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准。
2 结果
2.1 TP-ELISA和TPPA两种检测结果比较
在所检的94例孕妇血标本中,8例TP-ELISA结果阴性的标本,TPPA检测结果同样为阴性,符合率为100%;而86例TP-ELISA结果阳性(80例)或弱阳性标本(6例),TPP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数为79例,符合率为91.86%(见表1)。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TP-ELISA結果为弱阳性值(1≤S/CO值<4)的6例血标本检测中,TPPA结果均为阴性;而TP-ELISA结果阳性(S/CO值>4)的80例标本,TPPA检测结果阳性标本数为79例,未检出的一例标本为TP-ELISA结果S/CO值介于4~5之间,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8.75%。
2.2 TP-ELISA S/CO值与TPPA抗体效价关系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TP-ELISA与TPPA检测结果的关系,我们对TP-ELISA S/CO值与其相对应的TPPA抗体效价进行深入分析。如图l所示,在TP-ELISA S/CO值大于4,TPPA抗体效价总体趋势上是随着S/CO值上升而上升的,比如TPPA检测效价为1280对应的TP-ELISA检测值绝大多数分布在S/CO≥20。但我们也同时注意到,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并不是成线性关系的,这值得广大临床检验工作者注意。
3 讨论
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先天性梅毒感染上升趋势明显,防控形势严峻H。机体在感染梅毒螺旋体约两周后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主要包括IgG和IgM两种特异性抗体,前者为治愈后也终生存在,而后者在机体存在时间较短[5]。通过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即可对梅毒进行实验室筛查。实验室梅毒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是TP-ELISA和TPPA两种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TP-ELISA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在微孔板上包被梅毒螺旋体抗原,以双抗原夹心法同时检测IgM和IgG两种特异性抗体,阳性结果S/CO值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浓度成正相关。TP-ELISA检测法操作简单、测试费低廉且易于自动化,适用于医院大规模梅毒抗体筛查,是当前最广泛使用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也被作为实验室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首选方法[6]。但研究发现,利用TP-ELISA检测法进行梅毒筛查,由于受检者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产生,也可由于钩状效应的原因导致假阴性结果的产生[7-8]。TPPA作为国际公认的梅毒确诊的首选检测方法,是利用明胶颗粒包裹纯化后的梅毒螺旋体毒株制成抗原,检测受检者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及效价,特异性及灵敏度均较好。然而,TPPA检测法所需试剂的成本高,检测费相对于TP-ELISA也较高。与此同时,TPPA法需要检验人员对血清标本梯度稀释,不能自动化操作,结果判读也依赖于肉眼,结果准确性也依赖于检验人员的工作经验,因而不适合于实验室大批量的梅毒筛查工作。
在本项研究中,TP-ELISA检测结果阴性的8例标本,TPPA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而对于TP-ELISA检测结果弱阳性(1 ≤S/CO值<4)的6例标本,TPPA结果为阴性,说明TPPA特异性较TP-ELISA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在TP-ELISA检测结果阳性的80例标本中,仅有一例S/CO值介于4~5的标本,TPPA检测结果为阴性,这说明随着S/CO值得增大,TPPA与TP-ELISA的阳性检测符合率就越高,所以TP-ELISA结果阳性的标本,需要利用TPPA法进一步确认。
综上所述,TP-ELISA适用于孕妇梅毒的大批量自动化筛查,但阳性结果需要通过TPPA法进一步确认,既能节约时间和医疗费用成本,也能减少误诊。
(通讯作者:黄亚梅)
参考文献
[1]丁静,王泉,王庆国.RPR,TP-ELISA,TPPA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 37 (07): 997-998.
[2]廖远泉,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6,14 (04): 245-250.
[3]赵娜,刘瑞霞,李鲁平等,捕获法ELISA检测TP-IgM抗体在各期梅毒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 (12):1104-1107.
[4]程娟,段红岩,李安信,梅毒流行病学和诊疗现状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 (01):58-60.
[5]叶霞,徐清芳,魏靖等.TP-ELISA,TPPA,RPR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17 (05): 639-642.
[6]吴立春,代黄梅,谷仕艳.3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38 (08):1053-1055.
[7]胡利清,周玉球,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 (13):50一51.
[8]袁晓华,胡惠萍,关于梅毒检测程序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 33 (24): 3065-3067.
相关热词搜索: 螺旋体 两种 梅毒 孕妇 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