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艺术品遭遇变现瓶颈

中国艺术品遭遇变现瓶颈

时间:2025-08-03 06:38:39 浏览次数:

在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艺术品正成长为楼市、股市之外的第三大资金高地。然而,在“盛世话收藏”的今天,不少人怀着鉴赏怡情或投资增值的心态,走进了艺术品收藏圈,但等他们亟须让自己的藏品变现时,愁事儿就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表示,书画不能被银行当成抵押品,体现应有的价值;拍卖行、画廊、画家和自由市场产生的四种书画价格并行,这两大原因让藏家买进书画容易但是变现难。

其实,在艺术品投资风险中,变现风险的存在确确实实。介入艺术品收藏领域的每一个人,对艺术品变现所存在的风险,一定要有所认识才是。

因此,收藏专家提示收藏投资者,在收藏过程中最好用闲钱,且投资艺术品行业是一项长线投资,切不可急功近利。

艺术品变现不容易

在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艺术品正成长为楼市、股市之外的第三大资金高地。有数据表明,中国有组织的收藏者队伍已达6800万人,若加上民间收藏者,人数将达到上亿人。

根据民生银行的估算,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每年吸纳100亿-200亿元的资金,而按照成熟市场的经验,高收入阶层中超过20%的人会以其总资产的5%投资艺术品。假设目前16万亿元的全国个人储蓄总额中有50%属于高收入阶层,那么在理论上,每年至少有800亿元资金可用于投资艺术品。

然而,“变现太难了!”如今常听到收藏者这样抱怨。可见,在“盛世话收藏”的今天,不少人怀着鉴赏怡情或投资增值的心态,走进了艺术品收藏圈,但等他们亟须让自己的藏品变现时,愁事儿就来了。

一位瓷器收藏者讲了一件让他困惑的事情,3年前他在一家拍卖公司花3万元买了一件成化民窑的香炉,但是现在他把这件香炉再送到拍卖公司上拍时,2万元也没有人买了。他弄不明白,与他的香炉差不多的瓷器能卖上十几万,为什么他赔钱卖也没有人要呢?

5年前,新疆人张军花了近百万元收藏了200多件古瓷和100多幅书画作品;5年后,望着家里的收藏品,急着用钱的张军常常发呆:“为什么花光了家里近百万元人民币积蓄换回来的东西,现在却一分钱也收不回来?”

前不久,在浙江皓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字画拍卖会上,浙江一位中国画名家的一件巨幅工笔画《鹰击长空》成了各媒体关注的热点。

董先生曾慕名前往一位中国画家家中,以100万元现金购得《鹰击长空》。最近,由于连续几个投资项目不如人意,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董先生不得已才忍痛割爱,可是接触了多家画廊却无人接盘,最后只好找到皓翰拍卖公司,想通过拍卖拿回当初的100万元。但是,拍卖公司对此画起拍估价只定为28万-38万元,结果《鹰击长空》在30万元的起拍价上就无人问津,惨遭流拍。

从这些事件中,至少可以看出艺术品有时并不等于金钱。

现实中早有这样的教训。比如,民国时期北平著名鉴藏家溥儒曾藏有一件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一一晋代陆机的《平复帖》。当时大收藏家张伯驹看上这张名迹,结果溥儒开价高达20万大洋。中间人表示如果10万大洋,愿促成这笔交易,但溥儒说少一分钱不卖。后来,溥儒母亲病故,家中急于用钱,于是打算出售陆机的《平复帖》。此时,张伯驹仅用4万大洋将此名迹收入囊中。

再如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财团在世界上大肆收购世界名画。若干年后,有的企业濒临倒闭,不得已出售这些画作,但只能廉价出售,其损失之惨重,让人刻骨铭心。

尽管艺术品的价值很高,但是和股票、黄金等金融资产相比,还有很多区别。突出的特点是,其流通性和变现性不如金融资产灵活。

艺术品缘何变现难

艺术品是继股市、房地产后的投资热点,但是当下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买进容易卖出难”问题让很多藏家望而却步,这无疑影响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认为,艺术品具有双重功能,即投资增值功能和鉴赏、欣赏功能。但是,现在很多人带着投机心理进行艺术品收藏,淡化了欣赏功能,而强化了盈利功能,于是出现了兑现难的问题。同时,当下书画价格形成的不规范性,导致收藏艺术品买进容易卖出难。

书画进入艺术品市场后,就变成了商品,于是它应和房产等一样享有相同的待遇,但事实并非如此——银行不把其当成抵押品。因为没有相应的权威机构出具证明,书画的真假与评估无法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政府建立权威的鉴定机构;解决真假问题后,价值必须由评估机构进行公平评估,像房地产一样。可是,现在两者都欠缺,书画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是书画作品不能正常流通的一个根本原因。

许钦松表示,当下艺术品市场的书画价格来源混乱,让藏家缺乏升值的空间判断,这是造成书画作品变现难的第二个原因。现在流通的书画,价格常由拍卖行、画廊和画家三家“定夺”:画家喜欢自己卖画,那些有着不健康的攀比心理的画家的画价是随便喊出来的,缺少真实的市场依据;画廊与画家的交易存在经营成本,所以画廊的画价一定会上扬;由于投资者急功近利等因素,现在的拍卖行出现了不少人为的不良行为,没有正常体现书画作品的价格。

