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驰亮(1990.8-),男,湖南株洲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
摘要:贫困地区初级中学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在学校文化建构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缺乏目标、基础薄弱等问题。根据对广西博白县A校进行实证调查,挖掘贫困地区初级中学进行学校文化建构的潜力和出路,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H1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190-01
学校文化是学校得以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贫困地区学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学校文化的构建能够维系贫困地区学校的有序运转,有效应对遇到的问题。本次对广西博白县A校进行实证调查,笔者参观了学校的各处环境,对A校的18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其中包括2名学校领导、6名中层学校管理者、10名教学各个科目的基层教师,获取了详细的资料和依据。广西博白县A校是农村地区的初级中学,属于山地丘陵文化区域,所谓山地丘陵文化是指居住在山地丘陵地带的人群及社会形态所形成的文化现象,A校地处于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该区域主要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家族观念强、浓厚的集体意识、内倾保守的心理特征。
一、学校文化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概念模糊
A校管理者对建构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在学校建设上以经验型管理为主,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在访谈调查中,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反映学校的基础建设问题,很少提及学校的文化建构,并对学校文化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甚至等同于搞学校特色。显然,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学校特色是不同的概念范畴,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内在底蕴,是深层次内涵和特质的全部概括,需要长时间传承和持续创新的积淀。而校园文化是浅表层次的部分描述,是学校文化的下位概念,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建构的表现形式。
2、缺乏目标,难以定位
A校的学校文化建构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布局,缺乏明确的定位。学校管理层把更多地精力放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上,在文化建设方面缺乏高瞻性的目标。A校在文化建设上开展了相关活动,比如坚持以“爱”为主题,关爱贫困生和留守儿童,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成立教室的小图书室,举办宿舍美化设计大赛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但缺乏明确的主线,其最终目的是塑造怎样的学校文化,该校管理层对此模棱两可,理不清头绪。
3、基础薄弱,设施落后
A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受限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学校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该校文化活动场所狭小、体育运动设施缺乏、日常教学设备不完备。据一位物理老师反映,学校没有独立的实验室,实验器材和设备不完备,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教学,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并且该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不合理,很多任课老师要兼任多个科目的教学。可见A校在文化建构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基础非常薄弱。
二、学校文化建构的建议和对策
1、理清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代表学校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体系。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惯形成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能够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质。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有助于教师理智地认清教育现状,对学校未来发展拥有明晰的规划和目标,反思学校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不足。A校的办学理念要立足学校实际,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和社区文化背景进行全面分析,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并且该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该在更长远的视角和更深刻的意识上去思考和研究,并能理智、明确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建立独特、科学的教育理念,以此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3、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学校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2]。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校园环境的改造、美化,还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改善。A校要把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着力改善学校生活环境、住宿条件和运动设施,加快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使学生安心并乐意在学校读书和生活。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校园如同家园,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进而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4、提高学校教师队伍质量
优质教育取决于优秀教师,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文化建构的关键所在,A校应该立足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定期的继续教育,加强对在岗一线教师的培训,安排教师到其他示范性学校参观学习,开拓他们的视野和见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此外,针对A校师资力量缺乏、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学校应该创造有利条件留住骨干教师,并且设法引进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校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6.
[2]张文峰.新建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68.
相关热词搜索: 初级中学 贫困地区 建构 思考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