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美剧字幕中的体现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美剧字幕中的体现

时间:2025-08-02 14:26:36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分析了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美剧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做简要研究,例证其在美剧字幕翻译中的体现与应用,从而为字幕翻译工作者提供适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纽马克翻译理论,美剧字幕翻译,理论指导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1-0000-01

一、引言

“美剧”是中国人对美国电视剧集的简称。从2004年《迷失》开始,美剧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剧情紧凑,一点不拖沓,跟亚洲的电视剧比较,取材范围,拍摄水准和投资都大大胜出。这些电视剧在娱乐人们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由于存在语言障碍,电视剧观众通常通过字幕来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字幕翻译能使外国文化清晰明了,承载着交流的重任。然而,由于字幕翻译通常是由一些英语爱好者来完成,字幕翻译的质量也有待提高。一些翻译技巧及其使用的情况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以给这些字幕翻译者提供帮助。字幕翻译者同时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论指导翻译工作。然而文化差异使得恰如其分地翻译美剧字幕名并不容易。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给美剧字幕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理论指导。

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

彼得·纽马克,生于1916年,是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受维果茨基的影响,他反对过分强调语言社会层面的价值,而是把语言看做思考和自我表达的工具,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形成了“交际翻译”的观点。并在乔姆斯基的影响下,纽马克形成了“语义翻译”这一概念。这样其翻译思想的核心观念“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就是在这一时期就初步形成。

(一)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其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Newmark 1981/1988:22)。 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

(二)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的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981/1988:22)。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在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三、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美剧字幕中的体现

(一)语义翻译理论在美剧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准确性,伺从原语文化和作者,翻译原文的语义。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的最大障碍时才加以解释。所以,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

例1:Okay,now holding sides of hearth in position,lower mantelpiece assembly onto top tabs.(抓住壁炉两侧,固定好位置,将壁炉台组合至壁炉上方。)

——《生活大爆炸》

例1的情境是女主角在教男主角怎么安装柜子,照着说明书中的说明读给男主角听。因为这是一个说明书,所以不需要太多渲染效果,重点在于准确精确的说明如何将柜子安装好,所以这里运用的是语义翻译理论。

(二)交际翻译理论在美剧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交际翻译较主观,只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使原语屈从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所以,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交际翻译所产生的译文通常是通顺易懂,清晰直接,规范自然,符合特定的语域范畴。 即使翻译难度较大的语篇,交际翻译也会较多地使用通用的词汇。

例2:I know,welcome aboard.(我知道,欢迎进入围城。)

——《约会规则》

例2是某已婚男士对即将结婚的男士,意思是想表达婚姻的不幸与束缚。但是如果采用语义翻译,则变成“我知道,欢迎上船”。这样的翻译不算错,但会让观众迷惑不解,《围城》是钱钟书的一本书,在我国文化史上是有一定特殊意义的。所以我国观众看到这样的翻译自然会一目了然。

例3:So let’s keep this between us.(你不要告诉别人。)

——《绯闻女孩》

例3是源自热播美剧《绯闻女孩》中的一句台词。按照交际翻译的原则,重在重视读者的反应,不留下任何晦涩难懂的地方。务求使观众清晰明确要表达的意思。“你不要告诉别人”这样的译文完全化解了读者本应有的迷惑。并且正确的表达了原文中的意思。

例4:He was no longer plagued by fear and doubt.(他不再畏畏缩缩,疑神疑鬼。)

——《迷失》

在例4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巧妙的利用了“畏畏缩缩”、“疑神疑鬼”这些具有我国文化的词语,不但明确简练的表达了需要传达的意思,而且还使得译文变得惟妙惟肖,并不是直接翻译,而是运用成语表达,巧妙结合了中西文化,提高了整个译文的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纽马克翻译理论在一些热播美剧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研究美剧字幕翻译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翻译理论,从而给字幕翻译工作者提供帮助。好的美剧字幕翻译既能正确表达意思,也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的艺术美,给观众以很大的吸引力。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给美剧字幕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理论指导。不能简单的说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哪个好哪个不好,更不能片面笼统的说哪一个翻译理论更适合美剧字幕的翻译。面对不同的文本需要用的理论也不同,对于不同类型的美剧,也应该选择不同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要学会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相结合,并且灵活的转换,才能翻译出更加适合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蔡萍.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2] 张媛.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J].语言文学研究,2012.

[3] 虞毅.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字幕翻译[J].外语研究.2006(6).

[4] 原虹.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2):1-2.

[5] 冯家佳.美剧字幕翻译与“信、达、雅”[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6] 李亚秋.试谈纽马克的翻译理论[J].科教文汇.2007(6)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 字幕 美剧 体现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