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39-01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皮质锥体细胞和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受累部位的肌无力、肌萎缩和(或)锥体束损害征。感觉功能一般不受侵犯[1]。该病分布呈全球性,发病率约为2-3/10万,80%-90%的患者于病后3-5年死亡[2]。运动神经元病中年起病者占80%,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3∶1。2011年9月28日至2011年11月20日,我科收治1例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患者。该患者诊断明确,通过呼吸机治疗、护理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管理措施,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此患者在急诊留观期间应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气道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既往有运动神经元病4年多,明显消瘦,29KG。因1个月前咽食物后误吸,开始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粘痰,间中气促,以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在我院门诊反复治疗。于2011年9月28日进食半流质饮食时误吸呛咳后,气促加重由家属送来急诊。体查:患者神志清,T36.5,P106次/分,BP186/102MMHG,R26次/分,置抢救室,吸氧、心电监护。10分钟后患者出现紫绀,呼吸减慢,SPO2下降,HR40次/分。即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实验室检查:WBC 725×109,中性分叶粒细胞:0.793,淋巴细胞:0.075,RBC:3.58×1012,床边血气分析:PH:7.406,PCO2:45mmHg,PO2:50mmHg,BE-5,床边胸片示:左肺肺不张,右肺感染。收住EICU,经过50天的治疗后,患者肺不张恢复,肺炎吸收转社区医院。
2护理措施和体会
2.1机械通气的护理
2.1.1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内吸痰时尽可能两人操作, 戴无菌手套, 始终保持一只手处于无菌, 吸痰管使用一次性, 每次一根, 先吸气管内, 后吸口鼻分泌物, 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1.2掌握吸痰时机,过多地反复吸痰会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分泌物增多。护士应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 若出现烦躁不安、咳嗽、脉率呼吸加快, 有痰鸣音、干湿啰音、呼吸机峰压升高、出现高压报警, 血氧饱和度下降, 应及时吸痰[3]。应用血氧饱和度监测, 既可以做到及时吸痰, 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吸痰。当患者有咳嗽或者呼吸窘迫时听诊有痰鸣音; 呼吸机气道压力增高有报警时;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再进行吸痰。
2.1.3掌握吸痰的技巧:选择粗细合适(气管套管内径的1/2)、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时将吸痰管徐徐插入气管套管内, 达到一定深度时向上提取, 缓慢转动吸引, 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 一次持续吸尽为好, 不做断断续续吸引, 也不要在吸引管近端用拇指断续按压控制, 这样不但无效又容易引起气管壁损伤。若痰液较多, 吸引次数也不宜超过3次[4], 否则不能保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 若痰不能一次吸净者, 可给予吸氧, 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吸痰。吸痰时应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如出现心动过缓、期前收缩、血压下降等应停止操作, 给予吸氧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同时鼓励和指导清醒病人自行咳痰, 以减轻反复吸痰引起的不适和并发症。
2.1.4气道湿化方法:调节加温湿化器的温度, 使吸入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2℃~35℃。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生理盐水10 m l、庆大霉素8 万U、a糜蛋白酶4000 U,气管内滴入2~3ML/次,Q2H,每6H更换,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继发感染。
2.2基础护理
2.2.1口腔护理。溶液选择: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时, 要先检查气管套气囊, 吸净气管及口腔分泌物以防口咽的分泌物进入气管内, 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黏膜溃疡等。
2.2.2翻身、叩背:每2 h翻身一次, 翻身前先吸净口腔、鼻腔、套管内分泌物,有效地防止因误吸所致的吸入性肺炎。在翻身的同时用手掌卷曲成杯状叩拍患者的背部,最好沿着支气管的大致走向由下往上叩拍, 自边缘到中央顺序进行, 翻身、叩背后吸痰。并按需更换衣服、床单位。
2.2.3营养支持:由于吞咽肌麻痹造成的吞咽困难予停留胃管。每次鼻饲,预防误吸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进食时放慢速度,食物捣碎,肉类食物炖烂,以利于患者吞咽,减少误吸的发生。在饮食上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鱼汤、鸡汤、鸽子汤、豆腐、(虾仁、芹菜、菠菜)捣烂,水果榨汁等。必要时给予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吗丁啉、开塞露等。每日早餐后1h按摩患者腹部,每次30min,促进肠蠕动。
3小结
护理是临床治疗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尽管许多疾病在基本护理措施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每种疾病都有其特殊的护理要求和护理重点。本例长达2个月的机械通气,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在住院期间,没有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及压疮。我们认为,在该患者护理过程中,机械通气后的气道护理至关重要,因此,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气道的护理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亚军,刘春风. 神经病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74
[2]樊东升.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1-224
[3]庞旭峰, 李海娜. 呼吸道湿化和吸痰的护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18):2469
[4]韩艳芳, 韩艳英, 刘玲.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吸痰护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2):234
相关热词搜索: 神经元 吸入 合并 护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