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同桌妈妈”19年托举:自闭症儿惊艳世界

“同桌妈妈”19年托举:自闭症儿惊艳世界

时间:2025-08-02 13:19:26 浏览次数:

2015年纽约秋冬时装周上,一款由国际大牌推出的油画连衣裙艳惊全球,谁能想到,其花样竟出自中国一个19岁自闭症少年之手!著名画家陈丹青称他为“中国毕加索”,其画作在慈善晚宴上拍出百万元高价;他的作品还被印制成丝巾,不仅受到周迅、汤唯等明星的喜爱,更入展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从一名行为怪异、遭人嫌厌的“星星的孩子”,到用画笔帮助许多自闭症病友摆脱生活困境的爱心男孩,是深沉的母爱,让这位天才少年光芒四射!

不羁“小怪物”,母亲的珍宝

19岁的毕昌煜身高1.70米,长相白净斯文,一身运动休闲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时尚帅气的男孩,竟是一名自闭症患者。

1996年,毕昌煜出生在浙江乐清市大荆镇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毕光钧和母亲赵灵芳在绍兴做纺织品生意。聪明好动的小昌煜1岁便会叫爸爸妈妈,2岁能背儿歌。夫妇俩对独子视若珍宝,疼爱有加。可3岁那年,小昌煜的成长突然停滞不前,变得沉默寡言、反应迟钝,再后来,连“爸爸”“妈妈”也不叫了。毕光钧夫妇停下手头的生意,带着儿子来到北京的大医院,专家确诊毕昌煜为自闭症,也就是孤独症。这种病症表现为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动作刻板重复……而且将伴随孩子终生。夫妻俩的心碎了……

计划”进行得步履维艰,但妈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写满了记录儿子学习兴趣的“课程笔记”。

赵灵芳手把手教小昌煜认钱、买东西,以及基本的生活能力。“光是拿一只杯子递给我的动作,我就教了他1个月,每天训练6个小时,一开始,他根本不知道这个杯子跟他有什么关系……”赵灵芳说,“我在家种草、浇花、洗衣做饭时,也会带着孩子一同学习。我希望他长大后能自食其力,独立面对生活,不然的话,我和丈夫一旦老去,孩子怎么活……”从拿一个杯子到说一句话,再到简单的沟通,母子两人坚持了多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毕昌煜渐渐地从自己的世界里走了出来。

在教孩子知识和生活能力之外,赵灵芳还花高价钱请来家教,先后让毕昌煜学习舞蹈、音乐、武术……并根据孩子的反应,逐一探索他的兴趣爱好所在。她相信,一个人将来能不能取得成就,与儿童时期对他的天赋进行挖掘和培育有很大关联。赵灵芳亲眼目睹了孩子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所给予的专注,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时,他们会成长得何等迅速和茁壮。

2003年,赵灵芳带着7岁的小昌煜来到北京一家自闭症康复中心治疗。接受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每当毕昌煜感到疲惫、烦躁了,老师就会递给他一支画笔,让他做“点连线”绘画训练。这时,原本哭闹不止的毕昌煜,就像得到了一颗世界上最甜蜜的糖果,很快展露笑颜,安安静静地趴在桌上画起画来,十分投入,有时候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就连嘈杂的大街,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乐园。

毕昌煜的第一幅画作,是一只鲜红的大苹果:他先画一个椭圆型,再加上一个蒂,最后还画上两片绿叶……这个灵光一闪之举,让赵灵芳突然看到了希望。她联想到,儿子随手涂鸦一直都喜欢艳丽的色彩,连陪她去菜市场都爱挑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黄瓜、金灿灿的芒果之类色彩鲜明的果蔬。自闭症患者虽然很大一部分都是智商低下者,但他们因不易受外界干扰而心灵纯净,其中有5%的人极具艺术家气质,引导好了就是天才!毕昌煜如此热爱画画,会不会就是“天才”中的一员呢?这个发现令赵灵芳激动不已。

为了充分挖掘儿子的兴趣爱好,赵灵芳想让毕昌煜在北京学绘画。学校怕这个行为怪异的自闭症孩子出了事担责任,任赵灵芳讲尽好话都不愿接收。最后,赵灵芳答应全程陪读,校方才勉强同意。

从此,在北京的绘画班课堂上,多了一道别样风景:老师在台上讲课,端坐于同一张课桌前的赵灵芳和毕昌煜母子俩,都听得十分入迷。孩子用心作画时,妈妈就在一旁帮他调和颜料;去食堂就餐时,儿子在前面东摇西晃地走着,不时碰到别的同学和老师,妈妈就在他身后不停地向人家道歉……纵使这样,赵灵芳也很少牵起他的手走路,“昌煜已经七八岁了,要学着独自面对风雨人生路,我可以跟随保护他,但不能替代他。”

晚上回到出租屋,母子俩一起翻阅各式各样的画册,临摹名作,并一起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完成每天的专业课程后,赵灵芳还要辅导儿子学习文化课。

很快,老师们惊讶地发现,学画不久的毕昌煜创作起来极为神速,临摹一张风景照片,只要五六分钟就可以把轮廓画出来。而且他的每一幅画都色泽明丽、线条灵动,其中一些佳作连正常人都难以企及。

