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郑州市法桐行道树的调查研究

郑州市法桐行道树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5-08-02 06:37:11 浏览次数:

zoޛ)j首总结了法桐在郑州市的应用情况及生长状况。

关键词:法桐;道路绿化;郑州市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悬铃木(Platanus)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约有7种。原产大陆欧美交界处,主要分布于大西洋两岸的欧洲及美洲。引入我国栽植的主要有3种: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悬铃木树形高大,树势雄伟,树干挺拔,冠幅较大,生长快,寿命长,耐修剪,易修剪成型,病虫害较少,易养护管理,抗空气污染能力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优良的城市绿化树种,是世界著名的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悬铃木的生物学属性特征使其在城市绿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南到广州、南宁,北到沈阳、大连,西到兰州、乌鲁木齐,东到沿海城市上海、青岛,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可以见到广泛应用栽植的悬铃木。

1.2 悬铃木研究进展

悬铃木作为世界著名的行道树和庭荫树,享有“行道树之王”的赞誉,已成为郑州市重要的行道树及园林绿化树种,但每年4~6月间悬铃木上的果毛飘落,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呼吸系统也会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疾病。此外,在果毛脱落的同时,新生的雄花序会散落大量的花粉[2]。悬铃木这种季节性果毛和花粉污染已成为一大公害,亟待解决。为此,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在控制悬铃木果毛污染方面及速生性方面做了多方探索。

1993年刘志福对河南省内外10多个城市的悬铃木进行了调查,从中选出3株少果植株,连续5年观察结果均很少,对它们进行无性繁殖,其无性系后代保持了优树少果的优良性状[3]。周业恒等用秋水仙素对悬铃木进行浸种处理,从中选育出悬铃木不育品种[4]。1999年蒋怀军采用抹头重剪法修剪掉果枝,达到减灭花果的目的[5]。1995年沈国华应用化学药剂控制悬铃木果毛污染,在施药后除果率达85%~100%,虽然效果明显,但使用化学药剂处理对悬铃木正常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6]。2000年章利民及李钟坤等提出了三级分枝理论,一级分枝为主干枝,决定了主干的高度,二级分枝为一级分枝的次生分枝,三级分枝是由二级分枝的顶部外侧留取的2~3个健壮芽生长形成的,此级分枝主要起着遮荫作用,因其为1年生枝条,不存在结果问题[7]。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基因工程为改造生物性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人们可以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基因型,或引入新的基因控制其性状向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华中农大教授所在的课题组20多年来致力于悬铃木基因改造工程,用8年的时间建立再生体系,又用4年时间建立了转基因转化体系,目前通过该技术体系已将一些导致不育的目标基因转入到悬铃木的基因组,并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正在对这些转化植株进行离体繁殖、移栽地下和相应的性状观察分析。在做转基因的同时,包满珠及其团队还进行了三倍体的研究,通过染色体加倍获得四倍体悬铃木材料,利用已开花的四倍体悬铃木作为杂交亲本,与二倍体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不育悬铃木,目前三倍体植株正在进行观察中[8]。

2 法桐在郑州市栽培现状分析

2.1 法桐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2.1.1 法桐的形态特征。法桐,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别名悬铃木、净土树。法桐为落叶大乔木,高达30m。树皮薄片状脱落;嫩枝被黄褐色绒毛,老枝秃净,干后红褐色,有细小皮孔[9]。叶大,轮廓阔卵形。果枝长10~15cm,有圆球形头状果序3~5个,稀为2个,头状果序直径2~2.5 cm,宿存花柱突出呈刺状,长3~4mm,小坚果之间有黄色绒毛,突出头状果序外。球散后,种子带毛,随风飞扬散播,类似蒲公英。

2.1.2 法桐的生态习性。法桐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上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根系分布较浅,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用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10]。

2.2 郑州市生态条件概述

郑州位于东经112°2′~114°13′,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km,南北长75km,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mm,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h。

2.3 郑州市的气候特点适宜法桐的生长

郑州被称为法桐种植地的后起之秀,郑州市的气候特点适宜法桐的生长。郑州早春气温回升快,法桐生长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充足适宜的地下水等条件,利于法桐的生长;郑州市园林绿化管理规范,品种选择优良,整形二次修剪定位,形成“杯”型分枝冠型,美观大方;病虫害防治及时,采用浸药牛皮纸缠围树干防虫治虫等[11]。

3 郑州市城市绿化的法桐特色

郑州市种植法桐是从1954年开始的,当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从开封市迁入郑州市,1954年春天,在新建的道路——文化路两侧各种植了2行法桐。1955、1956年,为适应省会城市发展的需要,有效阻隔黄土风沙,郑州市动员全市人民义务植树,先后在金水路、人民路、纬二路、花园路、经六路、政一街、政二街、省委、市委、黄委会、郑棉一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郑纺机等道路两旁和庭院大量种植法桐。1985年,郑州市以市区绿化覆盖率35.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12m2的成果,位居国务院公布的全国317个大中城市之首,使“绿城”郑州享誉全国。

