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传统制造业和一些技术含量不大的工业产品的大规模出口,中国外贸多年来总体上一直呈现顺差的轨迹,以资源消耗和廉价人力成本换取的顺差却招致了无休无止的“反倾销”和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
但是,中国有一块“产品”近年来却一直在“逆差”,那就是旅游业!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争着抢着往全球旅游胜地跑,哪儿热闹哪儿就一定有中国人的身影。
其实中国不乏优秀的旅游胜地,一半是海洋,一半是天堂,海南岛就是其中熠熠闪亮的南海明珠。
海南拥有全球优质的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和硬件设施与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相比毫不逊色。
但是,海南旅游业自进入新世纪后就没有消停过,无处不在的消费陷阱严重地影响了琼崖的旅游形象,而这之中,旅游客运环节的混乱状态曾经招致上至地方长官下至网民的众口挞伐。
黑车泛滥,黑导游黑司机联手宰客,旅行社不断抛出的“零负团费”如火上浇油,一时间海南旅游客运的混乱似乎成了海南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大绊脚石。
治乱世须用重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能够主导和调控的环节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那么类似前几年海南旅游客运的混乱状态将会使一种经济现象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好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官员是清醒的,海南旅游客运的主管部门也是心如明镜。2009年5月,已经被逼到悬崖边的海南旅游客运业终于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行业革命。
打蛇打七寸。这场发轫于交通端的行业革命剑指当时极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
与道路班线客运长期存在的私车挂靠情形一样,海南的个体旅游车主几年来几乎将挂靠经营这种传统模式当作一种盈利手段,同时围绕着这个利益链条滋生出一系列的食利者阶层,旺盛的市场需求又在几年间将这些灰色地带中成长起来的从业者塑造成“有产阶级”。因此,海南省交通主管部门发起的这场名为“公司化改革”的革命,从一开始就带有老虎与豪猪博弈的明显痕迹。
所有志向高远的改革都是没有退路的。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设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一边是火焰,一边是冰水,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高标准和旅游客运深重的积弊之间,海南省交通主管部门果断选择了壮士断腕式的改革:公司化经营,把那些越来越难控制的旅游车经营权逐渐收回,然后面向全国引进优质客运企业重组海南旅游客运市场。
迄今为止,这场改革才进行了8个月,但是海南的旅游客运市场却已经发生了·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春节期间,曾经的游客投诉重灾区,却创造了旅行社有团无车零投诉,旅游车司机索要小费、甩团、宰客等服务质量零投诉,高价“炒车”现象零投诉的奇迹!
判断一场改革是否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场的表现是最好的晴雨表。
但一切似乎仍然刚刚开始,改革是否全面取得了成功,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有待于各方合力科学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在海南旅游客运的公司化改革进程中,公开招投标在内的一些程序如何进一步完善?那些曾经执着于海南旅游客运业的运输经理人,在大环境趋好的形势面前,他们的职业关切如何引导和化解?当行业发展环境渐趋稳定时,政府主导的模式如何顺利切换到市场主导的模式?
海南旅游客运,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刊编辑部
相关热词搜索: 客运 海南旅游 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