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利用乡土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乡土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5-08-01 12:23:50 浏览次数:

〔关键词〕 乡土历史;身心发展;英雄人物;动机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4(B)—0035—01

历史教师教学创新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其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沿着“主动学—乐学—会学”的方向前进。但是历史学科头绪繁多,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所执教的新阳镇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出现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本人尝试利用这种优势进行中国历史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般来说,中学生精力比较充沛,但是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却有限。然而,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感情,对历史故事也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利用这点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形成历史学习动机。

如在讲授中国原始社会时,我提到了本地渭河南边的温家集、石家坡、王家坡、田家坡等村三千多年前就生活着远古人类;1991年,在那些地方还发现了许多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的陶片,其具有仰韶文化特征。在引导学生收集陶片,带领学生探访遗址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本中中国原始社会的内容自觉地进行了预习,并且提出了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讲身边的历史,利用学生崇拜英雄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塑造自我人格,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

中学阶段,学生对于英雄人物尤其崇拜,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引导他们在塑造自我人格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

如在讲授国共合作时,我介绍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王治歧:本地王家庄人。他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国民党部队工作,参加了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全国解放前夕,任国民党119军军长、第五兵团副司令,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他是一位反帝爱国军人,解放后,曾任甘肃省政协常委、西北黄埔同学会会长等职。学生在对其事迹有所了解后,就主动去课本上寻找背景资料,从而帮助他们掌握了知识要点,熏陶了他们的人格。

三、利用学生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

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包括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其中间接动机远远超出了兴趣的范畴,是带有理性成分和自律精神的更高层次的意识行为。而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间接动机,教师则要着重通过对历史性质、意义的分析,并进行抽象概括,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其产生一种热爱历史科学的感情,让他们把学习历史知识看成是养成其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伏羲文化的核心区域,本地历史地理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经过积极探究,了解到,大约在西晋至十六国时期,新阳设县,属秦州管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有“渭水由冀县经岑峡入新阳川,经邽山之阴而东流”的内容。郦氏所谓“冀县”即现在的甘谷,“岑峡”即现在的渭水峪与裴家峡之间的石峡,“邽山”即现在的凤凰山。这样做逐步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授课联系乡土历史时应力求准确,可以进行相关对比,但不可牵强附会,叙述应简明扼要,有的三言两语即可,有的讲三五分钟也行,这样才不致喧宾夺主而冲淡主题

对于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提出的建设性问题,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评价,以使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并成为其主动快乐地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乡土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利用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