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兴号”事件的背后
台湾南方、菲律宾北方的巴士海峡及巴林塘海峡海域有一处双方各自主张拥有专属经济海域的重叠区域,这里具有丰富的高经济价值金枪鱼类资源,台湾渔船时常前往捕鱼作业。近几年,菲律宾人也开始在此捕捞,双方多次发生渔业纠纷。1998年,菲律宾政府通过渔业法,片面废止台菲海道通行协定暨农渔业合作备忘录,菲律宾公务船开始严格执行驱赶台湾渔船的作业。此后,这里经常发生台湾渔船屡遭菲律宾公务船扣押、勒索,船员遭扣留、虐待与杀害事件。
例如2002年4月,台湾屏东县渔船“满吉财3号”船长遭菲律宾当局囚禁1年6个月,缴付巨额罚金后才获得释放。2004年,台湾屏东县东港渔船“成福利号”在菲律宾北方巴丹群岛海域遇劫,一艘菲律宾武装舰艇以机关枪向“成福利号”扫射,导致船长王保生身中数枪,当场死亡。2004年4月,台湾屏东县琉球港渔船“兴亿福号”因机器故障漂流至菲律宾巴丹岛海域搁浅,台湾“海巡署”接获船长陈隆泰求救讯息后,派出“花莲舰”驰援。结果遭岛上武装份子开枪攻击,“兴亿福号”也被洗劫一空,最终船上6名船员成功获救。2006年1月,台湾台东县渔船“满春亿号”在巴丹岛东南方约500米处海域作业时,遭到菲律宾海警朝驾驶舱以M14和M16步枪连续扫射,导致船长陈安老右大腿动脉中弹,失血过多死亡,胞弟陈明德臀部中弹受伤。
通常情况下,为了息事宁人,出现此类事件后均由台湾船主或渔船船员家属私下寻求渠道处理,时常出现遭第三方诈骗情事传出。
去年5月9日上午,台湾屏东县琉球港渔船“广大兴28号”在于台湾鹅銮鼻东南方约164海里处进行捕鱼作业,当时渔船由船长洪育智驾驶,船员洪石成(船长洪育智之父)以及其他数名渔民也一同在船上。上午9时45分,渔船在巴林塘海峡遭遇菲律宾海巡署的公务船,“广大兴28号”立即向台湾方向高速回驶,没想到,菲律宾海警竟然用步枪扫射船身,造成洪石成中弹身亡。
该事件揭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即30多年来,由于海洋鱼类,特别是高价值的金枪鱼类大幅减少,台湾渔民与菲律宾一直在进行危险及血腥的“抢鱼大战”,台湾人餐桌上的美味金枪鱼肉,其实都是渔民从枪炮刀口下捕来的。
冒险闯入重叠海域,不然无法回本
看新闻是一回事,真正跟着渔民走一遭,才知道其背后的艰辛。
有台湾记者曾经跟着东港渔船出海,14天的海上作业时间,每天只睡3个小时,还经常遇到巴士海峡恶劣天气,掀起3米高的大浪、雨水、海水打上甲板,所有人只能穿着雨衣作业。
在这样恶劣环境工作,是讨海人靠天吃饭的无奈,但辛苦却未必有代价,这一趟出海十几天,连同油料、秋刀鱼、赤鱿鱼等鱼饵每箱上千元新台币,加上船员薪水,一次又一次往海里丢,却始终钓不到一条黑金枪鱼。就此返航的话,这一趟成本至少30万元新台币,全部收不回。
终于,船长说“不拼不行了,不然这一趟出海就赔死了”。原来,船长打算进入临近菲律宾的海域内作业。果然,一进到台湾与菲律宾重叠的经济海域,放了延绳10小时之后,就钓到一条约300公斤的黑金枪鱼。
这一天,船长蹲在船舷,全身紧绷地拿望远镜四下观望,几乎从没放下过。他24小时紧紧贴着船舷观察海平面的变化,只因为深怕海面上突然出现异常的黑点。这黑点可能就是菲律宾公务船,一看到就要赶快逃命,否则子弹不留情,也可能连人带船被抓走。
原来,躲子弹是台湾渔民必备的本事,每个渔民除了要学钓黑金枪鱼技巧外,还要练习怎么躲、碰到菲律宾公务船开枪扫射怎么逃,这些,都成了台湾渔船船长的成年礼。能躲过菲律宾公务船,就证明这个船长领到了毕业证书,可以到三大洋、五大洲冒险了。
到了渔场开始作业,渔船怎么停是有学问的。船长林汉德解释说,躲与逃的标准作业流程第一步是:船头要转往台湾方向,并且启动自动驾驶模式,一旦要逃,拉下刹车开船,船就会自动往台湾方向跑,即便船长室内没有人驾驶,也会往回家的路一直开。
