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加快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5-08-02 17:50:40 浏览次数:

近年来,受原油价格下跌、卢布贬值、俄国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我省对外贸易受到较大冲击,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对俄进出口贸易额持续下降,但深层次分析我省对俄贸易现状,目前双边经贸合作的基本面仍然向好,俄罗斯政府寻求与我国深度经贸合作的意愿正在逐步增强,为我省深化对俄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带来诸多利好因素,我们必须抢抓中俄战略合作的重大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以我省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建立超前发展区、辟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为引领,深入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努力实现对俄经贸合作的恢复性增长和持续性升级。

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基本情况

在石油价格、货币比价、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黑龙江对俄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货物量均有所下降,进出口贸易方式呈现新特点。

(一)对俄进出口贸易额变化情况

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俄罗斯卢布贬值、北约对俄战略政策调整等影响下,俄罗斯国内经济持续下行,导致2016年我省与俄罗斯贸易在调整中下滑,但下行趋势正在逐步收窄。去年全省对俄贸易实现92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5.6%;贸易逆差57.9亿美元,进出口比重为4.4∶1。其中,对俄出口实现17亿美元,下降27.7%;进口74.9亿美元,下降11.8%。全省13个地市和2个省管县中,进出口增长的有七台河、绥化、绥芬河、抚远4个地市及省管县,其中,七台河、抚远、绥化进出口额分别增长80%、55.9%和39%。进口增长的有鹤岗、哈尔滨、双鸭山、鸡西、抚远等7个地市及省管县,出口增长的有佳木斯、绥化、抚远3个地市及省管县。

(二)对俄进出口商品增减情况

2016年在双方贸易商品结构中,我省出口俄罗斯产品仍以服装、轻纺、鞋类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大多数是我国南方省份产品,我省地产产品较少。自俄罗斯进口的产品仍然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原油在我省对俄进口商品中占主导地位,产品结构单一。

1.对俄出口主要商品情况。优势产品对俄出口强劲。2016年,我省对俄出口商品共计2 118种,比上年减少210种。我省对俄前10类主要商品出口总额为13.2亿美元,占对俄出口总值的77.4%,其中,前三类商品服装、鞋类、轻纺产品出口占全省对俄出口额的55.6%,农副产品出口占全省对俄出口额的比重为19.9%。

2.自俄进口主要商品情况。2016年,我省自俄进口商品共计258种,主要以能源、原材料商品为主,前10种商品进口总额为71.0亿美元,占自俄进口总额的94.7%,进口商品的品种与上年基本一致。其中,原木、锯材、纸浆、煤炭、食用植物油等5类主要商品量额齐增,但金额增幅普遍低于数量增幅;原油、化肥、粮食、成品油等4类量增额降;铁矿石进口量额齐跌。

(三)对俄进出口贸易方式变化情况

2016年,我省对俄贸易主要呈现七种方式,其中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占比较大。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实现54.3亿美元,同比下降12.9%,占对俄进出口的59.1%;一般贸易出口实现2.4亿美元,包括出口农副产品(0.73亿美元)、机电产品(0.68億美元)、服装鞋帽(0.65亿美元)。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实现26.2亿美元,同比下降24.8%,占对俄进出口的28.5%,其中,边贸进口16.9亿美元,下降18%。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实现4.78亿美元,同比下降23.1%,主要商品为原油、木材。其他贸易实现6.46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占对俄进出口的7%。

二、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问题和机遇

当前看,去年以来我省对俄贸易下行,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金融市场震荡频繁、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卢布贬值购买力下降等不利因素引起的,但深层次分析对俄贸易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对俄贸易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目前,我省对俄贸易主体多数属于民营中小企业,具有一定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跨国集团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少之又少。对俄投资主体弱小,缺乏投资经营管理经验,受制于资金和规模的限制,难以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竞争,使许多优势项目得不到实施,不利于规范贸易做大做强。

第二,对俄贸易商品结构单一,我省产业支撑不足。多年来,俄罗斯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服装、轻纺、家电、日用百货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几乎都不是我省地产的产品,货源大多是由南方省份提供,我省只体现了口岸通道的优势,这种出口形式对我省的经济拉动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而我省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如:装备、石化、食品、医药等对俄出口比例偏低。而自俄进口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其中,原木、纸浆、锯材、煤炭占绝对比重,说明我省对俄资源性产品的依赖性过强。

第三,对俄经贸合作环境制约。虽然我省对俄口岸占全国对俄口岸的70%,但多数口岸基础设施、运输条件不够好,俄远东地区的交通运输更是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大宗货物通关运输。自俄进口的木材、铁矿砂和原油等大宗物资主要通过绥芬河、满洲里口岸进口,个别口岸处于“吃不饱”阶段。同时,还存在我省出口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俄远东市场容量有限等不利因素。

在客观审视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对俄贸易发展趋势仍然向好,下行幅度收窄,有利条件增多,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更加明显。

第一,俄罗斯国内市场不断开放。俄罗斯加入WTO以后,只有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和市场准入享受过渡期,俄罗斯必须履行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俄国内市场的准入门槛会相对降低,俄罗斯的市场开放度会不断扩大,俄处理贸易纠纷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这些都将为我省有竞争实力的企业、有传统优势的产业进入俄方市场提供更大的便利。

