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石油行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方式

石油行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方式

时间:2025-07-31 05:14:58 浏览次数:

摘 要:石油是我国目前使用数量比较大的自然资源,它的开采需要技术的支持和相关设备的辅助,另外,石油行业是我国财政重点支持的行业,利润空间比较广泛,我们要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及时发现行业内部不合理现象,仔细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来维护和管理行业。

关键词:石油行业;管理;内容

前言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是日常各种工程的重要辅助部分,是企业正常生产、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新型的机械对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固定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具有巨大的利处,但是机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能单独使用而且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知识素养对机械的具体操作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是每个企业长期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遵守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机械的组装和设计,不同的情况要使用不同的机器。下面我们将以一一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相关的政策来预防和解决这些难题一保证充分发挥设备综合效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完成生产信息处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而服务。

1 相关管理方面的具体内容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和科技化高速传播和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日常工作在保留传统经验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融入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竞争力,帮助企业提高利润空间。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接纳和吸收新知识,坚持设计、更新和创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联系实际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具体的便捷;又可以把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产品推广到工作中,增加产量,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建立健全设备基础资料,为实现各类指标管理和考核,提高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等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和数据。

2 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管理具体手段

按上级部门的有关规程、制度,制定本企业设备管理和细则,建立本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的对象是:用于生产的机器、工艺设备和管道、动力设备、机修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工业建筑和构筑物等。设备按规定划分为主要设备和一般两级。按设备特点与用途,将设备划分十三大类。按设备现代化管理要求各企业要对设备进行A、B、C分级管理。为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各企业应考核下列指标:(1)主要装置开工率;(2)主要设备有效利用率;(3)关键设备故障率;(4)设备完好率和主要设备完好率;(5)静密封泄漏率;(6)维修费用率;(7)设备新度系数;(8)仪表完好率、控制率、使用率、泄漏率积极推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企业领导要为部门介入设备前期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并给予积极的支持,机动部门必须参加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凡基本建设、技术措施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审查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时,必须有机动部门参加,主要设备造型需经机动部门审查,工程竣工后,有关部门必须会同机动部门、生产部门共同按规定办理竣工验收和移交手续。企业设备的固定产折旧基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主要应用于设备的改造和更新。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应在认真做出经济技术评价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设备报废更新的五项原则:a.安全性:设备存在严重缺陷及隐患,故障率高,严重污染环境或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危及安全生产的;b.技术经济性: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设备效率低,能耗高、经济效益差,不能满足装置全面达标及工艺要求的;c.可供应性:设备的主要零配件(特别是引进设备)供应无来源,而国内试制目前有困难的;d.时间性:设备使用已超过设计寿命,经技术鉴定不能继续使用,大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e.淘汰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3 企业自身的做法

企业要定期开展设备管理评优活动,不断促进和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综合水平。根据生产发展的要求及本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各企业应制定机动设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开展群众性创“完好”活动。大力创“完好机泵房”、“完好仪表室”、“完好变(配)电所”、“完好罐区”、“完好装置”、“无泄漏区”和“无泄漏厂”等活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总结表彰。企业对设备管理、维护、检修、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予以表扬奖励。奖励基金由企业自有奖励基金支付,奖励标准由各企业自定。

4 设备集中管理的优势

设备集中管理是通过设备区域化集中、专业化管理,使设备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设备效能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在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4.1 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装备资金投入

设备集中后,设备实现了统一调配,避免出现以前有的单位设备利用率不高,而有的单位同样设备满负荷工作还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现象,设备的利用率有很大提高。同时,节约装备资金,科学安排设备购置计划,将有限的装备资金用在刀刃上。

4.2 降低修理费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设备集中后,严格执行设备保养标准,实施设备“分类”维护保养措施,有计划、有秩序进场检修、保养、大修和回场检查,使设备保养到位,同时合理利用拥有油田公司修理资质的特车大队保养站,不仅能方便、快捷修理车辆,又能使设备按计划、按时间得到维修保养,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切实提高了设备运行水平。

4.3 控制设备总量,实现运营效益最大化

设备集中管理后,对达到报废条件的活动设备坚决予以报废。在能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只做自然减少,不再予以更新。车辆集中后,各种车辆也相应的减少。这些车辆的减少,不仅减少了日常的维护、保养、修理和人工费用等,同时也减少一定的装备资金的再投人,提高了存量资产的质量,实现了资本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4.4 夯实基础工作,保证交通安全

设备集中后,通过同类设备相互间的对比,司机能够相互沟通,进一步了解设备的性能、原理,掌握维护保养内容,消除隐患。大队能够定期开展以小队为单位的设备检查活动,对检查结果进行讲评,帮助司机查改问题。同时,大队建立严格的大队、小队和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扎实有效的开展小队班前教育、大队安全负责人专项教育和专项讲座的事故案例教育,促进了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保证了车辆和人员安全。

5 结束语

5.1 设备集中管理是石油企业加强设备管理的必然选择

随着油田生产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同时技术服务队伍参与外部市场竞争程度加深,高精尖设备不断配备,施工队伍频繁流动,设备集中管理在专业化管理、资源共享、统一调配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5.2 领导重视是建立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前提

设备管理模式由分散到集中涉及队伍结构变化、分配制度调整、管理方式转变等,领导的支持是搞好设备管理的前提。

5.3 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车辆调整原则

设备集中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聚散有度。对于专用性特别强且生产单位天天都要用的车型,采取原单位管理使用,方便生产。对于有些单位不经常用,但从全局角度看,生产需求很大的车型,为了发挥车辆更大的作用,采取全部集中的方式,有利于合理调配。

5.4 建立统一的设备租赁价格体系是建立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一是企业内部设备租赁统一价格,避免结算过程中产生矛盾和纠纷,影响使用效率。二是企业内部设备租赁价格要与社会价格基本接轨,激发施工单位使用本企业设备的积极性。

相关热词搜索: 设备管理 石油 方式 机械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