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制造更轻质的叶片,但这对原材料的要求之高可与制造航天器相比拟,而更长的叶片意味着对动力传动系统材料的强度要求也更高。美国开发出一种新的传动系统,据称能将来自叶片的负荷减少1/4。荷兰设计出了一种“智能叶片”,利用传感器对叶片长度进行控制,在风小的时候叶片会自动展开,通过扩大叶片的表面积来提高发电能力。
目前多数人都接受了风力涡轮机越大越好的理念,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风车叶片越造越大的优越性并未显示出来,应该建造更多的廉价小型小功率风力涡轮机。还有靓认为,风车可向高处发展,毕竟高处风更劲。
地热能
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地热可以在地球上许多地方获得,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24小时不间断地供能,如果在理想地点开发地热能发电,其成本非常低廉,只占到天然气电厂发电成本的一半。据估计,美国的地热能如全部开发出来,可达到全国能源需求的2000倍以上。
但是,开发地热能的障碍还是不小的。除了一些火山活动多发、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地方,如冰岛、日本和新西兰等,在世界大多数地方,地热都被深锁在几千米之下的地壳岩石里。符合地热能开发条件,温度在150—250℃之间的岩层,通常在地下3千米处甚至更深处,越深越热,但越深开发成本也越高。
开发地热资源的一种最新技术叫做“增强地热系统”,其方法是对地下进行深层钻探,破碎“热岩”,把水注入地下,水流过岩体被加热,泵回地面的高温水通过热交换器,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都建立了地热能发电厂。
现在,人们对地热能源的兴趣空前高涨。在不久的未来,地热能也许会成为新能源世界的一大“杀手锏”。
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包括木材、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据估计,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欧洲是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非常活跃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开始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秆等生物质发电。目前德国每年可使用沼气发电,发电量占到全部用电量的11%。美国生物质发电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04兆瓦,生物质能利用占到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4%左右。
近年来中国生物质发电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2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240立方米,生物质固体燃料达到120万吨。
相关热词搜索: 新能源 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