还有一种价格,就是民间自由贸易产生的画价。这个画价往往低于上述三种价格,是画家的口碑价,它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价格体系。这就让想变现的收藏家感到困惑:如果藏品来源于拍卖行、画廊和画家,投放到民间自由贸易后肯定得不到理想的价格。于是乎,“买进容易卖出难”的问题就出现了——如果来自有诚信的画廊,他们可以收回去;如果来自画家或者拍卖行,那么让自由贸易的平台承受原来交易的价格,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旦藏家在购进书画作品后想要再出手,必然遇到变现周期长、受众面窄、价格回落等诸多问题。这也给中国艺术品收藏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艺术品变现是一个系统问题。收藏品变现涉及到时间、眼力、鉴定、渠道、市场大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藏品的变现。

鉴定不能统一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博物馆专家有理论上的局限,科技检测还不过关,就是民间行家的看法也不一致,行家认为是好东西,但是到了专家那里可能一钱不值,有些存疑的藏品转让、变现起来就有难度了。

市场平台也是影响变现的重要的一环,市场健康规范,藏品流通才能顺畅。如今有的拍卖公司为了经济效益,不管藏品真假来者不拒,拍不出去也不亏钱,拍出去了就能赚两个10%的中介费,而高价拍出的赝品就砸在收藏者手里。

市场上的热门收藏品应该要比冷门好变现,但是热点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油画拍得好,从总体上看变现也就容易了。经过一段时间热度后,市场行情变化了,油画行情又回归平淡了,那么这时候再出手就难了。

此外,市场也有自身的周期性,如2007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涨声一片的时候,春拍买的东西,秋拍卖了就能赚钱。受这种市场氛围的影响,买家的购买热情会非常高。但现在是市场的调整时期,一些买家开始观望,即使是好东西也可能卖不掉。

现在的古玩行是经不住“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种考验的,有些人三个月不开张就受不了了,玉器火了就改倒腾玉,瓷器涨了就赶紧卖瓷器。股票、基金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但艺术品不同,对收藏一知半解,完全靠投机,在哪行也站不住脚,最后就只能赔钱甩卖。

可是甩卖不见得有人接手,古玩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变现,如果急需要钱去卖古玩是卖不出好价钱的。一旦进入了买卖环节后,拼的是资金及心理的承受能力,看你能不能抗。

何时变现收藏品

“盛世兴收藏”。目前,随着国内名家书画市场交易的日趋活跃,各路买家在此纷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大多数名家书画作品的市场价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很多投资收藏者手中先前购入或收藏的书画作品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值,从而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即这些升值的书画作品是否应当了结和变现,以及如何去了结和变现。

“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家喻户晓的歌词,对于想在名人书画投资上获取成功的人来说,也是十分中肯和贴切的。而对书画收藏者而言,及时和正确地“出手”某些藏品、回避相关的风险也是非常必要的。

“该出手”的意义一般人不难理解,但是何时应该“出手”?有关人士指出,如果遇见以下情况,就应及时“出手”了——

短期内有较大增值机会。如果有机会能使所藏书画作品在较短(半年内)的时期内,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值,那就应该抓住此等良机,“出手”变现了。

长期投资有较高年收益。一般而言,书画投资是一种长线的投资项目,它的平均年收益率的明显上升,往往要过3至5年的时间才能呈现出来。那么应当如何来计算书画投资的长期收益呢?其公式为:书画投资年收益率=[(卖出价格-买进价格)/卖出价格]/(买进至卖出总天数/365)×100%。

例如:你在3年零4个月前曾以8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幅书画作品,现在有家画廊愿以1800元的价格收购,用上述的公式计算可得知此画的年收益率为:年收益率=[(1800-800)/1800] /[(365×3+4×30)/365]×100%=16.67%。

结果可见,投资此画的年收益率要远远高于银行的同期年利率(3年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7%,此外还要扣除20%的利息税)。

投资前景明显不佳时。倘若你了解到自己拥有其书画作品的那位书画家的艺术水平已明显地无升值空间时,即可调整自己的藏品结构,及时将那些今后升值空间不大的藏品送至书画拍卖会上拍出变现。

市场上赝品泛滥时。在艺术市场上出现了与真迹几可乱真的赝品,甚至这些赝品在艺术市场上或书画拍卖会上能以接近真迹的价位流通和拍出,连一些内行都将“假画看真”时,理当意识到“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方面说明被仿者艺术水准不高,其作品今后不可能会有良好的投资前景;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其真迹今后将愈加难于“出手”。因此为了规避可能的投资风险,应将自己手中的有关藏品以微利价或原价,甚至“略亏”的价格,尽快变现出局。

不能妥善保管藏品时。当你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化,以致于没有能力继续妥善保管好众多书画藏品时,就应当尽早地考虑将其妥善“出手”了。

许多人在评估艺术品投资风险的时候,都会将变现的风险忽略了。其实,在艺术品投资风险中,变现风险的存在确确实实。介入艺术品收藏领域的每一个人,对艺术品变现所存在的风险,一定要有所认识才是。

因此,收藏专家提示收藏投资者,在收藏过程中最好用闲钱,且投资艺术品行业是一项长线投资,切不可急功近利。

相关热词搜索: 变现 艺术品 中国 瓶颈 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