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CT表现,以期更好地诊断本病,提高CT诊断价值,有利于临床早期及时治疗。方法:选取300例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CT检查,观察其在CT上表现。结果:表现为磨玻璃样的有274例,比率为91.33%,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为259例,比率为86.33%,血管束增粗195例,比率为65%,肺不张119例,比率为39.67%,胸腔积液94例,比率为31.33%,淋巴结肿大75例,比率为25%,大片状实变影79例,比率为26.33%。而在炎症部位上,单侧的有263例,累及多个肺叶的有31例,其中有6例累及双下肺。结论:小儿支气管炎肺炎CT检查有一定的体征性,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炎肺炎;CT;诊断价值
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小儿肺炎常见类型,占各种肺炎的1/10,而目前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运用,临床上约有20%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造成误诊、漏诊[1]。而随着影像学发展,CT在诊断小儿支气管炎肺炎上有一定的价值,本次研究就通过观察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对CT的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4月至2014年4月300例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31例,女69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4岁,平均(4.1±1.3)岁;病程最短1h,最长6d,平均(2.1±1.3)d;临床表现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和咳痰等。支气管炎肺炎诊断标准均符合《小儿科学》诊断标准,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螺旋CT(欢悦)进行扫描,患者取平卧位,平静呼吸下屏气,从肺尖至肺底低剂量扫描,扫描参数为3mm,间隔也为3mm,螺旋距离为1mm,层厚为5mm,间隔为5mm,分别采用肺窗和纵膈窗进行观察。判断是否出现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不张等征象。
2 结果
300例患者中,表现为磨玻璃样的有274例,比率为91.33%,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为259例,比率为86.33%,血管束增粗195例,比率为65%,肺不张119例,比率为39.67%,胸腔积液94例,比率为31.33%,淋巴结肿大75例,比率为25%,大片状实变影79例,比率为26.33%。而在炎症部位上,单侧的有263例,累及多个肺叶的有31例,其中有6例累及双下肺,见下图。
3 讨论
支气管炎肺炎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因,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往往不一,支原体感染主要侵犯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引起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间质充血、水肿,造成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引起肺泡浆液性炎症,其在病理上可包括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和肺间质炎症[2]。
结果显示,表现为磨玻璃样的有274例,比率为91.33%,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为259例,比率为86.33%,血管束增粗195例,比率为65%,肺不张119例,比率为39.67%,胸腔积液94例,比率为31.33%,淋巴结肿大75例,比率为25%,大片状实变影79例,比率为26.33%。这和报道[3]的结果是类似的,均说明了磨玻璃样和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是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影像学征象。磨玻璃样可表现为肺密度增高,但其不遮盖血管影,边缘模糊,有时为全叶分布,而在邻近的肺叶中则正常,其病理基础为肺泡内少量的浆液性和炎性渗出物,表现为轻度水肿。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在CT上的表现主要是小叶中心结节和中心分布的小斑块密度增高影,直径一般是在2cm或更大,占据全部腺泡和小叶,病变会沿支气管、肺小叶分布。另外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则主要是肺密度增高影,内有空气支气管征。我们的经验还发现,还有一些患者会表现为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融合,可一个或多个肺段的大片状阴影,边缘很清晰。之所以支气管炎会表现为肺不张,其原因是由于病变支气管被分泌物阻塞引起,肺炎支原体直接侵犯和免疫学损伤双重作用下造成腺体增生。分泌亢进,形成黏液突起。小儿支气管发育不发达,炎症后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排出明显障碍,含气量减少,故形成肺不张。
虽然CT在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上有一定的特异性,但还要结合临床加以鉴别,主要是和细菌性肺炎鉴别,细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密度不一的肺段和肺叶实变,密度较为均匀,而支气管肺炎则表现为密度不匀称。另外病毒性肺炎表现为肺间质病变,早期是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和网状阴影,可表现为肺气肿和局限性肺气肿。故在临床上仍要加以鉴别,这样才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早期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向明,李惠民,陈庆华,等.支气管肺炎型肺部隐球菌病CT表现[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1):21-24.
[2]杨孝悌.26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肺炎胸部HRCT影像表现回顾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2):249-250.
(下转至第235页)
(上接至第231页)
[3]Self,W.H.,Courtney,D.M.,McNaughton,C.D. et al.High discordance of chest x-ra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etection of pulmonary opacities in ED patients: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ng pneumonia[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3,31(2):401-405.
相关热词搜索: 支气管炎 肺炎 小儿 回顾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