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建设的逐渐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得以兴起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建筑结构建设方式。本文将以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设计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结构体系概念进行介绍,对其应用展开分析,最后给出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体系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建筑结构体系;应用;设计
1 前言
随着近些年建筑行业发展建设的兴起,人们对建筑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施工已经难以有效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结构建设稳定性和稳定性提出的要求,这使得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出现,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它不仅对应的施工速度相对较快,而且工作效率高,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行业提出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促进这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有效设计和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2.1 概念
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本来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执行的工作,被有效的转移到工厂中进行实施建筑的建筑类型。这样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是在工廠内将其所需要用到的构件进行加工制作,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构建连接,这样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建筑施工方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有预制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和预制集装箱式房屋等。就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来说,它是其中最为为常见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是以模块为基本单元而组成的,生产在工程的预制好的流水线施工现场,然后通过运输,被输送施工现场,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和施工建筑风格等,进行不同的装配施工。
2.2 应用优势
就预制装配技术来说,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样的预制技术使工程操作变得简单便捷,在施工的过程中,将轻质墙板进行应用,能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还能够保证建筑空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1]。其次,预制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促进施工进度,同时保证相应的施工质量,将施工周期缩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这种预制技术的应用,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减少施工现场的人数,节省更多的施工材料和种类,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国家资源,践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提高了工程安全性。
3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
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只发展预制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很难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预制装配式技术体系的重视,使技术体系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水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下的小户型建筑相比不受欢迎,在未来的发展中,很难对小户型建筑进行改造,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充分考虑钢结构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步伐,最大限度内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大开间框架结构结合精装修任意分割布置,远比剪力墙结构更好,在这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借鉴台湾装配式住宅建筑相关经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考相关实践经验,这样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还打破了单一的技术体系,使其更加合理、符合现代人们审美理念。
除了住宅之外,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这一方面的优势,在工业建筑中加大对装配式结构的使用率,减少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2]。由于预制装配式结构主要采用高强混凝土技术,在承载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承载重量较大的建筑结构,进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美国等国家在停车库中采用装配式结构,这种方式能够使车位布置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内满足用户的需求,我国也可以有效借鉴这种方式,在对停车库进行施工时,广泛采用装配式结构,从而使整个工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4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4.1 框架设计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时,因为其剪力墙的结构相对较轻,运输相对方便,使得其常常被应用在较大的预制结构中。其设计中,所对应的预制叠合梁和框架都需要在工程中进行预制。然后将节点和梁端键槽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一个预制方案。在受力肌理方面,需要从建筑结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这主要需要从五方面来看[3]。首先,要对其框架中的缓凝土架柱、底边固定强度和梁结构强度等进行控制,使其至少保持在C30以上。其次,要保证相应的结构面,对梁柱的中心线进行调整,使其纵向和横向都保持在同一个垂直面中。然后,对框架梁柱节点进行设计,针对移交部分来说,要保证其能够与刚性连接的使用要求相符合。并且在实施节点区域的焊接施工时,促进其施工质量的增强,最后,保证各项施工质量。
4.2 剪力墙结构设计
在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从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出发,对半、全预制剪力墙结构进行选择。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横墙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将预制的承重墙板结构进行应用,从而满足侧力计算结果。而进行竖向设计时,需要这对不同的位置结构,实现竖向承重钢筋注浆锚杆与现浇在一起。并要尽可能的保证平面形式,最后,进行E点连接的过程中,其设计需要保证机械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5 结语
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问题展开讨论,需要在将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应用形势进行分析,进而在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从实际工程需求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红梁,高洁,吴志平,曲兆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57~361.
[2] 刘晓艳,张以庆.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 住宅与房地产,2016(6):219.
[3] 闫志平.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6):127~128.
相关热词搜索: 预制 建筑结构 体系 思考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