第二步是,一旦发现了菲律宾海军,要赶紧切断延绳钓,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新台币的鱼饵与延绳钓全部放弃;接着船长、渔工全部趴下,匍匐前进,目标是爬到水线以下的机舱躲避。因为子弹扫射遇到海水,会因阻力而偏离方向,较不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同时,船员也可在机舱内启动并操作渔船主机加速逃逸;反之,水线以上船身几乎都会被菲律宾军警射穿,动辄造成严重伤害,有时真被菲律宾军方杀了,往往都会以意外死亡处理。
进一步分类,可将菲律宾方面的抢劫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军舰,第二种是公务船,第三种是民兵,也就是地方武装势力。第一种、第二种往往都是远远就对台湾渔船开火,看到台湾渔船仓皇逃走,他们火力还会越来越强,甚至投掷枪榴弹,逼台湾船长停船。第三种是民兵,白天伪装成为菲律宾渔船,只留一个人假装成渔民在钓鱼,其余民兵趴在船上隐蔽,晚上灯火全关,专门寻找正在捕鱼作业的台湾渔船偷偷靠近。一旦被这种民兵靠近摸上船,就会洗劫整艘渔船,现金、渔获、电器、机器什么都搬光,但船与人被扣押的机会比较低。
不过,遇上菲律宾军舰或公务船,下场就有很多种了。
菲律宾军警如海盗
2007年是台湾渔民被菲律宾欺压的最高峰,因为这一年台湾“农委会渔业署”官员之子许志宜与菲律宾华侨联手,竟然假借渔业合作名义,在花莲、台东、东港、小琉球等地,以每艘40万元至60万元代价招揽台湾渔船,谎称已取得进入菲律宾海域捕鱼的许可。
台湾渔民真的交钱、挂上渔业合作旗子,到了菲律宾领海内放心捕捞黑金枪鱼,以为万事齐备,所以看到菲律宾公务船也没有逃,等到菲律宾海军登船押人扣船才发现,根本没有渔业合作这件事情。
渔民们被一路押到菲律宾港口,通过卫星电话直接打回台湾给家属或船公司,由船长告诉台湾这边,渔船目前被扣押在港口外,这时候付钱还可以私了,只要马上汇入新台币200万元就可以放人放船;一旦被抓进港内,到时候要放人放船就更困难了。
有人奇怪,从台湾汇钱到菲律宾有这么快吗?结果答案让人吃了一大惊,竟然是汇钱到台湾的银行户头。原来菲律宾的公务船抓台湾东港、小琉球的渔民,已经发展成由台湾本地人代收款之后才汇回菲律宾的模式,简直成了联手欺压诈骗台湾渔民的犯罪组织了。可怕的是,最后台当局刑事部门侦办这个诈骗与勒索案后发现,通过这样的模式,已有高达19亿元新台币汇往菲律宾。
这也难怪,菲律宾海军或公务船,看到台湾渔船就像是看到高价黑金枪鱼一样,拼命追、拼命开枪,因为每艘船都是肥到流油的肥羊。
冒险跨域,船上放1万美元备用
然而,渔船非要越界不可吗?小琉球船长向记者说起了昔日到菲律宾领海内捕鱼的故事。
曾经他们抓到黑金枪鱼,剖开肚子发现里面有椰子壳。黑金枪鱼会吃椰子,成为台湾渔民的传奇,但其实并不是黑金枪鱼吃椰子,而是椰子掉入海中变成漂浮物,吸引浮游生物与小鱼聚集,又吸引其他鱼群吃小鱼,黑金枪鱼远远看到鱼群,张大口吃鱼,连椰子一起吞下,最后椰子壳无法消化而留在肚里。
这证明黑金枪鱼洄游过程中是多么靠近菲律宾的海岸线。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紧绷时,台湾渔民不仅可无害通过菲律宾巴丹群岛海域,也经常就近在巴丹附近港口补给或躲避台风,有时还登岛向原住民买山羊烤来吃。在巴丹群岛内,还有所谓的“台湾岛”,岛上有许多台湾渔民的后代,操闽南话的口音,能直接与台湾渔民对话。
当时台菲之间关系也不是这么紧张,1991年台湾曾与菲律宾签署《中菲海道通行协定暨娱渔业合作备忘录》,划定两条航道让台湾渔船通行,台湾还曾经济援助菲律宾进行渔业合作。直到1998年菲律宾通过自己的《渔业法》,才片面废止这项协议,也让该海域成为双方争议地区。
