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黑白装饰并不少见,比如我们熟知的磁州窑,就是以白底黑花的瓷器闻名于世。瓷器的黑白装饰更加讲究自然古朴、潇洒飘逸的生活情趣。在黑白装饰画中,人物题材的应用尤为重要,人体的形态美得以充分的发挥。现代陶艺装饰纹样日渐丰富,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有着新的理解和认识,但是黑白人物装饰画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研究黑白人物装饰画的出现及应用,进而研究此类装饰在现代陶艺装饰纹样中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 黑白人物装饰 现代陶艺 形态美 生活情趣
中图分类号:J527;J522
文献识别码:A
一、引言
装饰画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无论是洞穴壁画、饕餮纹饰,还是民间剪纸,这些艺术作品虽然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美而创作,但也透露出人类审美意识的进化历程。而黑白装饰画则是最具有个性的一类,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形式,极富对比的黑白色彩,在形式美法则的规范下凝聚着人类独特的审美智慧。这种装饰手法成熟于西方的新艺术运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比亚兹莱。他将东方的浮世绘和西方的几何装饰相融合,创造出了更具有个人浪漫主义色彩的黑白装饰画。
随着文明的演进和生活的变化,陶瓷艺术必然需要以新的面貌出现,和黑白装饰人物画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新兴的探索。人们在朝夕更迭的定居生活方式下创造了更多有创意的陶瓷作品。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资料如此丰富的今天,陶与瓷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情趣。我国半坡文化的彩陶艺术充分说明了人们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条件下,不仅需要陶这种物品作为日常生活用具,还需要在陶表面绘制纹样来寄托情感,充分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其精神功能作用的极度渴望。数千年来,陶瓷艺术的功能对审美的决定作用一直贯穿于整个陶瓷发展史,但是现代陶艺追求个性突出,使陶瓷逐步摆脱日用产品的行列,开始成为精神功能的艺术品。
二、黑白人物装饰画的美学意义
从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来看,艺术从来都是生活的一种外延,艺术与生活相辅相成、休戚与共。艺术反映的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表象,这种关系在陶瓷艺术上尤为明显。装饰纹样与陶瓷造型的完美结合是传统陶瓷的特征之一。新石器时代以后,陶瓷艺术在装饰上就出现了纹样装饰,由最开始的简单的几何图案,慢慢发展为具有时代特征且内涵丰富的人文装饰纹样。由于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些装饰纹样基本上都是黑白纹样。如果说原始社会的黑白装饰代表的是一种图腾文化,那么现代的黑白装饰代表的就是人类在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中的一方宁静。现代陶艺黑白装饰纹样的再度兴起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其当今的时代特色及美学追求。黑白人物题材装饰画的运用不仅丰富了陶艺装饰的多样性,还通过这一形式满足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寄托和向往。
三、黑白人物装饰画的发展历程
从古至今,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变革,装饰画也不例外。在原始文明的最初形态下,装饰纹样便以能够让大众接受的普遍形式出现,那就是图案的源头——图腾。它作为部落氏族的象征,其样式一直被沿用,它是用最为直观和朴实的纹样,通过对大自然的摹写和创造,最后应用到瓷器表面,主要有各种花鸟鱼虫的装饰和风景写意,给人以清新自然、雅致安逸之感。这样的陶艺装饰纹样是经过装饰技法和题材的提炼,逐步积淀下来的智慧的结晶。仰韶文化中有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装饰形式,而马家窑文化是以鸟和蛙为图腾的形式。把仰韶时期到马家窑时期的蛙纹和鸟纹联系起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因袭关系和依次演化的脉络。之所以出现这种演变过程,是由当时客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们的审美情趣处于自然崇拜、金乌崇拜的阶段,随着时代变迁,鸟纹、蛙纹成为今天所看到的圆圈纹和漩涡纹,这两个主题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并不是偶发现象,而是与民族精神和传统观念相关联的。