到目前为止,经过几代绿化人的共同努力,郑州市法桐种植量高达140万株。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法桐胸径已达到40~60cm,黄河迎宾馆、市人民公园等一些地方的大法桐仍然长势旺盛、郁郁葱葱,郑州市正是有了法桐,才有了可以骄傲的名字——绿城。法桐成了郑州市的绿色名片,成了郑州人的自豪。2007年,在郑州市市树评选中,法桐以56.7%的得票率当选为郑州市市树。

4 郑州市行道树法桐分布情况调查

4.1 法桐在道路绿化中的配置方式

在道路绿化中,法桐适宜做行道树、绿化带、片林。作行道树时,整形方式一般采用杯状形。营造绿化带时,以自然直干形或多主枝形为主,会产生较好效果。

4.1.1 纯法桐绿化。在一些比较干旱不适于种植杨树、柳树的路段,可以考虑栽植法桐纯林,法桐适应能力强,且生长较快。

4.1.2 法桐与其他树种混交绿化带。法桐可以和速生杨、垂柳、国槐、火炬树等树种混交栽植。由于道路绿化要考虑道路景观的可视、优美,所以法桐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栽植的方式应根据所混交树种的生长特性和要达到的景观效果确定。郑州市道路绿化法桐和大叶女贞、国槐、垂柳和白蜡混交栽植较多。法桐的配置方式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是优美的、符合生态原则的配置就是科学可行的。

4.2 金水区法桐行道树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金水区法桐行道树的配置方式以及使用的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金水区除了北环路——绕城公路,金水路——商城东路,银河路——体育中心,桐柏路——沙口立交,金杯路——花园路,老107——金岱路这几个路段采用纯法桐绿化的形式,其他道路均采用了法桐与其他树种混交绿化带,纯法桐绿化带仅占27%左右。

4.3 中原区法桐行道树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中原区法桐行道树的配置方式以及使用的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由表2可知,中原区除了京广路——西三环、棉纺路——冉屯路、西环路——华山路、航海路——五龙口路、嵩山路——南三环、西流湖桥——云台路、二环支路——桐柏路、西环路——桐柏路这几个路段采用纯法桐绿化的形式,其他道路均采用了法桐与其他树种混交绿化带,纯法桐绿化带占57%左右。

4.4 二七区法桐行道树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二七区法桐行道树的配置方式以及使用的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二七区除了京广铁路——二七路、建设路——南三环、大同路——解放路、京广路——嵩山路、京广路——客技路这几个路段采用纯法桐绿化的形式,其他道路均采用了法桐与其他树种混交绿化带,纯法桐绿化带占50%左右。

5 法桐在生长和栽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速生法桐树种应用过多

郑州市从1954年开始种植法桐,至今已有61年历史。郑州市法桐行道树主要有纯法桐绿化带和法桐与其他树种混交带2种形式。法桐不仅在过去50年的城市绿化上被郑州市大量应用,现在城市改造以及道路绿化,以速生法桐品种应用最多。虽然速生法桐生长速度快,但与普通法桐相比,速生法桐的耐寒性稍差。在辽宁丹东,速生法桐冬季会因受冻而树皮开裂。所以,目前东北、西北以及华北北部地区,速生法桐的应用量非常有限。除此之外,速生法桐有没有其他缺点,还有待观察。

5.2 病虫害危害

近年来一些病虫危害,致使法桐树叶被吃光,或黄化提前掉落,树枝干枯,除了影响法桐树生长外,还影响了绿化美化效果。法桐主要病虫害有悬铃木方翅网蝽、美国白蛾、红蜘蛛、袋蛾、光肩星天牛和六星黑点蠹蛾等,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和悬铃木霜霉病等。

5.3 大龄法桐移栽

由于道路施工以及道路硬化,打破了树木原有的地上和地下的生态平衡,极大地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尤其一些大龄法桐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大龄法桐移栽时,根系严重受损的树木甚至出现死亡。

6 小结

法桐作为优良的行道树树种,可以改善绿化树种结构,扩大树种选择范围,解决绿化路段的绿化问题。郑州市在法桐管理养护、病虫害防治以及繁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市树,郑州市法桐行道树自栽植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法桐在郑州市的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收稿:2016-06-01)

参考文献:

[1]王永.郑州市市树悬铃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

[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3]宿红艳,王磊,张萍,等.控制悬铃木果毛污染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05,6(3):143-144

[4]周业恒,江守和,鲁润龙,等.悬铃木无球果育种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3,20(3):295-298

[5]蒋淮军.采用抹头重剪法是解决悬铃木弊端的有效途径[J].江苏绿化,1997,(1):30

[6]沈国华,汪企明,蒋慎明,等.应用化学药剂控制悬铃木飞毛污染的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1995,22(4):1-5

[7]章利民.悬铃木修剪控果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00, 27(3):37-38

[8]鲍时来,王丽莉,葛磊,等.悬铃木不育突变体的分子机理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 35(4):277-279

[9]张兆松.园林绿化中应注意植物配置的多样性[J].江苏绿化,2003(6):13-l4

[10]姬宜改.速生法桐的扦插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3(4)

[11]罗晓明.法桐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2013(19)

作者简介:杨华,本科,高级工程师,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 郑州市 行道树 调查研究 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