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复飞航天飞机成立救援组
美国航宇局将在5月中旬恢复航天飞机的飞行。为防范执行此次任务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发生故障,该局已成立一支由4名航天员组成的救援小组。救援将使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并需得到总统批准。这样的救援将很复杂,原因在于:(1)阿特兰蒂斯号必须在不做各种常规测试的情况下匆忙升空,而这本身就会带来危险。(2)发现号上的航天员需进入国际空间站,使按3人设计的空间站挤入9人。如此时故障频出的制氧器再出问题,后果将很严重。(3)发现号需通过遥控脱离空间站并坠入海中,以便为阿特兰蒂斯号腾出对接空间。(4)即便一切顺利,阿特兰蒂斯号也需乘坐从未有过的11人返航。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即使美国航宇局能使航天员们转危为安,航天飞机也可能提早5年就此退役。在载人航天44年的历史上,美国航宇局还从未有过安排由一架载人航天器去救助另一架载人航天器的先例。在阿特兰蒂斯号做好能在一个月后飞行的准备工作之前,发现号将不会升空。如发现号5月中旬升空,则阿特兰蒂斯号最快将可在6月中旬起飞。发现号已于4月7日运抵发射台。运出运载器组装大楼前,技术人员曾在其外贮箱泡沫绝热材料上发现一道细小的裂纹,但很快认定并不妨碍实施发射。(江山)
愚人节,布什要砍航天飞机计划
4月1日,航天日讯网站在显著位置上出现了一条报道,题为“布什砍掉航天飞机计划”。报道说,布什总统当日宣布,他已签署了一项罕见的总统令,决定取消美国航天飞机计划今后所有的联邦开支。布什说:“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为一项没有应用价值、只能证明美国有了钱就什么事情都能办到的项目再进行赤字开支。”报道说,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这是否意味着国际空间站也要关张这一问题时,布什答道:“我们打算要么在Ebay拍卖网站上举行拍卖,要么干脆把它送给‘我们的国际伙伴’”。这则愚人节笑话还真的让不少人信以为真。欧洲著名的EADS空间公司就进行了转载,而“中国科技信息”网站也做了标题性报道。(阳光)
私营充气太空舱取得进展
美国航天企业家罗伯特·比奇洛正在悄然研制一种充气式的轨道舱。这些由私人出资建造的可居住结构将用于科学研究、制造和其它目的,包括接纳未来的太空游客。比奇洛宇航公司原计划于今年底使用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5火箭发射其充气舱,但由于火箭方面的原因已被推迟。该公司目前准备在明年初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第聂伯”火箭发射称为“创始探路者”的航天器,以对全尺寸BA-330“鹦鹉螺”充气空间结构将使用的各种系统进行试验。发射时,“创始探路者”重约1360千克,长约4.6米,直径1.9米,入轨后直径可增大一倍。全尺寸的BA-330重约20~23吨,完全充气膨胀后长约13.7米,直径6.7米,具有330立方米的可用空间。(江山)
印探月器可能携带美雷达
印度正在建造的“月船”1探月轨道器可能会携带一台美制雷达实验仪器,用于在月球极区寻找水冰。该装置称为小型合成孔径雷达,为一小型轻质低功率成像雷达,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同意携带该仪器。如能得到美国国务院的出口许可,它将在2007年2月作为一个飞行模块交给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以在同年9月随“月船”1升空。另一台更先进的类似仪器可能装到美国航宇局的“月球侦察轨道器”上进行技术验证,但尚有待有关方面磋商。如能成行,这台仪器将和“月船”1上的仪器配合工作,寻找月球上有水存在的证据。在此之前,美国航宇局已选定由“月球矿物学测绘仪”(M3)作为印“月船”1科学有效载荷的一部分参与飞行,但还需同印方达成一致。M3设计用来测绘月球的矿物资源。(阳光)
欧空局将参加印探月计划
