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职业学校施工安全课程教学目标

浅谈职业学校施工安全课程教学目标

时间:2025-08-01 12:26:35 浏览次数:

摘 要:建筑施工安全是行业的头等大事。笔者学院工民建专业顺应行业要求,开设了施工安全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

关键词:职业学校 施工安全课程 教学目标

建筑施工安全是行业的头等大事。2002年的《安全生产法》和2004年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都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出了严格要求,各级教育培训机构也加大了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力度,行政机关实行了安全生产三类人员的考核制度,对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提出了具体要求。

笔者学院工民建专业顺应行业要求,从2005年起增设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建设部相关统计表明,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故中有约80%可归因为施工人员特别是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淡薄,而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而导致事故的比率提高。只把安全生产放在嘴边,并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要求。

在校期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接受新思想,形成新观念。所以,对学生进行早期安全教育,让他们在接受技术教育的同时树立牢固的安全施工意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时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指导及课后的实践指导,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注重帮助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就树立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才能把安全施工的意识转换为自觉的行为,自觉抵制行业的不正之风的影响,从而对提升施工单位的整体安全生产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行业的安全文化

安全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化的需要。根据事故成因论,事故的诱因有两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安全教育要解决的正是人的问题。学校职业安全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培训的区别在于,它是专门教授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和安全文化的,其目的是使人在安全知、识、会、态四方面都有所提高。知,即知道,知道各方面知识、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各项安全法规制度等;识,即识别,对哪些是事故隐患、危险源、不安全因素都有所了解和认识;会,即会用,将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各类安全操作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态,即心态,指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心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就要使职业安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更贴近和适应所有被教育者的接受能力,成为使受教育者提高安全知识和意识的有力手段,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办法来达到预期目标,在整个系统的运用过程中不发生无教的环节、程序,这样才能实现本质安全化。

近年来,曾经在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野蛮施工、违章作业甚至强令工人违章作业的现象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普遍提高。笔者学院培养的一大批懂技术、重安全的管理人员已经逐步充实到施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随着优秀的施工团队的逐步建立,带动了所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施工安全教育旨在提高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掌握事故预测、预控办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交底、事故隐患的排查等,都要求施工人员有敏锐的事故预判能力和危险源识别能力,还必须重点掌握和了解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系统的理论学习,二是生产实践技能的掌握和积累。

现代施工的基本要求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我国加入了联合国《建筑安全卫生公约》,在建筑行业中必须践行公约中规定的义务。2002年的《安全生产法》和2004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施工安全作了详尽的规定,创立了政府综合监管和行业直接监管的双重管理模式,把安全生产上升为政府职能。与之相适应,施工企业都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健全了安全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度,从上到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笔者学院顺应行业发展形势,抓好在校学生的施工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能力教育,这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施工企业的发展都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职业学校 浅谈 教学目标 施工安全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