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而煤矿产业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我国今后的生产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矿职工是矿产企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伴随矿产行业中安全保障体制的加强,采矿科技水平的提高,煤矿的施工环境得到逐渐改善,矿工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广大煤矿职工的幸福指数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和我国的其它行业想比较,保证矿工的各项幸福指数还处在较低水平。我们对怎样加强矿工的幸福指数做出进一步探讨。
幸福指数是一种衡量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它不仅是对实际生活状态与客观生活条件的一种真实判断,还是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主观生活意义的一种价值判断,不一样的人对幸福的评判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文章结合煤矿职工在煤矿产业中的实际情况,对怎样加强煤矿职工的幸福指数做出进一步探讨。
一、保证采矿安全是提高煤矿职工幸福指数的基础
幸福指数高的企业不仅可以为员工带来幸福感,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利益。煤矿产业作为一种高危行业,保证了安全就是保证了幸福,倘若不能保证安全,那么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长时间以来,煤矿行业都是一种高危行业,但是我国一些煤矿企业一直将安全第一放在第一位,坚持将党与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安全矿井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煤矿产业的安全生产周期逐渐加长,危害生命的大型安全事故逐渐降低,获得有效控制。尤其是很多安全理念的提升以及科技的进步,都为煤矿的生产带来安全保障。我国的一些煤矿产业在安全问题上一种走在国家的前列,构建了感知矿山的互联网,使地下矿井的作业情况、人员信息、机械设备的作业情况等信息,都经过传感设备及时传送给指挥控制中心,指挥人员利用传感设备可以随时掌控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可以与每位煤矿职工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及时控制与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使开采煤矿的安全性有了本质的提高,使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得到更加牢靠的保障。然而,对于煤矿产业来说,地下工作环境与人为因素依旧是威胁矿产职工生命安全重要障碍,也是影响煤矿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煤矿产业要构建幸福行业,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有条件就是切实做好安全工作,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人员素质、使用科技成果、完善安全保障体制等一些列措施最终使安全得到保证。同时,不仅要提高对员工的教育力度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训,还要让煤矿产业提高对安全与机械设备的投入,全面推广新的施工工艺以及新的机械设备。要想加强煤矿生产的科技化、机械化程度,就要不断对设计理念、管理制度、工作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以便使煤矿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减少开采煤矿的作业人员。
二、有效的构建分配递增制度是确保煤矿职工幸福指数的源泉
煤矿产业所处的位置一般都和城镇距离较远,很多煤矿职工都是一家几代在矿井下工作,整个家族的生活保证都和煤矿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一些煤矿产业实施派遣农民工制度,一些没有职业也没有技能的农民进入到煤矿井下作业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受到劳动强度以及安全性的影响,很多高素质的煤矿职工很难继续留在矿井中,另外由于薪资较低,很难吸引到人才。所以,每款产业要想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就要有效的构建递增的分配机制,逐渐将员工的收入与再分配比例进行提高,使员工从根本生感受到幸福。
新阶段,我国一些煤矿产业的分配与积累和国内的其它行业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这是由于调整分配比例不及时,煤矿职工收入增长缓慢造成的。一些煤矿产业为了保证发展的稳定,当经济效益好时,职工的收入增长不显著。当经济效益不好时,职工的收入下降也较少。特别是物价一直上涨时,煤矿产业虽然补发津贴,但实际购买能力的下降,使煤矿职工在收入上很难有幸福感。
所以,构建和煤矿产业一起增长的分配机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这是提高煤矿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提高煤矿职工的收入,才有可能使员工的生活的得到改善,职工才能从物质上感受到幸福。将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加快调整煤矿职工的工资结构,适当将职工收入的分配不利提高,尤其是要倾向经常在井下作业脏、苦、累、危险的技术型工种,确保煤矿职工的收入和煤矿的经济效益一起增长。并且为了稳定职工的心理情绪,可以根据工龄调整加薪,使每名职工都能体会到在煤矿行业工作时间越长,贡献越多,其回报就会越多,让每位职工都能深切体会到煤矿产业对他们的关怀,从而对煤矿产业有一种归属感,建立终身为煤矿产业服务的思想。
三、不断加强煤矿职工的成长速度是提高职工幸福指数的保证
煤矿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是职工的发展,煤矿产业要想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就要员工在煤矿产业中得到发展与成长。倘若煤矿产业只注重企业的发展而不让职工得到发展、成长,那么企业将会衰败。所以,煤矿产业要将发展职工作为提高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全面实施与规划职工的成长路径以及发展目标,帮助煤矿职工不断学习技能,使自身素质和特长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今后的目标得到明确,实现最终的自我成长。
现阶段,我国一些煤矿产业根据矿井需要以及不同职工的文化等级,和对岗位的需求,构建培训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煤矿职工的成长奠定基础。特别是国家级别评定职工技能的等级制度,为煤矿职工在专业技能方面能够得到晋升铺平的道路,加强了煤矿职工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然而职工的这种成长还是比较单一的,职工的发展与成长应是多面的。煤矿产业应将提高每名职工的幸福指数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让煤矿产业中的每名员工都能获得成长发展,使每名煤矿职工都能在煤矿企业中感受到幸福。所以,促进煤矿职工的成长要结合煤矿企业的发展需求,根据每名煤矿职工的发展特长,设计和规划出不同的成长、发展路径,让煤矿职工根据自身的工作岗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让煤矿产业在管理、上产、文化、设计等方面。都能涌现出大量优质人才,这样煤矿产业中职工的幸福指数才能获得提高。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党与国家都提倡以人为本,煤矿产业作为一种高危行业,更要注重煤矿职工的幸福指数,要时刻将员工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放在第一位。做好煤矿生产的安全工作,以及分配递增工作、促进职工成长,使员工在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的同时,收入也能得到相应提高,并在煤矿产业中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煤矿职工的幸福指数才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鹤煤集团工会女工部)
相关热词搜索: 煤矿 职工 探讨 指数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