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不同的工艺及不同加工流程相交织中,形成了蜀锦、云锦、宋锦“中国三大名锦”,以及粤绣、湘绣、苏绣、蜀绣“中国四大名秀”。而丝绸图案多以天地神界、鸟语花香、吉祥天地等为主题特色。
唐三彩是我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其中以骆驼为主题的唐三彩在我国极为闻名。在博物馆大厅的回廊上摆放的那只唐三彩向我们展示了它与丝绸的故事。丝绸作为我国的瑰宝,不但是古代上层社会的用品,也深受海外贵族的喜爱,因此形成了我国对外的丝绸贸易,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得名而来。许多古驿站和重镇因为丝绸而变得闻名遐迩。除了西域陆路的丝绸之路,在江南成为丝绸中心后,海上丝绸之路也被打通。一个明代福船的模型让我联想到了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他在旅途中也将丝绸作为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的礼品。同时,西方也将丝绸作为贵族地位的象征,通过图片可以得知,无论是贵族的衣物、饰品还是床上用品,都极为讲究地使用着丝绸制品,可见丝绸在海内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华服天工巧绣成
走进各个时期服饰的实物展厅中,各朝各代服饰风格、色彩、款式大不相同,然而从先秦开始,都使用丝绸作为服饰用料的首选。在展厅中,无论是帝王的服饰、还是少数民族的贵族服饰,无一不采用丝绸代表其身份。其中清朝皇帝的几件龙袍保存完成,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服饰文物,也是丝绸历史地位的有力见证。除了服饰以外,在展柜上展示了许多丝绸类的饰品。从精美的荷包、玲珑的刀鞘,再到披肩、鞋帽,古代人民尽其所能将丝绸展示在身体各个部位以显富贵。这些丝绸产品虽然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沧桑,但细细观察,仍然能感觉到用料的考究,做工的精美。就是这一针一线幻化出了巧夺天工,绚烂夺目的古代服饰文化。
与传统丝绸衣物相比,现代丝绸服饰更具有时代的特征。现代元素和海外元素已融入传统的丝绸服饰之中。博物馆中所展出的现代丝绸衣物,由著名的浙江小百花艺术团提供,这些衣物无论是实物展示还是视频播放,都能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不同风格的衣物也体现了不同人群的特有气质,而其中两件更是为央视春晚主持人量身定做,突显其庄重高贵的气质。
丝绸博物馆也是一个极好的丝绸工业科普基地,园中桑树环抱,扣紧了博物馆的丝绸主题。在科普主题馆内,大大的蚕宝宝模型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通过高科技的信息化展览,为人们介绍了桑树和蚕的种类,以及其蚕丝的形成原理。而在实物展厅中,有一个丝绸生产的模拟场景,让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丝绸工作者的辛勤和智慧。各式各样的纺织机器在展厅内摆放,木质机器上落下的尘土展现了这个传统工艺的沧桑。当今的丝绸工业几乎不再使用那些器械,而它们却代表了丝绸工业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当再次经过博物馆大厅准备离开之际,一张中国丝绸的发展简表成为了博物馆给每个参观者的告别内容,其中记录着中国丝绸文化辉煌的发展时期,也有中国丝绸随着国家的衰败而衰落的心酸历程。但是无论如何,丝绸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民族血脉,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这座中国最大的丝绸博物馆。
【责任编辑】张小萌
相关热词搜索: 光阴 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