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于1986年在美国成立,标志着竞争情报的正式诞生。短短的十多年时间,竞争情报迅速崛起。竞争情报从业者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尊重,竞争情报已经形成了年产值7000亿美元的产业,竞争情报教育和培训发展势头迅猛,竞争情报已经成为情报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领域。
影响竞争情报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从事竞争情报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是竞争情报的推动者。美国是世界上竞争情报理论和实践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竞争情报界与我国交往最多、对我国影响最大,研究美国竞争情报开展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考察美国竞争情报推动者构成,可以从中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国竞争情报的中坚力量
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是美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要推动机构,而其会员则是该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这些会员当中,我们可以重点考察一年一度的SCIP年会中的会议发言人,这些人在竞争情报界具有重要影响,是推动美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情报推动者。通过这些发言人的考察,可以了解该国竞争情报发展推动力量的主要构成。研究的资料来源为1997—2001年SCIP年会会议论文集中的发言人生平简介,统计人数约100人。由于个人背景的复合性,这里并不做详细的定量研究。研究表明,这些人可分为5个具有代表特征的群体,分别是:
1.有战略管理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
有战略管理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是推动美国竞争情报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美国竞争情报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BenjaminGilad是具有战略管理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的代表,他曾是美国鲁泽士大学战略管理副教授,是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著名权威。除BenjaminGilad外,许多在竞争情报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竞争情报从业者都有战略管理背景。例如,2002年SCIP年会的两位主旨发言人、战略管理专家LiamFahey教授和RichardD‘Aveni教授;原子能领域的战略管理专家BradAshton博士;美国未来集团首席运营总裁DavidHarkleroad先生;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GaryHamel教授;《合作竞争》作者BarryNalebuff教授;多次到我国讲学的JohnPrescott教授等,这些人或者在美国高校的管理学院(商学院)任教,或者在竞争情报机构从事咨询工作。
一些人有战略管理背景的人直接在企业从事竞争情报工作,这方面的代表有:朗讯公司的竞争情报经理MillissaYoung;宝洁公司全球竞争情报经理Avila;杜邦公司从事供应链评估的RobertSchirmer博士;默克公司人类健康部经理、原SCIP主席CliffordKalb;联合利华公司竞争情报经理JoanFlesch;柯达公司竞争情报经理AnneSelgas;施乐公司的AndrewGarman;葛兰素卫康公司战略信息部和竞争情报部(是同一个部门)经理JavhBaunman博士;吉列公司战略情报部的LarryKennedy;3M公司商业情报经理Karren;惠普公司战略管理负责人JorgeCarrillo;洛克西德马丁公司主管研究与开发的JohnBohmar等。
还有一些竞争情报从业者本人就是负责战略管理的企业高层决策者,如宝洁公司副总裁JayPaap、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营销副总裁EmilioDelia等。
2.国际定标比超情报交流所的工作人员
国际定标比超情报交流所(IBC)隶属于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是一个专门帮助企业开展定标比超工作的民间组织。作为发言人出席SCIP年会的专职人员主要有PegiPanfely和法学博士AlexandriaWomack。
该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并不多,但该组织对竞争情报工作的推动作用却非同一般。正是由于该组织的努力,才使美国企业行业内或跨行业的定标比超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开来。该组织还帮助竞争情报人员开展最佳竞争情报实践研究课题,使得数十家知名企业参与其中,如福特汽车、德州仪器、柯达、施乐等。著名学者JanHerring和JohnPrescott教授就主持参加过多项团体定标比超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在企业开展最佳实践的“FCIIH”模型和“TAP-IN”机制等重要研究成果。国际定标比超情报交流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竞争情报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3.军事情报、国家安全情报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
在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中,有军事情报、国家安全情报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这些人已经成为推动美国竞争情报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有特殊背景会员类别不是化装成平民的特务,他们仅仅是美国社会竞争情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脱离原来的军事和国家安全情报机构,加入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他们便和其它会员一样,都是竞争情报专业人员道德规范的倡导者和积极遵守者。因为竞争情报界人士都明白,超出了法律和道德允许范围的信息行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情报,靠法律和商业道德范围不允许的方法开展竞争情报无疑饮鸠止渴,偏离可持续发展之道。
这个类别的会员当中,又以有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工作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所起作用最大。SCIP中4个最有声望的竞争情报权威中,3人有CIA工作背景,他们是JanHerring、LeonardFuld和KirkTyson。这三人都有自己的咨询公司,这些咨询公司是最有影响的竞争情报咨询机构。此外,咨询服务界的著名专家还有竞争情报收集专家、展览会信息收集四分卫方法的提出者StevenShaker;专门负责化解争端和预防白领犯罪专家DavidStuld;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咨询的AlfonoSapia-Bosch、JohnStern;专门从事反窃听服务的GordonMichell;竞争情报分析专家,未来集团副总裁KenSawka;收集日本企业情报专家JohnQuin等。
