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谈谈论说文

谈谈论说文

时间:2025-08-02 04:12:03 浏览次数:

论说文是以议论、述说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和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明文两类。但是,议论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虽有区别,也有联系,有时较难区别,所以也常常將议论文和说明文归为一大类,统称论说文。

所谓议论,就是写作者对某个人物,某个事件进行分析评论,通过分析评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一般文章中的议论,必须要以具体的叙述、描写为基础,适时适度,画龙点睛。在议论文中,议论就成了主要表达方式,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诸要素,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进行。

在确定了作文题目是要求写成议论文以后,要首先考虑在所写的文章中提出什么论点,这个论点有哪些事实或理论作为提出的基础,这个观点是否合乎科学、是否正确,甚至考虑到这个论点提出后,如何开展论证。

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把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部分,以及论点是直接提出还是间接提出,这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根据构思来确定。在一篇文章中可以提出一个论点,也可以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点。但这些论点有时并不是平行关系,一个论点可以成为另一个论点的前提或推论基础。分论点是为着说明中心论点而提出的。

论据,就是用来说明论点是否正确的依据。它可以是事实材料,如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等。也可以是理论材料,如古圣先贤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至理名言,伟人、专家学者的精辟论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总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所使用的论据必须确凿无疑,观点与材料统一。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是否正确的过程。目的是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的逻辑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如何將论点和论据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论证,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类型。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观点是正确的议论形式;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议论形式(即可反驳论敌的论点,也可反驳论敌的论据,还可以反驳论敌的论证错误)。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前者是正面的证明,后者则是反面的论证。这种证明的基本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几种。这几种基本方法在使用时要灵活,要视论证的需要而定,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几种并用。

在写作时,首先审题,当一旦确定作文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时,在动笔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论点是什么,说明论点正确的论据是什么,如何將论点、论据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论证),这些是论说文考查的基本内容。

当然,如果进一步要求,能把论说文写得相当漂亮,还需要讲究一些技巧和方法。如采用“形象说理”的办法,或者用形象性极强的语言来阐述比较抽象的道理;或者采用讲故事、打比方,以及借用现成的成语典故、寓言、民谣、格言等,来帮助说理,通过借助于形象的感染力来说理,就把不大容易说好的、人们不易接受的抽象道理阐述得生动有趣,一下子缩短了所讲道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之感到亲切。

所谓议论文,就是对某一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且说明这种见解或主张的理由,从而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通过开展议论,讲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说服读者。有时为了展开议论的需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叙述、描写或说明等表达方式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是一般的叙事,代替了议论,或者以叙述、描写、说明为主,只在最后发表一点感想,加上几句议论的话,那就不符合文体要求了。

从思考类型上来考虑,如果说记叙文的特点是要回答“怎样做的”,那就应该將事实、事件的发展过程,原原本本地叙述、描写出来;如果说明文的特点要回答的是“什么”,那就应该把要说明的对象解说清楚。而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要回答出“为什么”来,这就需要讲出道理来,道理讲充分了,才能说服读者。这是议论文不同于记叙文、说明文的显著特征。

论说文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明态度,就要阐述为什么提出见解,为什么抱有这种态度的道理。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有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来组成,缺一不可,只要是议论文,不论篇幅要求长短,皆须如此。

除了议论文的表达方式,还有两个问题,也是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

一是议论文的论证性。所谓论证性,它要求证明论点,指明这个论点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要讲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来。论证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这里涉及到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学的知识,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论据,就是用来确定问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观点和材料有怎样的逻辑联系,譬如演绎推理联系或者归纳推理的联系。平常我们所称的文章思路、文理、章法等,实质上也就是文章的逻辑。一篇论说文,要有全文的中心论点,所谓“中心”,就是它將其他论点和材料能贯穿起来,笼罩全局,这就是逻辑问题;围绕中心论点,可以有若干小分论点,这些小分论点按怎样的顺序排列起来,也是逻辑问题;文章观点和材料的结合、论点和论据的结合、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归纳和演绎的结合,等等,这些结合使全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同样是逻辑问题。所以,要写好议论文还需要注意有意识地训练思维,以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否则,文章就会思路不清、文理不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除了要认真学习一些逻辑学的知识,还可以认真钻研教科书上的范文,研究范文布局的条理性;自己写作文前,先列好提纲,切忌动笔前不考虑好文章布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二是概括性。所谓概括性,就是对事实论据中的事实材料进行概括性。用典型事件作论据,或用典型人物作论据,没有必要把这些事从头至尾详详细细地叙述出来,也没有必要对景物或人物的细节特点进行细微地描写刻画,只要把这件事用几句话准确地概括起来,能说清楚就行了,关键的问题在于能集中笔墨进行议论,去分析事物与事理。

写论说文,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论证方法和论析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关于论说文基本的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反证法等。

所谓论析,就是分析事理。通过分析事理,去引导读者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事物生成的本质规律性。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要进行论析,首先自己先要明理,能在观念中把握所论证物的内在规律。这是论析或者说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以己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可以这样说,评价写作者写作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评价尺度,就是看他是否具备理论思维的心理素质、理论储备是否丰富,等等。所以,这里讲的论析技巧,是在作者具备了一定理论素养这个前提下的分析技巧,去掉了它的前提条件,再好的论析技巧也是难以掌握的。

论析技巧是很多的,这里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讲一下层递论析的技巧。所谓层递,就是在论证时解析本质、认识本质,从初级本质向核心本质不断深化的析理方法。层递技巧的运用,关键在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现和分析事理的层次。这里介绍三种层递论析方法。

一是循序渐进。这里的序,主要表现为事物的运动顺序,其层次体现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作者如果从不同的阶段入手,也就抓住了层次。

二是逻辑递进。所谓逻辑递进,是按照事物自身的逻辑层次进行推演的,同时渗入一些恰当的分析和必要的论说,或者以分析为向导,一层层逼近核心本质。

三是程度递进。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集中地反映为程度的轻重。所谓程度递进,就是在论析事理时,从事物发展轻重程度入手,由轻及重,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表达出其递讲层次的论析方法。

不论是循序渐进,还是逻辑递进,或者是程度递进,这些议论析理的方法,好像抽丝剥茧,层层去纱,不断將论点引向深入。采用这些方法论析事物的时候,由于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將论析引向深入,使文章层次不断深化,直至逼近核心,揭示出本质问题。如果作者不这样论析,在文章中只是把一些事例罗列,这样即使论据再多也只是同一个层次,是不能深入下去的,这样文章就缺乏理论深度,而且呆板乏味。

相关热词搜索: 论说文 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