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观察组(感染性疾病患儿)49例、对照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49例,血清CRP、IL-6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RP、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CRP、IL-6水平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 CRP、IL-6在患儿感染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外周血CRP、IL-6可作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感染;CRP;IL-6;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01-01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细菌和病毒是小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1]。CRP、IL-6能否可作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2]。从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减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9月至2010年10月,本院儿科患儿9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49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49例(两组均排除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1~6岁,平均3.8岁。两组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二点定标和多点定标方法分别检测98份标本的CRP结果,CRP>0.8-8mg/ml为异常。(2)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6:用兔抗IL-6的多克隆抗体(北京经纬博恒生物科技开发责任有限公司)包被成固相酶标板,以识别结合待测标本中的IL-6,用豚鼠抗IL-6的多克隆抗体标记生物素(Bio-Ab),用亲和素标记辣根酶(HRP-A),向固相酶标板中加入标准品或待测品,反应、洗涤后,加入Bio-Ab反应、洗涤后,加入HRP-A反应、洗涤后,酶标板上形成Ab-Ag-Ab-Bio-A-HRP复合物,加酶底物显色,用酶标仪在相应波长下测定光密度(OD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标本中的IL-6含量。高于0.042±0.016 ng/mL为异常。
1.3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感染疾病患儿组CRP、IL-6测得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感染组患儿治疗前后CRP、IL-6水平变化,见表2。
3 讨论
小儿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调节功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差。早期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对小儿患者极为重要[4]。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具有多重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感染后的T淋巴母细胞系、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均可产生IL-6。某些急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等与病人体内IL-6水平异常增高有关[5]。
CRP是第一个被认定为急性时相反应物质的蛋白质,因能与某些肺炎球菌细胞壁的C粘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血清中CRP浓度在炎症、急性心肌梗死、创伤、细菌感染、外科手术、肿瘤浸润时可迅速、显著地增高,一般在组织损伤后4小时内即开始上升,24~72小时急剧升至正常水平的100倍甚至1000倍,因此CRP是急性时相反应的灵敏指标,有助于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6]。
表1 两组CRP、IL-6水平比较 (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CRP、IL-6水平比较 (x±s)
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CRP、IL-6水平较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RP、IL-6水平比较(P<0.05),因此证实CRP、IL-6可作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为诊断、治疗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祝益民,肖政辉,胥志跃,等.全身性炎性介质监测在急性危重患儿临床研究中的作用[J]. 小儿急救医学,2000,7(4):196-197
[2] 曾敬波,黄文清.快速CRP与WBC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实用医技杂志,2005(07A):1719-1720
[3] 陈咏兰,罗超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与对策.新医学,1994,25(4):204.206
[4] 单丽沈,刘春峰,袁壮,等.血清CRP在小儿感染性休克中临床意义的探讨[J].小儿急救医学,2004,12(4):84
[5] 张道杰,段朝霞.IL-6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26(1):39-41
[6] 杨永昌,王北宁.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 4:693~695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性 小儿 性疾病 感染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