2005年9月,一处商业广场四楼儿童天地的墙壁上需要涂鸦作品,老板偶然见到毕昌煜的作品后很喜欢,就邀请他去现场作画。赵灵芳很支持儿子去展示,帮助他准备好了作画需要的各种物品。3米多高的墙,毕昌煜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画完。赵灵芳耐心地看着儿子反复修改,说:“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不满意的地方就要涂改。”画作完成后,老板赞不绝口:“他捣鼓几下后,往往有如妙笔生花,令人耳目一新!”事后,给了毕昌煜800元酬劳。毕昌煜把钱转递给母亲说:“妈……买好吃的。”那一瞬间,赵灵芳的泪水夺眶而出。

2009年秋的一个雨夜,赵灵芳刚在街边ATM机上取完款,就被歹徒抢走了手中的包。回过神来后,她怒吼着在雨中狂追,滑倒在泥泞中的她迅速爬起来,却被歹徒一脚踹中腹部疼痛难忍,但她依然没有停步……当她在热心群众的合围下追上歹徒,一把夺回自己的包,尽管脸上已是血污斑斑,赵灵芳还是露出了笑容——她拼命追回的不是包里的钱,而是里面装着的一张儿子画给她的《我的妈妈》!

惊艳世界,少年“毕加索”画出大爱人生

2012年,毕昌煜终于踏进绍兴柯桥区育才学校,成为一名真正的学生。学校之所以特事特办,是因为这所学校刚创办,需要积累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经验,而毕昌煜的母亲在长期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已经成为这方面的半个专家。此外,学校也看到了毕昌煜的绘画天赋。无论如何,赵灵芳感动得热泪盈眶,孩子终于有书读了。

至此,赵灵芳结束了携子北漂求学的生涯。通过这9年的康复训练和四处拜师学艺,16岁的毕昌煜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不但吃饭、换衣服、洗澡、上厕所等基本生活能够自理,还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需求。最令人惊讶的是,“来自星星”的他还能画得一手好画。

这次,经验丰富的赵灵芳再次申请到儿子的新学校“陪读”,但已不仅仅是为了自家孩子,而是想帮助毕昌煜那些自闭症同学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毕昌煜就读职业教育班,学校以正常教学为主,包括认知教育、康复以及以生活为中心的社会实践。赵灵芳还经常带儿子和他的同学们到自家公司的厨房学做饭、学习看管仓库、到超市学做收银员等,以此提高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为了给毕昌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赵灵芳在家里专门布置了一间画室。画室里,摆放着他的许多油画作品,这些作品都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力。上天给毕昌煜关上了一扇门,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对喜爱事物的专注和重复,令他的绘画天赋渐渐大放光彩。2011年,在北京大学“我们的世界”画展上,知名画家吴冠南看到毕昌煜的作品后,主动提出以自己的4幅画换他的一幅,他说:“昌煜的用色非常人能及,能激人的灵感,帮我打开创作思路。”让赵灵芳备感欣慰的是,著名画家陈丹青,也惊讶于毕昌煜充满灵气的画作水平,称赞他为中国的“少年毕加索”。大师们的肯定,让赵灵芳为儿子感到自豪。

参加浙江省的一次绘画比赛时,评委们看到毕昌煜的5幅画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一幅画都可以评一等奖,而这竟出自一个自闭症孩子之手。一位老评委得知毕昌煜的故事后,眼眶泛红地感叹道:“是伟大母爱的力量,释放了孩子的天赋。”

2013年,毕昌煜与首都的一家画廊签约,画作《王妃》被北京中间美术馆收藏。在北京、杭州等地的慈善拍卖中,毕昌煜的作品也频频拍出数万元的高价。上百万元善款,都被他捐赠给了希望小学和中国自闭症儿童公益组织。

这个“星星的孩子”绘就的希望之光,又陆续闪耀在世界各地。2015年2月,在纽约2015秋冬时装周上,一款由国际大牌推出的油画连衣裙艳惊全球,而其花样,正是出自中国自闭症少年毕昌煜之手!商家从一个国际画展上相中了他的作品,迅速以高价购得“将图案使用于服装鞋帽”的版权,并在全球瞩目的时装周上发布了这款新品。

2015年4月,毕昌煜的作品《世外桃源》,在第八届世界自闭症日北京慈善晚宴上拍出5万元高价,随后他将善款悉数捐出;7月,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举办的“无语言的交流”——全球自闭症艺术作品巡回展中,毕昌煜的画作《在海边奔跑的两个女孩》一经展出,引得众多外国观众惊叹不已。

8月初,做了20多年纺织品生意的父亲想到:既然儿子的画那么受欢迎,何不将其印在纺织品上,卖遍国内外呢!于是,他将毕昌煜的作品印制成丝巾图案,没想到一推向市场,就成为外国游客争相购买的中国精美礼物。近日,连汤唯、周迅、文章等明星也纷纷在微博上为毕昌煜点赞,并争相购买了印有他画作的丝巾。应一些海外客户的要求,毕昌煜的油画被做成独具风格的“艺术布料”,出口到世界各地。

受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家知名展馆邀请,毕昌煜将于2016年初赴澳洲举办个人画展……

从一名行为怪异、遭人嫌厌的“星星的孩子”,到用画笔自食其力并帮助许多自闭症病友摆脱生活困境的爱心男孩,是深沉的母爱,让19岁的毕昌煜绽放出天赋之光,照亮自己人生路的同时,也温暖了整个世界。

尽管过早地沧桑了容颜,但赵灵芳每每提及儿子,都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和自豪:“虽然当了10多年‘同桌妈妈’,风雨漂泊,很不容易,但只要能让孩子活得有尊严、有色彩,一个母亲付出再多都值得。”

相关热词搜索: 自闭症 托举 同桌 惊艳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