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7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8年至2013年,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814例,愈合良好。现将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一.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
1.几种常见的异常水柱波动分析:水柱与水平面静止不动。提示水柱上的管腔有漏气,使之与大气相通;或管道打折、受压 .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示肺已复张,胸腔内负压建立。 水柱在水平面下静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有气胸。 水柱波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不张或残腔大。 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提示有气胸或残腔内积气多。2.引流不畅:原因众多,如血块堵塞、胸膜粘连堵塞、膨胀的肺脏及升高的膈肌堵塞,引流管过软,被肋间肌夹压闭塞致流通不畅;引流管滑脱,使引流管内口滑入胸壁组织内堵塞;胸腔内段的引流管过长,以至打折扭曲等等。
正常胸腔負压随呼吸变动,引流管通畅时,水封瓶玻璃柱内的液面平亦随呼吸而上下移动,范围为3~10 cm当出现液平面停止不动或波动范围<3 cm时,多半原因就是引流不畅。一般可通过挤压引流管或用无菌盐水冲管而得到解决。否则应及时报告医生,以明确原因,及时处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水柱移动<3cm有时并非引流问题,而是肺不张、膈肌活动受限或胸廓病痛活动减小所致。
3.漏气:漏气可使胸腔与大气压直接沟通,胸腔负压消失。常被忽视,当发现水柱活动<3cm时,往往在进行其他徒劳的检查处理之后,才想到漏气。漏气的原因常为引流管连接处松脱,引流管破损,胸壁引流口缝合不紧密等。
除以上较为常见的问题外,还有其较少发生但亦应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排气管堵塞;误将引流管接在排气管上,引流管过长,盘曲下坠,引流积存管内影响引流,引流管甚至被病人身体所压。搬换床位时,不注意保持水封瓶低位。更换水封瓶时夹管未完全致漏气。引流管损破。引流液较多时,水封瓶内液平面太高,增加了引流的阻力,而又未予及时更换水封瓶内液,机械地执行“每日更换水封瓶内液一次”的医嘱,等等。
二、讨论
外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定时巡视,观察管路有无异常,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也很重要。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通过熟练的护理技术,为病人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顾恺时,李颖则,陈文虎,等.胸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33
[2]宋乃鹏,李相云,金庆涛.自发性气胸细管持续负压吸引疗法.临床肺科杂志。2002,2(1):78
相关热词搜索: 引流 胸腔 临床 护理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