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韩经济犯罪类型与处罚对比研究

中韩经济犯罪类型与处罚对比研究

时间:2025-08-02 16:06:15 浏览次数:

zoޛ)j馟iCn�M=ӟvMw}6Mu6]m5:}m5:m<m4^4m5m4iOtiiuvw总结成以下内容。

1.中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属于经济犯罪。经济犯罪包括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

2.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一部分犯罪也属于经济犯罪范畴。

经济犯罪的主要内容有:受贿罪、贪污罪等。

三、处罚对比

(一)韩国对经济犯罪的处罚规定

关于特定经济犯罪加重处罚等的法律:《特经法》规定的内容可以分类如下。

(1)对于《刑法》上财产犯罪的加重法定刑满,构成的重要条件是通过跟刑法重复的规定,根据诈骗、恐吓、侵吞、亵渎、业务上亵渎罪的利益金额加重处罚。(2)通过《刑法》没有规定的或者与《刑法》特定犯罪规定相似的规定对公务员受贿罪对比的金融机关人员受贿罪进行规定。(3)通过《刑法》没有规定的刑法规定对与储蓄相关的非法行为或者无认可短期金融业加重处罚。具体内容如下。

刑法规定的对犯诈骗罪、恐吓罪、侵吞罪、亵渎罪,还有业务上犯侵吞罪者利用犯罪行为取得的财物或者财产上的利益超过50亿元以上时判处无期徒刑或者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5亿元以上未满50亿元时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加重处罚。在此额度以下的金额处罚为补偿相当的金额。(第三条)。

逃避财产时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处罚逃避金额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金。逃避金额50亿元以上判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5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下给予5年以上有期徒刑加重处罚。没收逃避财产或者追缴加额(第四条)。

与金融机关工作人员相关的职务收受要求财务其他利益或者有约定行为时给予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停止资格10年以下的处罚。收受要求还有约定的财务其他利益1亿元以上的话给予无期或者10年以上的徒刑,5千万以上1亿元以下给予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3千万以上5千万以下给予5年以上有期徒刑加重处罚(第五条)。

从事储蓄工作者或者储蓄中介者取得与储蓄相关的非法利益或者提供于第三者时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5千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九条)。

为得到经营认可而经营短期金融业者取得的非法利益1年超过10亿就判处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1亿元以上10亿以下判处1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加重处罚。用10%以上的金额作为赔偿手续费。(第11条)

根据此法律的规定判处有罪判决并接受有罪判决者,金融机关等对其就业进行一定期限限制或者使其无法从事或者经营相关行业的许可、认可、登陆、制定等。(得到法务部掌管并承认的情况例外)。违背者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处于500万以下的处罚金(第14条)。

刑法修订之后对不正当所得者处罚标准对比

(二)中国对经济犯罪的处罚规定

中国刑罚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主刑又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有四种,分别是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专门针对外国人的驱逐出境。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

1.自由刑。除了中国5种主刑刑罚中最为严厉的死刑之外,其余刑罚都称为自由刑。因此,中国的刑罚可以称得上是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法体系。现行中国刑法针对经济犯罪的处罚规定,法律规定的4种自由刑分别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

2.生命刑。现今中国,对生命刑的存废颇具争议,很多人主张废除经济类犯罪中的死刑刑罚。虽然对于经济犯罪实施死刑,不仅不符合罪刑等价原则,而且在犯罪预防及抑制方面也几乎显示不出什么效果。但是,立法机关在刑法修订中考虑到中国的经济状况、犯罪趋势以及治安状况,规定对于经济犯罪也可以处以死刑。

3.财产刑。在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秩序演变的过程中,各种经济犯罪不断出现,随之刑罚体系中的财产刑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刑罚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使用最为广泛的为罚金刑,中国刑罚中罚金刑的使用规定约占全部(147项条文)的4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针对经济犯罪实施的。

4.资格刑。中国刑法的资格刑的典型特征是剥夺政治权利。无论是从79年刑法还是现行修订刑法来看,只有在因经济犯罪被处以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时候才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三、关于中国法律在清理公司时规定

中国现行《刑法》第162条规定,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四、结论

第一,从处罚标准的强度来说中国的法律比韩国的法律要严格一些,可这样的看法不能代表在韩国犯罪都可以得到从轻处理。总体来说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文化上也有差异、经济体制也不同。所以从事关于两国的经济活动就一定要考虑好这些因素。

第二,中韩两国在法律上的差异。

第三,上述文章里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在法律上的差异是很多的,如果不了解两国的法律差异而从事国际贸易等经济活动就会很容易出问题。很多经济纠纷(特别是跨国经济纠纷)都很难解决,就算在法院上得到了有利的判决,在另一个国家执行起来也有很多困难。所以不管多大的经济活动,先了解法律、学习有关法律常识、先做自我保护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原则。

注释:

日本《读卖新闻》2013年2月9日。

新华国际2013年2月。

Naver百科辞典。

百度百科:经济犯罪。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

[2]陈明华.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世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赵秉志.新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郞明安.刑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6]郞明安.宪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相关热词搜索: 中韩 处罚 经济犯罪 类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