第二,俄国内贸易秩序不断规范。俄罗斯入世以后,关税将大幅下调,通关制度和效率也会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海关及其他涉外机构腐败、“灰色清关”等将得到整治,俄国内贸易秩序将得到规范。同时,俄罗斯政府也在逐步加大对涉华贸易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促进对中国贸易的持续稳定升级。

第三,中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高层互访的积极推动和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尤其是中俄贸易博览会的全面升级,双边经贸活动更加频繁,贸易和投资齐头并进,合作潜力巨大。中俄间贸易往来会更加活跃,我省作为对俄合作第一大省,将发挥更多的经贸合作作用。同时,俄罗斯加快建立超前发展区和辟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也将为我省对俄贸易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三、加快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的工作力度,以大力实施“龙江丝路带”发展战略为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努力推动对俄贸易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一)要主动对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围绕深入实施“龙江丝路带”建设,加快我省对俄经贸合作向俄罗斯境内延伸,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与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开发合作。加大投资合作力度,推动我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我省企业积极参与远东跨越式发展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区重点项目建设和开发,促进和带动我省对俄经贸的发展。借助中俄博览会、哈洽会等平台,邀请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官员来我省介绍自由港引资政策及开发进展情况,促进全方位的合作对接洽谈,创新探索多类型合作方式,提升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利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借鉴瓜达尔港模式,依托自由港投资建设新码头或租用俄罗斯码头,建立我省经贸合作的海外基地,支撑对俄贸易发展。学习和借鉴上海等自贸区的经验和做法,在我省谋划设立中俄自贸区,提升对俄经贸水平。探索依托哈尔滨新区对接俄罗斯自由港,谋划建设中俄自由贸易区,支持哈尔滨新区参与俄罗斯自由港和跨越式发展区的开发建设,引导企业建设境外园区,参与项目投资,推动新区对俄经贸投资合作转型升级。

(二)要积极培育贸易主体

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支撑和推动对俄贸易发展。要大力培育投资主体,组织企业联合开拓俄罗斯市场,鼓励北大荒集团、大庆油田、龙煤集团等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开拓俄罗斯市场,与俄方开展农业、食品加工业、油气、森林、矿山开发等方面和领域的合作,不断壮大对俄贸易的主体力量。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俄罗斯企业到我省投资经营,扩大相互投资合作的领域,增强合作共识,提升两国经贸往来的水平。要大力培育贸易经营主体,鼓励我省具备对俄贸易优势和已开展对俄贸易的企业加大对俄贸易发展,尤其要重点培育熟悉俄罗斯经济、产业、法律、文化风俗的职业化、专业化经营主体,尽快融入俄罗斯市场。要大力培育贸易服务主体,根据中俄双方贸易活动、经营方式、商贸政策等特点,支持和发展各类型对俄贸易服务体系,鼓励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为对俄经贸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技术、财务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加强对俄罗斯经济政策走向、市场需求的分析研究,引导民间投资者发现合适的投资方向和项目。组建多功能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建设连接国内生产基地和国外商品市场的跨国物流网络,为跨境贸易提供高信誉、高水平的服务。

(三)要大力转变经贸合作方式

紧紧抓住俄罗斯加大开放的机遇,坚持引资、融资、借资多轮驱动合作,多渠道利用境内外资本,联手对俄投资合作,打造跨境产业链。依托哈尔滨新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吸引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裝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大型企业到哈尔滨新区投资兴业,逐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双向投资新局面。推动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进口资源的加工技术、工艺和效率。重点抓好“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支持绥芬河石英公司化肥加工等项目。做好境内外园区的产业配套衔接,延长加工产业链。推动我省金融、保险、国际物流、动漫、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产业成为我省对俄经贸新的增长点。

(四)要构建跨境通道体系。

积极推动绥芬河口岸整车进口、化学品换装线建设和木材交易中心项目,重点推进饶河、虎林中药材进口口岸、同江液化天然气进口资质项目,推进黑河大桥、洛古河大桥等跨境公路桥建设,支持黑河、萝北、嘉荫等水运口岸浮箱固冰通道建设,延长冰封期跨境货物运输时间。加快航运枢纽港口、江海联运换装港口和界河开放港口提档升级。按照国务院全国外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借鉴发达省份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市场采购贸易,积极协调海关等有关部门在我省指定边境口岸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大通关”区域合作机制,加快“陆海联运”和“江海联运”国际大通道建设,打通我省出海口。启动“龙江丝路带”与俄远东滨海1号对接工程,促进双方边境铁路、公路互连互通。推动佳木斯至萨哈林的水上运输线,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构建我省对俄经贸合作立体大通道。

(五)要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十五个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及时梳理出适用于我省对俄贸易方面的政策,将国家政策转化为引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回稳向好的具体措施,协调中省直相关部门凝心聚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对俄经贸回稳向好。要积极争取国家赋予哈尔滨自由港政策,实现中俄自由港政策对接,逐步形成以哈尔滨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相互呼应的合作模式,并辐射周边地区。要建立重大企业和项目及时跟进承包机制,帮助解决企业困难,促进对俄贸易健康发展。

发展对俄经贸合作,是我省加快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动龙江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随着俄罗斯加入WTO,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关系逐步深化,尤其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贸易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我省必须充分发挥地缘、产业等优势,主动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搞好合作对接,主动推进战略合作,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探索和创新对俄经贸合作方式,全方位推动对俄贸易转型升级。

(作者古燕萍系黑龙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处副处长。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推动中俄经贸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创新研究”〔16AGJ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黑龙江省 对策 加快 建议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