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治疗效果分析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治疗效果分析

时间:2025-08-02 18:00:16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对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开展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9月收治的24例(48颗)慢性牙周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24颗)。其中研究组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3%过氧化氢进行冲洗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后再采用传统冲洗器进行3%过氧化氢冲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记录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牙周各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分别为(0.93±0.28)度、(1.18±0.37)度、(3.98±1.10)mm、(2.75±0.88)mm,对照组分别为(1.64±0.51)度、(2.16±0.69)度、(5.51±0.92)mm、(3.13±0.73)m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较传统药物冲洗治疗更能够改善预后,改善牙周炎症情况,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传统冲洗;牙周炎;牙周指数

[中图分类号] R7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a)-0043-03

牙周炎是由于寄居在牙周袋周围的病原菌,因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导致菌群失调而诱发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牙周炎症、牙菌斑形成及牙龈出血(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松动移位)等症状[1]。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维持牙周组织微生态平衡,控制引发牙周炎的特异性细菌,所以抗菌药物在该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同给药方法却影响着药效的发挥[2]。传统的龈下药物冲洗具有操作次数多、费时费力、用药表浅且给药浓度不足等缺点[3]。而笔者查阅有关文献发现,龈下刮治联合药物同步冲洗,不仅能起到给药和冲洗的双重作用,提高局部用药的有效浓度,更能避免因服用系统性药物导致全身副作用的出现(尤其是器械难以到达的部位更具优势)[4]。本研究探究同步冲洗与传统冲洗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2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24例(48颗)慢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34~69岁,平均(43.1±1.6)岁,入选的48颗牙齿均为双侧后牙。牙周炎的诊断符合人卫版《牙科医学》第7版教材中关于牙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前3个月未接受任何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无对甲硝唑药物(过氧化氢)过敏者;无全身感染学疾病或免疫性疾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牙周袋深度≥5 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牙颈部无龋坏及充填体。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24颗),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超声龈下刮治,在治疗前10 s指导患者口漱洗必泰溶液,待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再调磁致伸缩治疗仪(上海品瑞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至合适的频率后,将探测头放入龈下,注意动作轻柔。此时打开仪器开关,利用超声波击松、震碎牙石和菌斑,并有针对性地对患牙依次进行刮治处理及全面探视,不放过任何隐蔽部位,彻底地去除菌斑、龈下及龈上牙石,保证牙齿表面清洁光滑。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龈下刮治同步3%过氧化氢进行冲洗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超声龈下刮治后再利用传统冲洗器进行3%过氧化氢冲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接受超声龈下刮治之前及治疗后第14天,需检测患者菌斑指数(PL)、牙龈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由同一名医生记录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PL采取QuigleHein法,分0~5度;SBI采取Mazza法,分0~5度;PD是指龈缘到牙周袋最深处的距离(单位为mm);AL指探诊深度减去釉牙骨质界到龈缘的距离(单位为m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牙周各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的改进,尤其是超声技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不仅提高了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5]。其中,利用超声技术治疗牙周炎深受国内外广大医务人员的青睐[6]。该治疗方案的原理为通过超声工作头的震荡作用,去除菌斑和牙石,通过工作头的喷水效果,利用水蒸气进行口腔局部冷却,再加上声学微流改变的原理,改变龈下微生态环境[7],进而抑制病原菌生长。而龈下冲洗则是将药物喷洒到牙周袋深部,通过局部浸润药液的方式对周围组织起到抗炎杀菌的效果[8],在临床中,将刮治技术和冲洗结合治疗,已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9]。通过龈下刮治联合同步药物冲洗,能简化冲洗程序,相较于传统的冲洗方式而言,不仅节约人力、财力,更能减少患者不舒适感[10]。

牙周冲洗所选用的药物,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为3%过氧化氢,通过局部冲洗的方式不仅能够避免服用抗生素引发的全身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更能够通过局部用药提高过氧化氢的药物浓度,具有针对性强、杀菌力强的优势。

本研究分析了同步药物冲洗与传统药物冲洗的近期临床效果,发现研究组的牙周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笔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超声波在震碎牙菌斑和牙石的过程中,会产生空穴效应,而空穴效应会将同步冲洗的药液送至牙周袋深部,对深部牙龈组织起到杀菌效果,这可避免传统药物因冲洗力度不足导致无法进到深部组织发挥药效的缺欠,所以,利用超声的空穴效应能够提高过氧化氢冲洗过程中的药物利用度,发挥更佳的临床效果[11];②待龈下刮治完毕后,立即进行药物冲洗,能够提高黏膜对药物的吸收度,同时还能减少冲洗流程,减少患者因长时间开口所致的不舒适感,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③与传统的药物冲洗方式相比,同步药物冲洗给药剂量更足,药效持续时间更久。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这可能与治疗时间较短有关。所以,针对这两个临床指标的监测还需要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进行随访跟踪记录。本研究设计方面还尚存缺陷,比如没有进行男女患者的分类分析、病例数目较少及缺乏远期预后随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药物冲洗,更能够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促进局部炎症消退,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杜蔚莲,宋莉,戴芳,等.不同龈下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治疗效果的对比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8):805-807.

[2] 孙嘉方,荆得宝,刘海江,等.氯化镧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27(6):743-750.

[3] 杜娟,李淑娟,武明轩,等.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0,24(4):250-255.

[4] 汪黎明, 张洁.三种不同龈下冲洗液对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 2010,19(4):563-569.

[5] 杨婧.局部采用奥硝唑制剂治疗成人牙周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499-502.

[6] 丁丽.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6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33-136.

[7] 蒲雯.派丽奥辅助治疗成人牙周炎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2(33):140-142.

[8] 李建芳. 超声龈下刮治术与替硝唑液局部冲洗在牙周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0,19(4):219-222.

[9] 袁泉. 洗必泰和双氧水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2,8(33):93-94.

[10] 于卓人,刘丽笙,栾庆先,等. 北京石景山区老年人群牙周炎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4):633-641.

[11] 吴昊,牛薇. 派丽奥与牙康局部治疗牙周炎效果的Meta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 2012,28(6):563-568.

(收稿日期:2013-04-02 本文编辑:魏玉坡)

相关热词搜索: 牙周炎 超声 冲洗 治疗效果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