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技术链\产业技术链与产业升级研究

技术链\产业技术链与产业升级研究

时间:2025-08-02 21:04:46 浏览次数: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外学者开始尝试从技术链理论出发,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以产业技术链理论框架为指导,对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链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及治理结构进行剖析,以便对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升级进行指导,产业升级关键是地方产业的技术系统要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体系对接,融入全球技术链,不断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准确把握产业技术的极限,及时研发产业替代技术,实现产业技术链的链间升级,

关键词:技术链;产业技术链;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半导体照明产业是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分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性产业,但由于它是新兴的产业领域,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半导体照明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寥寥无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产业间分工逐渐转化为产业内及产品内的分工,以纵向分离和横向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已经逐渐形成,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的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价值高的环节往往被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领先公司占据,价值低的环节一般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完成,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领先公司还通过技术封锁、市场渠道垄断等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实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被锁定在有限的范围内,21世纪初,国内外部分外学者开始尝试从技术链理论出发,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1、技术链

国外文献虽然未曾出现技术链(technology chain)的概念,但其思想由来已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产品或产业技术时,都体现了技术链的思想,如Prencipe将与产品有关的知识分为元素知识、架构知识和系统知识三类;张宗臣和苏敬勤提出的技术平台概念也是一种技术链的表述,他们认为技术平台由核心技术、中间技术和基础技术三个梯级的技术构成;温珂和林则夫基于产业技术流动将数字视频产业的技术分为核心技术、实现技术、制造集成技术以及产品和服务技术四个环节,而林淼等从资源配置视角在研究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的关系时,认为技术链是包括选题分析能力、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研究开发手段资源、研究开发资金资源和研究开发集成能力五个部分的连续过程,高汝熹等明确给出了技术链的界定,认为发展某个产业所需的技术常常是由若干不同技术构成的技术链,既包括基础技术,也包括大规模生产、装配等商业化技术;虞锡君提出产业的三链分析法,即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的分析框架,产业分析要分别找出产业链的瓶颈环节、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技术链的薄弱环节,三链之间存在关联性,最后落实到技术链上,技术链是按产品生产过程的科学程序来考察的技术结构,一般包括装备技术、检测技术、研发技术和工艺技术等重要方面,从以上研究可知,技术链的本质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序列链接,这些技术支撑着整个产业活动的完整开展。

一般而言,技术链有两种含义:①各种技术本身可能存在承接关系,即一种技术的获得和使用必须以另一种技术的获得和使用为前提,因此相关技术之间形成了一种链接关系;②产品之间存在上下游的链接关系,因此物化于上下游产品中的各种技术依据产品的链接关系形成了一种技术链,

王兴元和杨华指出,现实中,第一种技术链往往表现为星状结构,即一种核心技术处于中心节点,其应用领域可以向多个领域拓展,并形成多个分支节点,每个分支节点又有多个细分领域(如图1所示),例如,纳米技术可以拓展到新型建材及涂料、电子信息、生态环保、新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新型建材及涂料领域包括建材业、化工业、纺织业和制造业等,

第二种技术链实质上是对应于产业链而言的,即产业链中每个环节乃至每个环节上的不同产品都要运用不同技术,更一般地,某种产品的生产往往是多种技术(技术束)组合的结果,物化于不同产品中的技术(束)依据产品的上下游关系链接成链;另外,考虑到技术本身的承接关系,技术束中某种技术的使用可能又必须以某些上游技术的使用为前提,如此一来,对应于产业链的技术链的结构形态极其复杂,考虑一个简化的例子,假设某种半导体设备的产业链仅仅包括原料(硅晶片)、冷芯片、冷半导体设备三个环节,硅晶片的生产只需要晶片制造技术,芯片生产只需要晶片加工技术和晶片装配技术,这两项技术又以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为前提,半导体设备生产需要半导体生产技术和半导体装配技术,而这两项技术又以半导体设计技术为前提,从图2可以看出,对应于产业链的技术链,其某个环节或产品可能需要一种技术,也可能需要多种技术(技术束),如需要多种技术,这些技术可能是平行关系,也可能是前后承接关系。

2、产业技术链

国内学者远德玉教授最早提出产业技术链概念,他认为产业技术链是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产业集群的链条,并从技术形态论角度分析了产业技术链,生产技术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只有产业技术才能生产出完整的产品,柳琦和丁云龙指出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产业技术链的空间集聚,产业集群是产业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主要是通过产业技术链来实现的,在一条产业技术链上,上游和下游节点之间在技术上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产业之间连接性的内在根源之一在于产业系统的技术关联制约并决定了产业之间的关联,产业系统的技术链像一条“肋骨”,将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企业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进而突破了严格的产业边界,把整个经济系统有机地统合起来,因此,可以定义产业技术链(industrial technology chain)是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在技术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的一种技术“链条”,是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它涵盖了产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事实上,正是“产业系统的技术链”为“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企业链接成网”架设了结构,奠定了基础,

产业技术链的纵向联系是指一个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这是一种投入产出关联的关系,有前向与后向联系之分,前向联系是指生产原材料的企业进而经营第二次加工阶段的业务,或一般制造业进而经营流通等阶段的业务,后向联系指装配或制造企业向零件或原材料生产等阶段发展,处于这种纵向联系状态的企业可以依据这种关系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共同技术、技巧和经验,以及通过交易关系连接链条中的各个节点,

产业技术链的横向联系是指产业技术链上某核心企业与其外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些外部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在新技术、新思想的推动下,大型公司大多会依据自身的战略地位而不断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即不再一味追求完整地掌握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的科学技术,而是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只保留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节,并将产业技术链上其他节点的生产过程分离出去形成独立的部门或企业,或者外包给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而那些企业就依据自己的比较优势

相关热词搜索: 技术 产业升级 产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