随着每一次绑船勒索的金额越来越高,巴丹群岛周围成为死亡海域,要不是渔民面临血本无归,绝不轻易进入这片重叠海域。每次被扣押,最后台湾“农委会渔业署”对外公布的结果,往往都是公告某某渔船与船员被扣押在菲律宾,但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冒险开船逃出。实情是台湾家属已经付钱了事。这样可悲的事情也让台湾渔民走险路,甚至在刀口上讨生活。
很可悲,但台湾渔民为了生存,常常趁着台风刚刚过后,赶快到菲律宾附近海域捕鱼,因为这时候海上的天气仍然非常不稳定,菲律宾军方不大可能冒着风雨出海,所以比较安全。
问题的根结就在这里,明知道海域重叠,且黑金枪鱼洄游海域偏向菲律宾,但台当局还是长期漠视与姑息,任由渔民私下解决,却不愿务实地解决渔业合作问题,或强力执行海上护渔,结果一次又一次养大了菲律宾海军与民兵的胃口,甚至连台湾“渔业署”官员的家属都变成犯罪同伙,最终让台湾渔民成为“肥鱼”,菲律宾公务船变成要钱不要命的海盗。
全球有六成以上的金枪鱼产自靠近台湾的中西太平洋,然而其中体型最大、老饕眼中最美味的繁殖期黑金枪鱼,却在台湾与菲律宾重叠海域一带。台湾渔民冒险到这一重叠海域捕鱼其实是存在已久的事实。
由于靠近陆地的浮游物比较多,吸引鱼类聚集,所以金枪鱼也跟着来猎捕其他鱼类。因此每年台湾黑金枪鱼季节,它的洄游路线就是沿着菲律宾东边的海岸,甚至就在菲律宾的领海内。
这是黑金枪鱼的天性,没办法改变。台湾渔民想捕捞黑金枪鱼,就必须到靠近菲律宾海域,甚至靠近陆地的地方,多年来一直如此。然而,台湾渔民抓金枪鱼赚钱,菲律宾则靠抓进入领海的台湾渔船发财。小琉球船长林汉德说,从他祖父、爸爸到他这一代都是这样捕黑金枪鱼,也都曾被菲律宾海军、公务船或民兵开枪打劫。因此,台湾渔船出海时一般要带6000到1万美元,随时准备被菲律宾军方抓到时付赎金。遇到贪心的菲军,不仅拿了船上美元,还将船押往菲律宾方向,一路讨价还价,索要新台币200万元甚至800万元、1000万元,直到家属汇钱才放人。
这样的情形,台当局“农委会”、“海巡署”都知道,却始终没办法跟菲律宾谈定渔业合作,任由台湾被扣渔民与菲律宾私了。长期下来,也演变成为台湾渔船抓海上黑金枪鱼,菲律宾则把台湾渔船当“肥鱼”抓。每年黑金枪鱼洄游季节,台湾南部海域都要上演两个月的“抢鱼大战”。
而且情况越来越险峻,去年到广大兴号事件发生前,600多艘渔船才捕到50多条,高达九成的渔船最后空手而归。在这之前的帕劳金枪鱼季节,小琉球、东港渔民的收获也很差,不仅渔获量少,而且一趟出海亏损上百万元新台币的传言不断。
十艘有九艘台湾渔船抓不到鱼,就付不出更多美元或高额赎金,菲律宾民兵、水警、海军收入顿时减少,这让菲律宾公务船难得见到一艘“肥鱼”上门,就追得更凶,台湾渔船只能逃得更快,最后导致菲律宾海警猛烈开火的海盗行为。
过度捕捞让“抢鱼大战”无法避免
然而,“抢鱼大战”的目标不仅是黑金枪鱼,战场也不局限于台菲之间海域。据联合国统计,如今全球85%的经济鱼种都已被过度捕捞。人类主要食用与捕捞的4种金枪鱼中,大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与长鳍金枪鱼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中,若持续捕捞,将有绝种危险。
地球人口仍在持续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于鱼类以及海洋资源的需求更加饥渴。因此,台湾东港的黑金枪鱼价格是13年前的5倍,去年太平洋地区的黄鳍金枪鱼价格涨了80%多,就连捕获量最大、而且没捕获量限制的鲣鱼,也上涨了超过50%,创下有史以来的新天价。
