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

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

时间:2025-08-02 17:32:02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信息化的传播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电子通信是当前时代的必需品,在人们享受电子通信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需要发现我国电子通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主要的还是常见的一些干扰问题,而这类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电子通信的起步比较晚。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通信的概念,然后提出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总结出电子通信干扰问题的控制措施,给相关人士作参考。

关键词:电子通信;干扰问题;控制措施

引言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关系到相关技术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有效解決电子干扰问题。解决电子干扰问题最主要的是需要安全合理地设计接地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电子设备运行质量,而且能够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下主要围绕抗干扰接地的设计、方法来论述。

1电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扰接地概述

电子干扰是指使敌方电子设备、系统丧失或者降低效能所采取的电波扰乱措施,是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干扰的目的是削弱或破坏敌方使用电子设备和系统进行侦察、指挥、通信联络、兵器控制等,精简的说电子干扰是指一切影响和破坏电子设备和系统进行有用信号检测和利用的电磁辐射。电子通信工程是指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的工程,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干扰主要来源于外界电子通信的干扰。电子设备是电子通信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电子通信工程中电子设备电子干扰问题是确保电子通信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而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设备的抗电子干扰性能又与接地技术密不可分,因此解决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干扰问题即是解决抗干扰接地问题。在电子通信工程中只有地线没有电位差即电压为零时才能达到安全的状态,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有信号源必须经过接地线回流,在信号源回流时接地线会产生阻抗继而产生电位差,因此接地线的设备需有消除电位差的措施,如果接地线接地方式有误导致电位差不能消除就会影响电子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2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问题

2.1设备干扰

在电子通信的应用中,硬件设备的质量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电子通信的稳定性,其中低质量的硬件设备会导致电子通信技术无法正常的工作。一旦硬件设备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电子通信的网络中断,在失去网络的支持下电子通信将无法发挥其效果,严重的时候可能还会引发整个电子通信系统的瘫痪。基于此类问题的出现,相关的维修人员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电子通信知识,只有在设备维护和修理中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和质量性才能更好的发挥电子通信的作用。而实际情况中设备的检修难度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当无线客户端数量非常多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对每个客户端进行检修的方案无法进行,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先缩小故障的出现范围,然后再针对性的进行检修工作。

2.2配置干扰

有时候我们把电子通信设备维护的很完整的情况下通信仍旧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导致这类因素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子通信除了会受到自身发射设备的影响外,外界的一些因素同样能够干扰到电子通信的正常运作。举个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例子,当我们在使用一台座机进行通话的时候,旁边有另外一台手机的存在电话里会出现一些杂音,而杂音出现的原因也在于手机发射的信号会对其他电子通信的信号有一定程度上的干扰。同样的,微波炉等一些家用电器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电子通信起干扰作用。

2.3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指的是电子通信周围存在在很多其他的信息,当其他这些无用信号的载频和有用信号的载频差不多的情况下会对有用信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干扰。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确定无用信号的发射源的位置,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减弱或移除进行解决。最后在电子通信的无限局域网信号上进行定期的检测和使用正确的配置方案,也能够有效的避免无用信号造成的干扰。

3解决电子通信干扰问题的控制措施

3.1合理设置线路的解决措施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确保电子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是抗干扰接地技术,抗干扰接地技术的要求很严格,稍有差错就会影响电子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线路的布置一定要准确、精细,在布置时负责布线的工作人员需不断检测接地位置,直到找到最佳的抗干扰接地位置为止。在抗干扰接地工程中稍微出一点差错就会对电子通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因此电子通信工程中的抗干扰接地非常重要,不能接错一根导线。但是在电子通信工程中很多负责接地的工作人员认为电阻在很小的情况下不会影响电子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因此在抗干扰接地工程中常常忽略电阻问题,这种想法是不专业的,在抗干扰接地中电子通信设备的电阻并不等于零,因此接地的功能并不是单纯的把线路中多余的电荷输入大地还有消除阻抗的功能。若不考虑电子设备的接地电阻在电子设备信号源回流时会产生巨大阻抗,使电子通信设备与大地之间的等势体产生巨大差异,最终会对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因此合理设置线路,精确布线是确保抗干扰接地方式正确的一个重要措施。

3.2降低抗干扰接地电阻的解决措施

电子通信工程中电子设备接地产生的阻抗即是信号源回流产生的阻抗,因此在电子通信工程中通常采用降低抗干扰接地阻抗的方法降低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干扰。阻抗是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它是由电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组成但并不是三者简单相加,因此接地的阻抗与接地电阻、电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故降低抗干扰接地的电阻和电感即是降低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干扰,而电感又与地线的长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可根据地线长度计算接地线路的电感值。电感值与导线长度成正比,导线长度越长电感值越大,因此在高频电路中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以缩短地线的长度。在选择抗干扰接地导线时尽量选用电阻率比较小的铜线,以尽可能的降低地线的阻抗。

3.3降低地环路的干扰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扰接地经常会受到回路问题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多地点的接地方式会存在许多客观问题,从而产生衍生环路,在与电子元件、接地平面间进行电容分布时,导致地线出现一定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环路自身特征,会很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电磁感应等。如果电磁场的强度达到一个临界值,导致感应电压增大,会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局部电路、设备的兼容性。工作人员在进行抗干扰接地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首先,可以采用相关的专业设备,如光耦合器、共模扼流圈等,利用这些专业设备,对电流进行抑制或者切断。其次,对于低频电路可以利用平衡电路的工作原理降低地环路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第三,有机协调放大器与信号源,主要是利用合理确定接地位置、接地数量来实现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流影响的控制,将通信工程设备的信号源与地面有效隔离,从而弱化地环路的结构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进步的同时电子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保证电子通信稳定的前提是对其干扰问题进行分析而针对性的解决,不断弱化干扰问题的影响才能够促进电子通信技术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杰.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电子干扰解决方法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12):231-232.

[2]李翔.浅谈通信工程中抗电子干扰的措施[J].四川工程,2015(9):156-157.

[3]赵恩玮,康泰.关于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主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9.

[4]杨雅颂.电子通信工程中电子干扰的解决方法[J].通信技术,2016(5):39.

(作者身份证号码:321084198804251710)

相关热词搜索: 电子 通信工程 干扰 措施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