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5-08-02 15:25:36 浏览次数:

摘要:新世纪体育产业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体育产业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新世纪 体育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20世纪后期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启动和迅速发展,为新世纪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但是,也将诸多矛盾和困难带入了新世纪。在新世纪,我们不仅要面临从20世纪带入的矛盾和问题,还要面对新世纪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矛盾。因此,对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1体育经营者观念滞后

体育产业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型产业,无现成经验借鉴,经营者对体育产业理解不够,观念滞后,只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经济工作者仍没有从单位创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中解脱出来。经验开发不计成本、不讲效率、不守信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仍很盛行,从而增加经验者投资的风险,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二是认为体育产业知识极少部分运动项目的事,绝大部分运动项目不能也不应该产业化和市场花。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不可以产业化,市场化的运动项目,只有不适合消费者需要的运动项目。体育产业化不是让消费者来自然购买运动项目所提供的服务,而是运动项目自身要创造客观价值,要根据潜在的消费者的需要策划并营销运动项目,以满足目标市场上的消费者商品化需求的过程,如足球产业。总之,不是消费者要适应运动项目,而是运动项目要适应消费者;三是金牌与市场对立论,要金牌就没有市场,有市场没有金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水平是运动项目市场化的前提,高水平意味着运动项目品牌形象的树立,而在消费者主权时代,没有品牌形象的运动项目提供的服务将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中国足球在低水平的情况下赢得火暴的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舆论需要一个没有政治风险的批评对象,而这一项目又总是问题不断。所以,是新闻炒作造就了一个泡沫很多的火暴市场。然而,泡沫总是要破灭的,如果足球项目不能很快提高水平,这一市场的繁荣将难以持续

新世纪的体育产业将在新经济中运行,而新经济要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具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手段创新以及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没有革新的观念做先导,新世纪中国体育产业的全面振兴就难以实现。

1.2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没有形成

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在我正处于摸索阶段,以足球项目为先导,所以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对体育产业行使宏观管理的机构不明确,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都不清楚。二是体育市场主体自主的行业自律组织成长缓慢,部分体育行政部门直属的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手中掌握的专项管理权,剥夺市场主体成立行业自律组织的请求,致使行业自律组织难以发育。三是体育中介机构不健全,中介机构在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提高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难以发挥。四是调整体育的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体育市场混乱、无序,体育经营者和体育消费者的权益没有保障的想象十分突出。

1.3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也有体制问题,也跟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首先,体用品业与体育服务业比重失调。体育服务业包括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中介,体育培训和体育旅游等,因发展滞后,市场占有率低,所以对整个体育产业的产值贡献率低。二是国有资产与非国有制资产所有权结构失调。体育产业作为一个竞争性行业,国有资产应逐步从这样的行业中撤出来,而目前的状况是国有资产(主要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非经营性资产转经验性资产的部分)在这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过高,非国有资产所占的比重过低。这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来发展体育产业。三是体育项目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足球,篮球等少部分运动项目快速进入市场与绝大多数项目难以进入市场并存,东部发达地区的高速发展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低速,甚至无发展的状况并存。

1.4体育企业素质低下

体育产业经营的关键在于体育人才,人才的摇篮在于企业,企业职业化与专业化,直接影响本产业的发展前途。我国体育企业存在众多问题:一是现有的体育企业公司化率低,很多所谓的“体育企业”实际上并没有按照《公司法》在工商部门注册获得企业法人资格,而是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即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那部分企业,大多也是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太少,上市公司更是凤毛麟角。二是经营方式落后,经营内容单一,销售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小型、分散、作坊式经营仍是主要方式,开展跨国经营、连锁经营,几乎没有企业能根据主营产品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并对主打产品进行品牌管理。三是企业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反应速度慢,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国内知名的体育品牌(包括用品和服务)数量少,能以自己的品牌大入国际市场的更是没有。四是缺乏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专业化的体育技术人才。

1.5体育产业的投资渠道不畅问题

体育产业开发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回报,因此,体育产业融资问题显得特别重要,需要多方面的资金来解决体育产业长期投资问题。而我国在体育融资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行业限制过多,市场壁垒过高,非国有资本进入渠道不畅或进入成本过高。同时,由于体育市场管理混乱,投资者的资本回报率的测算不确定性增加,也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二是体育企业可行的融资渠道太少。体育企业由于规模小、市场不稳定,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以及通过上市获得资金可能性不大。因为,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和《公司法》对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的限制性条件,使得现有的国内体育企业很难从这两个渠道实现融资。风险投资尽管是投资高成长性企业的专项投资,体育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但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主要是做政策性投资,投资的企业主要是政府扶持的高科技企业,体育企业想要获得这类机构的投资,同样可能性不大。

1.6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弱

这是我国体育产业存在诸多问题的综合表现。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作为成员国应履行各项义务,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弱的矛盾正在新世纪逐渐凸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育用品业出口依存度高与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矛盾。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是来料加工品的出口,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体育用品业在新世纪进一步的发展将受到制约。二是国外著名的体育中介公司垄断国内体育中介与国内体育中介机构成长缓慢的矛盾。体育中介产业是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动机和润滑剂,中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其他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失去对体育中介企业的控制权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对整个体育产业的控制权,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缺乏保护和支持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方面,我们的国外体育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性措施;另一方面,我们支持国内体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优惠政策不明显。在没有著名公司和知名品牌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与国外同类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展开竞争。四是极度缺乏开展国际体育商贸的专业人才。懂国际贸易的不懂体育,懂体育的不懂国际贸易,拥有两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奇缺,且无培养渠道。国际体育市场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不能培养和造就一流体育商贸人才的国家,就不可能有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新世纪体育发展战略必须下决心解决高素质人才的瓶颈制约问题。

2.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2.1必须树立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加快体育产业化改革步伐

发展体育产业必须首先树立体育产业的新理念,把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待,提高体育发展的产业化程度,确立体育产业的战略地位。同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体育赛事的管理,包括体育赛事的广告与赛事的转播。

2.2必须加快体育产业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体育在计划经济下,体育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开发。应当要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培养体育经营人才。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培养高素质经营人才的培养。

2.3必须提高体育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

体育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直接关系到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与层次。顾客对产品的满意与需求是检验体育产品的标准。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必须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潮流,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和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引导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参考文献:

1.曹缔训.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M] 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营政策研究.[M].人民出版社 1995

3.卢峰.柳柏力.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与问题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4. 陈立基.论体育市场的管理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

5.国务院研究室科教文卫司,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体育经济政策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6.俞继英. 体育产业指导 [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7.田雨普.体育理论新探 [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热词搜索: 新世纪 现状及 对策研究 体育产业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