除了活跃在竞争情报咨询机构外,有CIA工作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还在多家企业任职,如摩托罗拉公司的竞争情报经理JosephGoldberg、IBM公司的竞争情报经理LynnBehnke等。
除CIA工作背景外,多位竞争情报从业者有其它政府部门情报工作背景,如有联邦调查局工作背景的有SCIP现任主席JohnNolan、反恐怖专家RobertHeibel;有国家安全局工作背景的有风险防范专家MarkGembicki和国际关系专家GeorgeMarling等。
一些有军事情报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在情报收集、信息安全、反情报、风险防范、后勤服务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有代表性的人员有:原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北约盟军首席情报官JamesA.Williams将军;原陆军情报官、反竞争情报专家WillamC.Boni;美国海军首席情报官DanielPorter将军;原绿色贝雷帽成员、美国西尔斯百货集团控制员StephenS.Beitler;原美军101空降师成员(和绿色贝雷帽一样,是著名的美军特种部队)、知识产权保护专家RobertCantrell;指挥过阿波罗登月行动、原美国驻挪威大使、曾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要职的WilliamAnders将军等。
4.有跨学科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
竞争情报从业者者协会不接受团体会员,会员一律以个人身份入会,有其它行业背景的会员成为推动美国竞争情报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他们中间,有一批法律工作者,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工业安全协会商业秘密保护委员会的高级律师RichardHorowitz;有专门从事风险防范、反欺诈的法庭调查员LindseyJ.Whyte;有专门审理商业秘密案件的法律博士MarkHalligan;有专为美国国会议员提供法律服务的WilliamGarrestson等。
一些竞争情报从业者是心理学领域的工作者,有代表性的有:将心理学原理用于信息收集和处理的RupertVonPfeil博士;将性格分析用于竞争对手决策者分析的HelenRothberg博士;为哈佛商学院MBA授课的TeresaAmabile博士;研究高校校办产业的AlanL.Carsrud;从事技术评估的AlanPorter;擅长深度访谈、调查问卷设计专家StevenConsgrove博士等。
一些竞争情报从业者是新闻工作者,如美国商业周刊记者LarryKahaner;曾做过自由欧洲电台、美国之音、时代撰稿人的职业演说家ConstamleThomasWard;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商业记者MariannaKnight等.
其它行业的协会会员有:银行风险管理专家DoughHine;预防金融犯罪专家MarkP.Gembicki;证券交易专家HaimMendelson;计算机语言专家MarkWasson教授;地理信息系统专家MasonSoule;最优化研究(TRIZ)专家BorisZlotin教授;将混沌理论和复杂性引入战略管理研究的IreneSanders教授等。
5.图书情报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
图书情报背景的发言人所占的比例在5%左右,这方面的会员代表有:Conective公司市场情报部经理MelanieWing;Aubergine信息服务公司的总裁RevaBasch;瓦特公司经营信息服务部主任RobertaA.Piccoli等。
我国竞争情报推动者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是推动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要机构,分会中的个人会员是我国竞争情报的主要推动者,其中竞争情报著作或论文作者;竞争情报分会或其它竞争情报会议发言人或培训授课人;有竞争情报咨询业务的咨询服务公司或承担竞争情报咨询服务项目者;竞争情报软件开发者等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是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研究的资料来源是国内竞争情报文献或会议演讲人的作者介绍。统计人数共约100人。和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的情况一样,这里不做详细的定量研究。归纳起来,我国竞争情报推动者可分为以下几类:图书情报背景的会员;企业界及管理背景的会员;其它。
1.图书情报背景的分会会员
图书情报背景的分会会员占据统计总人数的90%以上。体现在以下主要方面:竞争情报著作的作者几乎都是图书情报机构人员;竞争情报方面的学位论文的作者几乎全部来自各高等院校的图书情报类专业;竞争情报方面的学术论文作者多来自图书情报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课题者都是图书情报界人士;竞争情报会议发言人或培训授课人多为图书情报界人士。
2.企业界及管理背景的会员
这部分会员较少,有的在高校管理学院任教,有的在企业从事竞争情报实际工作。我国竞争情报分会收录编辑的会议论文中企业代表的论文作者也都是企业从事竞争情报工作者。
3.政府官员背景的会员
这部分人员数量很少,但所起作用非同一般,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市原科委主任邹祖烨,他促成了北京开展竞争情报示范工程。
4.其它
竞争情报分会会员中,还有部分会员来自有竞争情报咨询业务的公司,如中国竞争情报网、康斯公司、九州万迅、斯坦德公司等。
比较与启示
将中美两国的竞争情报推动者进行比较,可以了解两国竞争情报推动者构成之异同,从而为我国发展竞争情报提供有益的启示。
可以看出,战略管理界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是推动美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力,定标比超专业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军事情报和国家安全情报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所起的作用引人注目,有跨学科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积极参与竞争情报的推动和发展,图书情报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所起作用有限。
图书情报界人士是推动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力,政府官员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界人士是推动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组成部分,但所起作用有限。
比较中美两竞争情报推动力的构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美国竞争情报发展是战略管理推动型的,我国的竞争情报是学术研究推动型的。
(2)美国充分利用了全社会的竞争情报资源,我国对全社会的竞争情报资源利用的还不够。
(3)美国的定标比超机构为推动美国竞争情报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政府部门应强力介入,改善我国竞争情报推动者构成,使广大的战略管理界人士参与其中,为推动我国竞争情报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推动者 竞争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