欧空局在3月17日召开的理事会会议上批准了欧空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印度“月船”1探月项目上开展合作的协议。根据协议,欧洲将协调和支持“月船”1上3台仪器的供应。这3台仪器分别是“月船1成像X射线光谱仪”(CIXS)、“亚千电子伏原子反射分析仪”(SARA)和“近红外光谱仪”(SIR)。它还将为“高能X射线光谱仪”(HEX)提供硬件支持。另外,欧空局还可能会根据这项协议直接提供实物出资。作为回报,这些仪器获取的所有数据将随即通过欧空局向其各成员国提供。印方要求的仪器与欧空局SMART-1探月器上的仪器类似。印准备在2007年或2008年发射重1050千克(入轨重量523千克,干重440千克)的“月船”1,以研究太阳系和月球的起源和演化之谜。“月船”1的工作寿命为2年。除提供仪器外,欧空局还将向印方提供它在SMART-1项目上的经验,并提供运行方面的帮助。(江山)
空间站航天员又做太空行走
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焦立中和沙里波夫3月28日穿着俄“奥兰”航天服出舱,进行了他们此次驻站期间的第二次舱外活动。此次活动历时4.5小时,其间两人在舱外安装了3个导航天线和一个GPS装置,并对空间站进行了拍照。装在俄星辰号服务舱外的空间对空间导航天线(又称WAL天线)和GPS装置都将用于支持欧洲“自动转移飞行器”(ATV)的对接操作。称为“儒勒·凡尔纳”的第一艘ATV飞船将在明年升空,为空间站送去8.5吨货物,包括约4536千克推进剂。此外,沙里波夫在此次太空行走过程中还亲手投放了一颗称为“纳星”的小卫星。该卫星重5千克,长约0.3米,带有一台发射机,用于试验小卫星控制和定向系统,将在太空中工作约100天。沙里波夫是以1米/秒的速度将该卫星投向与空间站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焦立中拍下了这次“太空发射”的场面。迄今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已在站外进行了358小时15分钟的太空行走,其中约181小时是在从国际空间站本身出舱的33次太空行走中累积下来的。焦立中和沙里波夫已在4月25日返回地面。(阳光)
哈勃镜将离轨退役
美国航宇局3月份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护工作进行了一次重要评审,认为该望远镜只能离轨退役。这一立场与美国政府不久前做出的决策相一致。根据设想,一台自动控制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将最终对接到该望远镜上。点火后,该发动机将把哈勃镜推离轨道,使之坠入大海之中。哈勃镜是1990年发射的,后来由航天员乘航天飞机进行了4次维修。按照原先的计划,哈勃镜应在2007年底或2008年再进行一次维修。至于维修是继续由航天员还是改由机器人进行,一直存在争议。派航天员乘航天飞机前去维修会面临人员安全问题,而利用机器人装置进行维修,成功的可能性又很低。布什总统已决定要砍掉2006财年哈勃镜维修工作所需的预算,只留出了让哈勃镜离轨退役的费用。(江山)
俄明后两年将向空间站载送两名太空游客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宣布,俄罗斯将在2006年和2007年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两名太空游客。 据佩尔米诺夫介绍,这两名太空游客中的一名来自日本,他将于2006年实现自己的太空旅游梦想,成为世界上第三名太空游客,而另外一名游客的飞行问题目前正在商谈之中。佩尔米诺夫指出,这两人的太空之旅能否成行,将取决于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的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加拿大和日本能否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 (耳东)
俄法将共同在库鲁建造“联盟”火箭发射架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与法国阿里安空间公司在莫斯科签署新的航天合作合同,允许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建造俄“联盟”运载火箭发射架。 俄罗斯和法国早在2003年11月份就签署合作合同,自库鲁发射场发射俄“联盟”运载火箭,以填补欧洲“阿里安-4”型火箭退役后欧洲中型运载火箭的空白。
在新合同签署后,俄法双方将立即开始对这一被命名为“联盟-库鲁”的项目拨款,在3年内完成“联盟”火箭发射架的建造工作。 (耳东)
相关热词搜索: 救援 飞机 成立 飞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