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可可西里,我为你哭泣(报告文学)

可可西里,我为你哭泣(报告文学)

时间:2025-08-02 07:56:37 浏览次数:

可可西里,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那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大自然富饶宁静的自由王国。然而,自1984年始,每年有两三万农民从四面八方涌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成了“无法无天”肆意淘金、猎杀放纵之地。

这里并非每一个淘金者的天堂:发财的仅是少数金老板,多数底层农民却被无情欺压和盘剥,还有一些人在高寒中得肺气肿而死,或者在金头之间争盘子中被打死,以致8000金农被暴风雪困在可可西里途中,死伤严重。尽管悲剧在不断上演,却阻挡不了贪欲者进入可可西里的脚步,阻挡不了金头和盗猎团伙头子带领他们对河源的破坏与对珍稀动物藏羚羊的大肆猎杀。是谁站在他们的背后?又是谁担负起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责任?

金子是土地中珍贵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

——藏族民谚

1.乔治·夏勒找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6年初冬下午,格尔木市。一辆越野车停在建兴路65号门口,从车内走出四个人,其中一位是蓄着一脸胡须的美国人,他就是藏羚羊研究之父、世界知名环保专家乔治·夏勒。他这次来青藏高原,是对北纬33°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他已72岁,但精神抖擞,刚从马兰山回来,也未顾得停车换装,就急冲冲地赶来了。陪他来的有翻译和省农林厅官员。

羊角高高耸起的藏羚羊群雕,正对院门,底座大理石上刻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夏勒在藏羚羊塑像前稍停,恭敬地默视。右侧是五层办公大楼。他随翻译走到楼梯口,知道没有电梯,毫不犹豫地徒步登楼。

三楼接待室已摆好茶水。扎措正抽着烟看材料,他拿不准夏勒博士要问些什么,有点儿纳闷。他在西宁呆了8个月,今早上班一跨进办公室,就接到A局电话,要他接待夏勒博士,至于夏勒博士来意,A局说也不清楚。A局说因事外出,要他向夏勒博士打个招呼。扎措口头答应,心中却琢磨着:“志愿者”们走后,他这个办公室就承担一般宣传与接待任务。然而,像来了夏勒这样的大腕名流,A局无论如何都会排除干扰出场露面的。扎措把一支烟抽完了,却一个字也没看进脑子里。办公室秘书走进门来告诉他客人到了,他赶紧去接待室。

扎措陪客人坐下,习惯地捧着记录本。

“夏勒博士已是第三次来青藏高原,十分关注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省农林厅老李首先介绍。

“是呀,夏勒博士每次都横穿可可西里,深入险要的核心区……”扎措附和着说。

乔治·夏勒似乎对恭维话不感兴趣。他坐立不安,等待扎措说完,就以很不理解的口吻提问,坐在他身旁的翻译反应很快地说:

“夏勒博士问,为什么马兰山还有人淘金?”

“为什么?”夏勒又用中文发问,他双手仍摊开着。

“不会,不会的!”扎措有一种受到突然袭击的窘迫。这几年来,他没有听说马兰山还有人淘金。在翻译犹豫之际,他不由自主地说,“NO,NO!”他也学着几个简单的洋文字母,但都跑调,藏语味重。

这时,助手从包里掏出一沓照片,放在夏勒桌前。

夏勒不知是想不到扎措会说英文还是听不懂他说的话,一开始发愣,很快又反应过来,他指着现场拍下的照片,大胡子抖动着问:“那辆卡车,那轮胎、篷布,还有被扔下的食品袋、药品盒、杂志……怎么解释?”

“那些还是以前开采留下的垃圾,森林公安对现场没有清理干净。”扎措死抱住马兰山不可能再发生淘金事件。

“NO,NO!”夏勒否定地摆摆手说,“我们通过GPS测定采金场的经纬度,采金在进行中。”他不高兴地站起来,转身欲走,大胡子仍然抖动着。

这时,老李友好地拉住夏勒博士的手,严肃地对扎措说:“夏勒博士的提问,不是空穴来风。”他小声说,“他和助手还亲眼看见,那些被扔下的方便面袋、药品盒上面明明写着‘2006年生产’。”

扎措听了十分震惊,坦白地说:“真抱歉,我出差半年多才回来……”老李示意让他对夏勒博士说。他立即转身向夏勒博士打招呼,并表示:“我们一定重视你提的问题,我们会调查清楚,对你有个交代。”他恭敬地送夏勒博士下楼,脸上一直挂着歉意的笑。夏勒感觉到他的真诚,幽默地说:“你们说长江是母亲河,可可西里是长江的母亲,也是地球的母亲!”