最激烈的“抢鱼大战”战场是金枪鱼资源最丰富的中西太平洋,这里占了全球60%的金枪鱼供应量。它看起来很大,但却是海洋强权的舞台、太平洋岛国的海上金库。太平洋有1.5亿多平方公里,但实际上,台湾渔民能自由捕鱼的海域却很小,到处被划满了各国的经济海域,台湾渔民不能进入别人的经济海域捕鱼。
其中,出产金枪鱼最丰富的4个带状公海,其面积仅仅450万平方公里,只有太平洋面积的3%,而其余地区不是他国的经济海域,就是远离陆地、鱼群不集中而很难捕到金枪鱼的海洋。
对台湾渔民来说,往东走,碰到的是属于日本的海域,仅仅110公里,相当台北到台中的距离,是日本的与那国岛。日本在这里划了一个200海里经济海域,台湾渔船闯入捕鱼虽不会被抢,却会被罚钱与驱赶。
再往东是关岛、塞班岛,直到广阔的太平洋。这个海域,美国是老大。除了夏威夷、关岛、塞班岛之外,还有一个金枪鱼资源丰富的美属萨摩亚群岛。这个小岛面积比台北市还要小,却拥有12万平方公里的经济海域。
更夸张的是法国,拥有一个盛产金枪鱼的塔希提岛,连同周边散布的100多个岛屿,划出的经济海域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欧盟的大小,是法国本土的8倍大,也让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海域国家,仅次于美国。
这些国家所占有的小岛,不但能发展观光产业,还因此享有捕鱼权。譬如美国拥有萨摩亚岛捕鱼权,就能在这里经营世界第三大的大型围网船队,平均每艘船的一年捕获量相当于15万台湾人一整年吃的海鲜。强权国家拥有海域,自己经营船队,从海洋获取资源。
没办法发展强大船队的太平洋岛国,则是出租自己的海域收取租金,甚至还可以联合起来关闭公海。2011年,包括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西尼亚,索罗门群岛、吉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吐瓦鲁及瑙鲁等8个太平洋岛国和地区,就共同签订瑙鲁协议,规定所有进入这8个太平洋岛国和地区专属经济海域捕鱼的外来渔船,均不能在紧邻这8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海捕鱼。这些岛国还宣布,提高捕鱼准许证费,以遏止外来渔船只进入,避免更多的渔船掠夺海洋资源,而且逐年涨价,每艘渔船一天的准许证费本来是5500美元(约合新台币16万元),原打算涨价到8500美元,在遭到抗议之后,先缓涨至6000美元(约合新台币17.9万元)。
拥有海洋,就有庞大的经济利益。别小看这些岛国,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吉里巴斯岛,其经济海域范围却高达350多万平方公里,是其陆地总面积的4310倍,全国有四分之一的收入靠收取捕鱼准许证费用。也就是说,整个太平洋鱼群最丰富,过去可供世界各地渔船自由捕鱼的地区,现在都被限制了。这就是因为海洋资源而兴起的海洋战争。
台湾、菲律宾的黑金枪鱼之争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当海洋资源越来越少,未来纷争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没有强大武力与庞大经济海域的台湾,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做好管理好海洋资源工作,复育与保育将胜过用军舰与战机护渔。对台当局而言,唯有先保护好海洋中的鱼类资源,才能让岛内渔民们继续生存,在海洋大战中不被打压,并赢得尊重。
相关热词搜索: 菲律宾 台湾 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