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后进生教育是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改“关注学生发展”理念。因此,对后进生进行成因分析及提出转化策略尤为必要。
所谓后进生即在学习、品德、纪律、卫生等方面表现不良的学生。总结后进生表现情况及分析其原因是转化教育后进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他们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后进生表现情况
常见后进生不良表现:在学习方面,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开小差或玩其他东西,很少回答问题。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凌乱,作业本不够干净整洁,不善于动脑动手,学过的知识不用心记,学习习惯懒散;在卫生方面,常“制造”垃圾和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爱惜学习用品和书本,不讲究个人卫生,书包、衣服、鞋子、小手经常很脏;品德方面,性格孤僻,不喜欢和同学相处,做事不积极,对班集体的事不关心,不会主动帮助同学。
经观察发现,大多数后进生往往会同时具有几种不良习惯,而且一方面的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到其他好习惯的形成。如学习差的,卫生、纪律也差,这是后进生的一个共性,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学习差,但在卫生意识或思品方面表现好的同学。造成后进生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后进生的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教育,自然也没时间或意识去关心孩子卫生、思品等教育,单亲家庭表现尤为明显。
二、后进生成因分析
造成后进生各种不良习惯的原因主要是孩子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1)后进生自身原因。后进生往往行为习惯比较懒散,自觉性差,做事不够积极主动。如对待学习不够踏实认真,怕学厌学,做作业不想动手,读书不想张口,学习意识很低。而学习越差,导致越没信心越自卑,因此阻碍学习进步。(2)家长不重视孩子教育。小学阶段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弱,除了学校受教育外,家长的严格监管不容忽视,对孩子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调查了解发现,多数后进生的家长都不够重视孩子教育,这是造成后进生各方面行为习惯不良的主要原因。
三、后进生转化策略
根据后进生的表现情况及原因分析,在此提出以下转化建议:
1.真心关怀和尊重后进生。后进生即使有再多缺点或做出各种令人不满意的事情,作为教师都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体谅、尊重和信任、帮助和指导,用爱心和耐心浇灌这些“迟开”的花朵。善于抓住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欣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能做得很好,从而激发他们对自我的肯定和信心,逐步走出封闭,慢慢取得进步。
2.有针对性地加强转化工作。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首先应全面了解后进生的特点,包括心理特征、个体差异、生活环境等,然后展开有针对性地转化教育工作。第一,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具体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改进。如采取分层教学,即为学困生设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布置能能达标的作业,课堂优先提问,优先辅导,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第二,对于纪律意识差的学生,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其集中注意力,时刻提心和强化自我约束力,以逐步形成自控意识。第三,对于道德不良的后进生,要进行个别谈话,及时批评教育。对于反复出现的情况,要善始善终,常抓不懈。第四,对于卫生意识差的学生,要耐心细致、生动形象地给他讲健康知识的重要,以及不讲卫生带来的疾病,也可以引导他向班上做得好的榜样学习,从对比中进步。
3.三位一体法。即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除了教师、学生,还需要有家长的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转化至关重要,教师要密切与家长联系和交流孩子情况,以取得支持和配合,引导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义务,明白自己的忽视和不关心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向家长“告状”,家长更不能对孩子“秋后算账”,让家长知道自己也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教育者,让孩子恳谈对自我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同参与,以提高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有效性。
相关热词搜索: 成因 转化 后进生 策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