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工程,公路在方便人们出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目前,在公路路政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公路路政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当前公路路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公路路政管理的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公路路政管理;基本内容;重要意义;新举措;管理水平
1 路政管控工作的现状
1.1 主体层面
我国目前采用的公路路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内在关联混乱的问题。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主体,在资质上较为混乱,因此,这就导致了在进行路政管理工作时,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在这种情况下,管控工作者没有统一的身份,使得相关人员认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不足,在执行时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路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体制层面
目前,我国采用的管理体系,是由公安机构负责公路的安全,由交通行政部门负责公路的路权。这种管理体系十分不利于开展路政管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管控无序的现象,路政管理工作出现重叠,既不利于进行管理,也是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
1.3 方法层面
目前,对于路政管理机构的行政强制措施手段,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规定了公路管理部门的责任,即保护和管理公路,但是却并没有详细而明确地规定公路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何种强制性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没有明确地规定路政管理机构强制权的适用范围和时效。在一些条例和实施细则中,强制性不足,因此降低了管控工作的权威性。
2 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路政管理主体
依法行政要求对复杂多样的公路行政主体进行行政主体资格的确定。所谓的行政主体,具体的说是以本身名义履行行政权,而且对结果担负责任的一类组织。由于它们的性质等不一样,我们可将其分成职权行政主体与授权行政主体,受委托者在履行职权的时候,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委托执法的方式使公路管理机构不具备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此时导致执法工作面对很多困扰和难题。
2.2 路政管理体制
体制问题是在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公安机构和路政机构在职权方面存在重叠,进而引发诸多问题。目前,严格的说,我国的路政管控单位并不属于行政机构。因此在行政执法权上,路政管理机构并不具有独立名义的執法权。相对而言,路政管理机构所享有的权利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有效地保护路权。
2.3 路政管理手段
行政强制措施具有很多法律的特征,如非处分性、临时性,以及强制性等等。是指利用国家强制手段,由行政机关采取的处置措施,其对象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和财产。当前,在公路路政管理方面,还没有强制性的法规,因此管控活动经常受到干扰,在执法工作开展时,也遇到诸多的困难。
3 完善公路路政管理的对策
3.1 明确路政管理主体的对策
为了防止管控者身份不明确而造成的路政管理工作的难题,在确定行政主体时,应从法律层面加以确定。从根源上解决执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对公路管理机构通过地方立法来加以授权,从法律意义上赋予公路管理机构进行路政管理的权利。基于相关的法规条例,交通主管机构可以将管理和处罚的主体加以明确,使路政人员明确采用应该以何种名义执法。
3.2 完善路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随着公路路政管理的飞速发展,旧有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管理工作的需求,必须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求新。才能改变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的现状,如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相互争权的现象。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统一的公路管理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交通安全管理,以及治安管理和公路路政管理。在管理模式上,要积极改变旧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降低改革所需的成本,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
3.3 强化路政管理手段的对策
借助法律的途径,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的力度。将必要的行政强制权,授予路政管理机构,这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加强执法力度非常重要。例如,对公路上的堆积物,即堆放在路面上的各类物品,应赋予公路管理机构强制执行权,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清除路面上的堆积物。管理机构可以强制性地清理超过时间没有清理的堆积物,管理者不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过分地依赖这种方法。
4 改进路政管理工作的对策
4.1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执法工作者的思想指导其自身的言行,如果思想不正确,言行也必然存在问题,由此而引发诸多问题。如忽略内容,过分看重形式;不能从总体上、宏观上加以把握,而是过于注重部分;忽略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而是单纯地追求达到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不利于路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执法工作者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偏差。
4.2 创建文明窗口形象
执法工作者,是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形象的代表,是文明窗口的代表。因此执法工作者,自身应严格遵守路政相关的法律法规,展现自身良好的精神面貌,待人热情诚恳,认真、耐心地解答当事者的疑问。对于外地的人员,还应采取一系列便民措施,为他们答疑解惑,并且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4.3 转变服务观念
改变之前较为懒散的工作状态,确保执法工作者优良的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执法工作者应规范自身的活动,工作认真负责、严谨求实。完善相关的制度,使自身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提升执法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理念,从小事做起,通过精细化活动,更好地服务当事者。
4.4 提升工作者的素养
通过开展培训工作,为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打造优秀的服务形象,不断提升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执法工作者自身的素养。对于执法工作者的仪表形象和着装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此外,良好形象的打造,在规定的时间组织军训活动,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站在当事者的立场看待和分析问题,实现文明服务。
执法者必须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状态,要积极的为当事者提供优良的服务,要时刻以笑容待人。但凡是当事者有正当需求,我们都必须竭尽所能地确保他们的需要得以实现。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必须要认真的解释,切实提升服务的品质,认真地为对方解决难题,以此来体现出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路政管控能力的高低,会对公路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时期,我们必须要明确管控的关键点,要确定主体,要强化体制建设力度,要完善管控措施。我们坚信我们国家的公路事业在广大工作者的努力之下一定可以获取显著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安海东.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路政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化,2013(12).
[2]谢有东,李晓梅.浅议我国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15).
[3]许雯雯.当前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现状及网络化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4(13).
[4]黄新龙.新形势下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的策略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7).
[5]李颂.公路路政管理问题分析及策略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5).
相关热词搜索: 路政 浅析 管理水平 公路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