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安全在是建筑施工中不可忽略的部分,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城市化的推进甚至是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要想在工程实际中辨别出安全风险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采用积极有效的管控措施来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识别;控制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建筑工程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本文对此做出简单的论述,以供同行参考。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危险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有很多种,按照危险源可将其划分为:施工场地引起的危险、施工场地以及周围地段引起的危险两大类。这些危险源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现将不同危险源进行具体的分析。
1.1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施工场所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潜在因素,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对这些给予足够的重视,如若不然便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由于项目的存在必然会有潜在安全风险,因此每个施工项目都是一个重大危险源,并且这些危险源又由多个小的危险源组成。具体来说有:
(1)存在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等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脚手架、模板和起重塔吊、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中遇到的工程危险;人工开挖基坑、基槽中遇到的危险;在较高高度作业面下(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施工,由于安全措施不符合相关要求甚至是没有安全防护措施造成的人员伤亡等意外;施工过程中工程器具、构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摆放、搬运而造成的高空坠落、撞击人员事件等意外等等。
(2)在施工环节中,人工开挖桩基、隧洞开挖、建筑室内涂料等因为排气不通畅而在造成的人员中毒、室息事件等重大危险源。
(3)施工中对于易燃易爆化学用品的使用、存放未按要求和相关规定,或者施工人员防护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等意外;施工人员因食用卫生不符合的食品而造成集体中毒现象或其他疾病。
1.2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
施工场所以及施工场所的周边也是工程事故的重大危险源。不同的施工场所以及其周边环境会有不同的危险因子。比如施工项目地址的选取不同、工程方法采用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应该从危害存在的潜在可能角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监控,这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
(1)一般在大型的基坑、基础施工中采用支护、支撑设施,若这些支撑维护结构没有在、按照规定进行设计或者施工就有可能造成施工场地的破坏,这样的破坏往往是毁火性的,会对周围的居民、建筑造成严重地影响,甚至会造成重要设施的破坏,地面的塌陷、爆炸与火灾等意外。
(2)在基坑开挖、灌注桩的施工中往往会采用降水措施,假若降水措施使用不当或者是对于沉降、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来说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在没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下进行高度较大的施工作业就很可能因为施工器具的失稳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财产损失等。
(4)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末班的拆除中若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也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如果隧道开挖掘进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也可能造成掘进设备损坏,施工人员伤亡等。
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1)询问和交谈:发现安全风险需要及时的同生产现场的管理进行沟通,同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讨论,从中获得危险源的资料。
(2)现场观察: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发生在施工现场,必须要到施工现场才能发现风险所在,应该到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观察,场地和人员操作分析观,以达到获取危险源资料的目的。
(3)事故树分析法:在进行安全事故分析时可以按照事故树的分析要求开展和绘图,以获取危险源资料。
(4)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对于工程安全检查有很好的用途,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来检查安全风险,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安全风险是被。当然必须首先到现场进行检查,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并据些获取危险源资料。
3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处理方法与风险管理的处理方法相同,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极为重要。除了采取以建筑工程一切保险及职工人身伤害事故保险等的工程保险方式的风险转移外,对于施工的风险控制是最重要的。
3.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实现首先就是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的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其控制风险的原则为:
(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全人防护;
(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
(3)对一些可能造成极大危险的施工作业要禁止,同时还要实现最大风险的改整,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也应该加以监控。
3.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
(1)明确安全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时成立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将责任落实到组织甚至是个人;
(2)风险控制需要一定的管理方案,因此应该制定出详细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案等;
(3)将施工操作规程、施工作业规范以及管理制度整理成文,以文件的形式呈现;
(4)实时监督、检查以及测试;
(5)经常进行定期的员工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理论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对于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更应该加强培训;
(6)对于安全事故苗头的处理应该是积极迅速,做到一经发现,绝不放过,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3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1)现在我国已存在一些相关的法律章程,可以以这些章程为基本的准则和依据,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安全体制和规范,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保证建筑施工是依法、安全生产的。
(2)目前我国一些施工单位对于监管人员的配置方面不够重视,往往在人员或者机构的选择工显得比较草率、不严苛、不慎重。而且在整全项目中,人员配备这一块投入的成本太少,导致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可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这就会对整全的施工安全产生很大的风险。
(3)从两全方面着手解决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政府应该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在安全上保证经费的投入;再者就是工艺设备,工艺没有跟工时代应该意识到并不断的学习,引进新的技术,设备陈旧了应该及时的更换调整,不应该为了节约一点施工成本而在施工安全上冒这么大的风险。
(4)目前的建筑施工基本工很多都是机械设备实施的,在对这些设备进行安装或者使用等各种环节的时候,应该在正式投入运行之前通过一个严格的检验测试,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生产中。
(5)将现在先进的电子系统运用到施工现场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监测,对不安全施工及时遏制。
(6)施工之前制定一个政府和企业共同联合的突发安全事故的解决方案,保证若一旦发生事故如何高效合理的处理。
(7)对负责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制度考核。确保项目施工的安全进行。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
4结语
在建筑行业,目前很多报道中可以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然而对于这种安全事故,我们是可以采用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对建筑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的,通过识别,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将风险降到最低。最后真正做到及时预防安全事故,建立安全的建筑施工工程。
参考文献:
[1]孙维珉,于瀚滨.关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难点和对策[J].建筑安全,2005(01)
[2]丁传波,关柯,李恩辕.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J].建筑技术,2005(03)
[3]魏安能.建立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构想[J].建筑安全,2005(03)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工程 识别 探讨 风险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