测等功能。对于此类设备的安装,要保证安装的质量、安全和效率。

1.2 电动机调试的安全评价分析

启动电动机前,要按照性能检查要求,做好电动机以及控制系统的检查。其次,要检查电动机运行情况,比如电源电压和旋转等内容。从施工角度来说,做好安全评价工作,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安全风险防范和把控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动机调试次数情况如下:①机电一体化安全问题总计23次,占据总调试的71.88%;②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总计19次,占比为59.37%;③安全综合管理模式总计12次,占比为37.5%;④危险源分析总计7次,占比为21.87%;⑤新技术设备管理总计3次,占比为9.37%。在电动机调试方面,安全问题占比较大,需要不断强化设备管理。新技术的设备管理次数,在建筑发展的当下占比很低,为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要积极推广应用新设备和新技术,推动机电一体化发展。

2 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策略

2.1 电力电缆的安装

在机电设备的安装作业中,电缆作为输送电能的重要载体,是安装的重点内容。开展电缆安装作业,必须沿着沟道和竖井以及桥架等,开展电缆材料铺设作业。平行安装电缆以及电力管道时,必须要做好间距的把控,至少要2m;交叉安装电缆和电力管道时,关于间距的把控,要控制在0.5m以上。普通支架上设置的电缆,其不可以多于1层;桥架上设置的电缆,不可以多于3层。选择电缆线路铺设的路径时,要从运维以及检修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保证安装作业的质量。

2.2 配电装置的安装

作为机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配电装置以及配套设备安装是质量把控的重点。因为设备安装作业中,比如变压器等,极易发生技术性问题,可能会出现开关大小无法达到工程要求的情况或者其他问题。因此,在进行安装时,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当门窗工程和墙体粉刷工程等全部完成,并且预埋管道建设作业全部完成,再开展配电装置安装作业。②配电箱的安装质量把控,重点在安装误差,底口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要控制为1.5m。若采取明装方式,则控制为1.2m。③电度表采取明装的方式作业,底口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控制为1.8m。类型相同的盘,在相同的建筑物内,其高度要相同,误差不易过大,要小于10mm。④负责和配电箱电源指示灯相连接的电源,设置在总开关外侧,并且要配置专用的熔断器。将其和支路相互对应,选择设置盘面闸具的位置,设置卡片框,明确标出容量以及路别。

2.3 弱电设备的安装

机电工程安装作业中,弱电设备的安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要技术人员,进行安装以及调试,并且严格把控安装质量。从建筑中弱电设备的应用情况来说,主要集中在楼宇自动化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等位置。安装作业前,技术人员要做好设备和材料的检查,明确其质量和数量以及规格,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建筑机电工程要求。在安装时,依据安装流程进行,保证安装作业的质量。

2.4 一体化设备安装

质量和安全是一体化设备安装作业的主要目标,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完成,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树立创优意识。追求极致是保证安装质量的正确态度。在具体实践中,每项工作都必须要落实到具体。全面贯彻精确、精致、精细的理念,把控设备安装作业的质量。②图纸设计优化。从建筑工程发展前沿来说,以BIM概念为核心的现代化建筑,是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化建筑工程中,机电工程施工设计,更加注重科学化和专业化,可积极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比如BIM技术,发挥其可视化功能,进行机电设备配置规划,保证作业高质量完成。依托此技术,设计的图纸,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能够强化设计图纸管理。③优化组织管理。安装工程的高效开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组织管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安装和调试工作内容,依靠现有的资源力量,细化各项安装作业,坚持同步安装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缩减施工作业时间[1]。

3 建筑机电工程中电动机调试工作方法

3.1 启动前检查

为保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启动前,要做好电动机以及控制系统的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1)检查电动机的接法,和设备铭牌相互对比分析;检查电动机的电源电压情况,并且和铭牌相互对比分析,保证两者的电压以及频率相同。启动降压前,对启动设备的接线情况,要做好全面细致的检查。

(2)使用兆欧表,对电动机每相绕组和机壳之间的实际绝缘电阻,开展相应的细致的检查;检查各相绕组间实际绝缘电阻值。开展测试作业前,将出线端子上部全有的外部接线都拆除下来。若测试作业中,存在绝缘电阻值低的情况,需要采取烘干方法,做好电动机的处理。完成后再次测量绝缘电阻值,保证其达标后,再通电运行。

(3)对配置的保护电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具体包括整定值、动静接头接触情况等。坚持细致到位的原则,做好全当面的检查,以免留下安全隐患[2]。

(4)做好各个系统的检查。对电气控制系统,要检查其二次回路接线布置的合理性和质量;检查电动机引出线,重点内容包括是否正确连接、导线截面积大小是否合理等。除此之外,要检查接零保护以及接地保护。通过对通风系统以及润滑系统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5)检查电动机内部的杂物存在情况,做好杂物清理工作;机组所在位置的周围,也必须要做好杂物清理。

3.2 运行中检查

若想明确电动机的运行情况,除了进行上述检查外,还需要做好运行中检查。具体内容如下:①电源电压项目。按照工程要求,核查电源电压,看是否达标。②检查带动的设备,看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传动。③正常情况下,电动机运行时,不会出现杂音,而且转动灵活,若想发现问题,要做好相应的检查。④采取感官感受的方式,检查焦味和冒烟等情况。⑤使用检测设备,进行温度检查,检查部位为轴承以及外壳,看是否存在过热情况。总的来说,在运行状态下,对电动机进行检查,要按照检查具体项目,一项不差的完成各项检查工作,保证调试到位[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质量把控,要从电力电缆的安装;配电装置的安装;弱电设备的安装;一体化设备安装等各个方面,做好严格的把控。对电动机进行调试,要从启动前和运行中两种状态下,做好相应的调试。

参考文献

[1]贺海鹏,欧阳虎虎.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整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193.

[2]许小云.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试要点探析[J].江西建材,2017(18):189~190.

[3]吴 健.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试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40+43.

收稿日期:2018-8-4

作者简介:刘伟乐(1988-),男,本科,主要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测试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电动机 设备安装 调试 机电一体化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