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光对空间的重塑

光对空间的重塑

时间:2025-08-02 05:02:36 浏览次数:

摘要: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品质也随之增高,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与精神需求和感受的需要。所以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办公、商业功能上的基本要求,更会对精神和感受提出需求。当一个空间建成后再想改造则需费很大功夫,而有些建筑墙体则是不可改动,这就使得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有了限制。而光在此刻则成为了对空间重塑的不二手段和有力媒介。每个空间都被设计师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与生命,而光的运用则要尊重与发扬这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自然光;灯光照明;光影;空间;重塑

一、光对空间的意义

光是人认知一切事物的第一媒介,而有光必有影,正是因为有影的存在光才被看到。因为有光所以人才可看到世界上这一切美好的事物,光不仅能影响空间本身的气氛,而且可以带动人们的心情,同时光也增加了空间的艺术性。不管是自然光还是灯光照明,只要是与空间相适应的光就可以更好的烘托独特的特色。光与影,明与暗,实与虚,在白天与夜晚都是可以通过自然光和灯光照明来表现,从而体现空间的特色与立体感。自然光与灯光照明的不同特点来对空间有着不同的重新塑造,而同时又相互辅助一个在白天进行变换一个在夜晚闪烁。白天运用自然光作为建筑的一种装饰材料,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也进行移动改变,使得对空间赋予时间上的多重变化。夜晚则运用灯光照明作为对空间诠释与重塑的媒介,充分利用夜晚的黑暗与灯光的明亮成为鲜明对比来诠释空间意义和重新赋予多重含义。自然光有着它随时间的移动而变换的流动性,灯光照明方式无论是一般照明、混合照明还是局部照明都是对空间在夜晚进行诠释。

二、自然光的特点及运用

自然光即天光,是一种优质且高效的光源形式,其特点是随着时间移动而发生变化,所以光随时间变换对空间的塑造发生改变。正是由于有了光的变化,建筑形态则变得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空间更加有张力,给人带来更为舒适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自然光具有直射光、反射光、漫反射光。直射光体现出的建筑往往具有厚重的体量、封闭的空间,光也是沉重的、有质量的。由于建筑材质的凹凸不平导致反射光并不是完全反射,所以对于利用反射引入的天光较为柔和。反射采光,大多是利用缝隙引入天光。天光照亮靠近缝隙的墙体成为室内的光源,同时进行反射使光进入室内并均匀照亮。在展览空间内最为常用的是漫反射光,特点是光照均匀、光线照度变弱、不会产生眩光。光线的强弱将白墙与顶区分开来,从而增加了建筑的空间感和空间的层次感。

而自然光则不是根据人的直接意识决定的,所以对于自然光的运用则应该结合材质和工艺。以建筑师贝律铭的建筑为例,不难发现自然光的运用结合了材质和工艺。第一,运用折线处理立体空间的分解,大幅度解放建筑采光面。例如,香港中银大厦考虑采用三角形分解钢结构支撑作为主结构工艺。苏州博物馆运用折线从而增加了建筑的采光面从而将自然光引入到室内。第二,对钢结构和玻璃材质应用的结合,采用玻璃采光。例如,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就是运用大幅度玻璃顶棚采用自然光,同时又保持空间独立。由于金字塔是典型的菱镜造型,对光线的折射、反射能力具有天然的优势,给空间内采光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灯光照明的特点及运用

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当下,一个很重要的建筑要素常常被忽视,那就是灯光。光是建筑的第四建材,光可对建筑空间进行重塑。在凯利灯光理论中,提到三点,分别为增强焦点光、减弱环境光及闪变的光华。增强焦点光,是用在一个场景中强调一个物体的照明方法。为的是让人们从一个整体中立刻聚焦于设计师所表达的重点事物。整体到局部的转换,突出重点。减弱环境光,则是可以让人从大体上感知环境背景光。为的是消弱背景物体由于灯光照射产生的影子,从而减弱物体的形状感和体积感。闪变的光华则为具有动态和丰富的色彩的光线。为的是整体空间色彩更加丰富和动态活泼。打破整体空间静态下的死板为其增添动感与层次感。例如,菲利普·约翰逊著名的玻璃房子。由于四周为通透的玻璃,所以室内减少光源数量与强度,室外增加射灯照亮树木,从而改变了玻璃房子的室内视觉感受,同时营造出一种不分昼夜的连续性。

灯光照明无疑是在夜晚给建筑加光添彩,而好的照明设计对建筑是锦上添花,反之则为画蛇添足。好的照明设计不是在建筑上哪里都装满灯,用精准的技术去计算灯具安装的瓦数、光束、投射等。建筑白天什么样,晚上什么样,这样无非是只单单纯照亮建筑,利用单纯的技术去显示技术的高端。然而这与创意无丝毫关系,甚至是破坏了建筑原有的韵味和意义。光对建筑是其第四种材料同时是重塑建筑的一种手段,来体现加强空间的韵味与含义。

四、照明灯光对空间重塑案例分析

西格拉姆大厦被建筑论坛杂志誉为“有史以来在灯光使用上最好的建筑之一”,成为各大摩天大楼设计的典范。而在一楼大厅安装了大量的垂直光源,为的是将入口大厅界定出来和加强整体效果。一层外墙相比二层向内收缩,一层大厅完全通透且内部墙面均匀泛光,再加上围绕大厅一周的光带,这都与上层部分产生了很大的反差,从而制造出了一种悬空的效果。而在西格拉姆大厦中,理查德·凯利与菲利普·约翰逊共同首创了“光洗墙”的概念,即用多个隐藏的光源组成了一组泛光,将墙面均匀地照亮,借用这种手法对空间赋予全新的定义。在西格拉姆大厦的四季餐厅中不但运用的光洗墙,还诠释了凯利的“闪变的光华”。例如窗外悬挂的金属窗帘、金色金属管吊顶、安放光源的小水池,都是为了利用反射光让整个空间的光更加多变。得以烘托整个空间的奢华体现一种高度复杂的场景。而天花板磨砂金属对光进行漫反射,加上射灯透过樱花树的枝叶而投射的影子,使得整个天花板呈现出类似于大理石纹理的图案。

在整个空间内虽然明亮而且充满复杂的光线,但是站在餐厅中间却看不到一盏灯的存在。这就是灯光设计中常说的见光不见灯。一切光源都藏在镶嵌的结构中,却能发出正确效果的光。凯利对灯光的设计并不是局限于灯具,而是考虑整体的光效果。

五、结束语

光对空间的重塑,是用光影来表达立体空间,而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对建筑的尊重,以人的活动对光的视觉心理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宜人舒适的光环境同时增加空间的艺术性。自然光则结合材质与工艺,来增加空间体量和层次感,灯光照明则对灯光载体充分解读的基础上让人们在夜晚感受建筑与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安藤忠雄.建筑家安藤忠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03-01.

[2]葛明.体积法—设计方法系列研究之一.[M].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3:07-23.

[3]中岛龙兴,近田玲子,面出薰.照明设计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9-20.

[4]李农.照明方案设计的构成与表现.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08-01.

[5]李文华.建筑与景观照明设计. [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09-01.

[6]陈宝华.室内空间多功能照明系统研究[J].清华大学,2007(11):88.

[7]刘祖名,黎小桃.LED照明设计与应用.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0-01.

相关热词搜索: 重塑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