后来,乔治·夏勒在《穿越大羌塘》报告中记录:“机械化采金矿在两个山谷中留下数公里长的贫瘠的砾石堆。”

2.谁能看到冰川在流泪

扎措回到楼上,去森林公安局问情况。下班时间已到,三四个森林公安与他擦肩而过,嘻嘻地招呼着,就是不停步。最后正准备关门的是一位副局长,扎措跑上去说有情况要询问。这位副局长依然关上门,说很抱歉,家里有点急事。扎措独自坐在办公室,又抽起烟来。他拿起电话,拨号,对住话筒的嘴唇嚅动了几下,没有发出声音。

成老师:“喂———扎措呀!”

扎措:“嗯,成老师。”

成老师:“你声音怎这么低?”

扎措:“噢,有点感冒……”

成老师:“是吗,夏勒博士找了你们?”

扎措(惊奇地):“你怎知道?”

成老师:“你别问了。马兰山确实还有人在淘金,至少有4台大型挖掘机和几台翻斗车,是金头从青藏铁路建筑队撤走时买下的。”

扎措站起身,张大嘴听着。

成老师是地理学家。10年前,他在可可西里考察队,扎措就认识了他。扎措喜欢听他讲可可西里的地理位置与江河源头的最新动态,尤其是最近从他那里获得的相关信息数据,使他有了几分忧思。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可可西里又处于十分险要的生态环境地位。这些年来,出现长江源生态危机:草场沙化,气温升高,冰川后退,水流量减少,水里含沙量增加。

长江源生态恶化趋势,固然与全球性气温变暖的大环境有关,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可可西里发生大规模触目惊心的淘金、猎杀活动,无疑直接影响或加剧了这一生态险情。那时候,谁能感觉到长江在颤抖,中国大地在颤抖?

“核心区域仍然淘金不止,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何以有效遏制?”成老师语气有点激动。

扎措受到震动,却没有话说,最后说:“对不起,成老师!我刚上班,等了解到具体情况,再向你通报。”

他夹着包往回走,惘然若失的样子。他不单单感到回答夏勒的提问太荒唐,而最不能使他理解的是,20余年来马兰山淘金,为什么至今制止不住?他脑子里还不时浮现出可怕的数据。

晚上,他又从网上搜索到一则消息:

2006年9 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尤联元研究员再次抵达各拉丹冬,亲眼目睹岗加曲巴附近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冰塔,在不到一小时内融化殆尽,消失在尕尔曲上游的细流之中(岗加曲巴冰塔林位于各拉丹冬最大的冰川姜根迪如南侧,这座消融的冰塔是岗加曲巴冰塔林的一员)。

68岁的尤联元先生发布这一见证时,忧心重重地感叹:“冰川在减少!”扎措知道尤先生多次来长江源考察,不止一次地呼吁“保护长江源”!

扎措坐着发愣。小女儿捧着画跑过来说:“阿爸,我画的冰块像吗?”扎措问:“这些圆点是什么?”女儿说:“眼泪呀,冰块融化不流泪吗?”这时,扎措似有所悟,紧抱住女儿说:“还是我的女儿聪明,能看见冰块在流泪!”

3.1984年马兰山金矿被发现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

可可西里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南缘唐古拉山脉,北缘昆仑山脉,东至青藏公路沿线,西边与西藏的羌塘草原、新疆的阿尔金山相连,总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这里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河源区。现代冰川主要集中于山体高大的昆仑山南坡与唐古拉山北坡,如布喀达坂峰(昆仑山主峰,可可西里最高的山峰,海拔6860米)南坡发育冰川有53条;挨着布喀达坂峰南坡的马兰山(海拔6016米),发育冰川有42条。其冰川面积接近于唐古拉山北坡各拉丹冬(冰川69条)和嘎尔岗日(冰川35条)的冰川面积。唐古拉山北坡冰川与昆仑山南坡冰川,分别被称为长江的南源水系与北源水系。

相关热词搜索: 可可西里 报告文学 哭泣 我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