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直观感受,就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特有的审美意识成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进一步巩固,农耕社会的到来使得装饰图案出现了新的主题——人物题材。这一题材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生殖崇拜。同样,对于装饰图案来说,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前期的几何图案寄托的是一种无法言明的宗教感,那么后期的人物形态图案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百态。它尊重了现实中的人,对自然不再盲目崇拜,对神力没有向往和期待,歌颂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耕田的普通人,这种乐观、朴素的美是平凡而广泛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四、黑白人物装饰画与现代陶艺装饰纹样的契合
陶瓷装饰艺术历经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符号到象征的转变过程。有人说,写实和写意是不同的层面,甚至有人会把二者对立,实际上二者是一体的。艺术应该是生活的反映,而写意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手法,是人们表达主观意识的一种需要。从原始社会的食不果腹到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这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的飞跃。而现代陶艺的装饰纹样就是在人文主义思潮下,人们迫切表达内心情感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黑色和白色是两种十分单纯的颜色,二者并不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但是黑白装饰画却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构思创造出比彩色装饰画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就如同现代陶艺作品的迷人之处一方面在于优美的器型,另一方面就在于和器型相匹配的装饰纹样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和情感的寄托。
黑白人物装饰画与现代陶艺装饰相契合,一方面是因为黑白装饰画恰恰通过对白色、黑色和灰色的合理运用营造出虚实之感。这种虚实之感就是指黑白装饰画中,黑白交映,相配相称,虚实相生的效果。黑白装饰画中的这种虚实关系和陶艺装饰纹样的抽象和具象,写意和写实不谋而合。无论现代陶艺运用的是何种装饰手法,都离不开虚实空间的相互结合,以形成视觉上的明暗效果,再加上变化无端的线条,就可以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之感。
二者相契合的第二方面是,黑白人物装饰画在创作的过程中虽然摒弃了缤纷的色彩,但是它将艺术表现的主要任务交给了造型语言。在造型语言以及艺术语言的构成方面是多样的,这与现代陶艺的装饰需求是不约而同的。现代陶艺的造型是多变的、不规则的,对于不同情绪的表达也是复杂的,这些方面都要求装饰纹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易传播性。黑白人物装饰画的语言就具有十分明显的抽象性、符号性以及重复性等特点。同时,黑白装饰画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对点、线、面进行合理运用,再结合陶艺的体量感,就能充分表达人类情感的节奏、韵律以及力度。
黑白人物装饰图案和现代陶艺相契合的最后一方面就是二者都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文诉求。在充满机器和人造物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需要艺术,需要对手工艺的追溯,需要对大自然的亲近,需要类似于原始社会中对现世安稳的渴望。这就是现代陶艺存在的价值,也正是黑白装饰画和现代陶藝最为契合的原因。
陶瓷艺术是人类最古老又最现代的艺术,中国人说“器以载道”,陶瓷便如此承担着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从远古走到了今天。在物质财富极度丰富的今天,一部分陶瓷从日用走向了纯艺术,其实用功能已经不再是第一功能了,理念和灵魂才是其重要功能。如果说纸、笔是表达艺术的媒介,那么陶瓷也是。现代陶艺脱离了传统的使用层面,进入到一个在静止的空间里宣泄人们感情的艺术层面,成为新的寄托。而在宣泄感情的表现手法中,黑白人物装饰画无疑是最佳选择。
五、结语
现代陶艺的图案及表现手法都源于传统的装饰纹样,而现代陶艺的装饰内涵却反映了时代的审美观和生活价值观。所以,在装饰纹样的创作上,不仅结构不再套用传统例样,在技法和设计上也开始进行颠覆式创作,这也是黑白人物装饰画发展的新契机。但是,无论艺术家对陶艺装饰手法如何结合,单一思维的创作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广阔的多向思维和文化大融合的艺术背景。陶艺从诞生之日起便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未来也不会离开人们的生活,只是表现方式、呈现形式和用途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M].北京:三联出版社,2015.
[3]蒋勋.美的沉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4]何炳钦.陶艺技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何炳钦.现代陶艺教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 纹样 陶艺 装饰画 黑白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