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分析

2025-08-19人已围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经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且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自发性血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发生的胸腔内积气和积血,在临床中发病急骤,病情发展快,必须积极地进行治疗,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产生严重的后果,影响心肺功能,重者可至死亡[1]。本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中笔者重点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相关护理,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恢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37~80岁,平均(65.46±7.6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并发气胸,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CT图像显示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叩诊鼓音和呼吸音消失[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37~80岁,平均(64.71±9.15)岁,闭合性气胸22例,交通性气胸2例,张力性气胸1例。干预组25例患者,年龄37~80岁,平均(64.71±9.15)岁,闭合性气胸23例,交通性气胸1例,张力性气胸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持续低流量给氧、保证呼吸通畅、止咳、化痰、平喘、缓解气道痉挛等。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前进行痰液药敏试验。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使用强心剂、利尿剂、抗凝剂以及呼吸兴奋剂等。根据患者气胸类型及严重程度予以处理:其中气胸面积不超过30%且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气胸即可自然吸收;气胸面积超过30%或虽未超过30%但临床症状十分明显的患者采取胸腔穿刺放气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2]。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如有异常应配合医生给予急救等有效措施,对于实施胸腔引流的患者应定时清理伤口以及引流瓶,并记录引流液以及排除气泡、脓液等情况,患者实施手术后应鼓励患者多食用含蛋白较高的食物,来提高自身免疫,同时应多食助消化食物,减少便秘及胃肠道压力,在恢复期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及深呼吸等运动来促进肺泡的扩张,以免导致肺萎缩及感染。

  1.3.2 干预组

  1.3.2.1 一般护理 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干预组采取持续性的低流量经鼻导管吸氧,给氧量一般在1~3 L/min。同时在给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有无发绀以及神志方面有无异常等情况。一般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左右,而血气氧分压在55~60 mm Hg最为理想[3]。如果血气氧分压过高很容易导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肺性脑病的危险,但如果血气氧分压过低,很容易引起心衰。严重患者应给予胸腔引流以及气管插管配合呼吸机来纠正缺氧。

  1.3.2.2 急救处理 急救以抗休克、通气、预防感染为重点,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药物、补充血容量、吸氧,以稳定病情再进一步治疗,当红细胞比积<25%时要考虑给予补充全血治疗,因为给予补充全血可提高血液中的携氧情况,可从血液中有效改善缺氧状态[4]。同时在给予患者吸氧的同时,应给予湿化,防止分泌物干燥。同时在患者急救期中应随时准备胸腔闭式引流包,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包以及胸腔穿刺包等必要急救设备,以保障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5]。

  1.3.2.3 胸腔引流术护理 在手术实施前应详细核对患者病情、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充分准备好抢救器材,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都应密切进行心电监护,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胸腔引流术后应保持引流管的通常,以及是否与引流瓶正确连接。防止引流管发生扭曲、挤压、脱落的情况,以免导致引流的血块等物体堵塞[6]。对胸腔穿刺部位每日进行消毒,防止引发感染,每日应更换一次引流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以免导致细菌侵入胸腔,引发胸腔内感染的并发症发生。当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24 h的引流液小于50 mL,经胸部X线显示恢复较好,符合拔除引流管指征时,可给予拔管,拔管后24 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7-8]。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统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包括管周疼痛、皮下气肿、导管滑脱等。同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 同时经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以及护理后创伤性气胸患者胸片康复效果显著,术后无需使用止痛药维持正常生活,患者的住院天数短,为显效。胸片检查表明气胸症状有所改善,患者无需大量使用止痛药物维持正常生活,且住院时间较短,为有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出现改善,需要服用止痛药物维持正常生活,并需要较长时间留院进行继续治疗,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经两组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对比可见,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引发并发症最高的为管周疼痛,占总病例的20%。而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所有患者在护理后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干预组患者满意度100%(2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两组经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可见,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是内科常见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病情进展迅速,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能够降低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气道阻塞而导致肺组织变薄且弹性逐渐减弱,肺内含气量逐渐增多而造成肺气肿,随着病情的进展,支气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不断受损和机化,管腔狭窄而肺大泡聚集大量气体,发生破裂后引发自发性气胸[9]。自发性气胸临床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相似性,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身具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并发自发性气胸后临床症状易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掩盖,易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而采取错误的治疗措施。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时需及时进行胸部X线或CT扫描确诊是否发生自发性气胸,对于病情较重不便移动的患者可在床边摄片[10]。

  自发性血气胸发病比较急骤,短时间内可达到高峰,而患侧突发的撕裂样胸痛为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一般需要持续2~3 d才能够有所缓解,一般当胸壁和膈肌运动外力,容易使这些粘连条索带出血,同时由于血液来自体循环,压力高,加之胸膜腔内负压,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量出血,从而引发休克[10]。发病后数小时或1~2 d内可出现气胸和积液征象,而单纯性气胸一般在3 d后出现积液现象。因此,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X线诊断和物理检查来明确诊断,可通过胸穿来证实,若诊断疏漏,可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除常规综合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感染预防,尽量先取患者痰液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再使用抗生素。同时注意原发病的治疗。而强心剂、利尿剂、抗凝剂以及呼吸兴奋剂等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剂量[10]。另外,单纯胸腔穿刺抽气效果不佳,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素辉.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430-431.

  [2] Kelly A M.Review of management of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is the best evidence clearer 15 years on?[J].Emerg Med Australas,2007,19(4):303-308.

  [3]苏金萍,詹明萍.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09,13(5):373.

  [4]许圣威,刘飞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159-160.

  [5]张旭,岳世昌,刘长宏.9例自发性血气胸的诊治[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0):1809,1812.

  [6]王娟.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2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67-68.

  [7]王晓军,张严,佟倜,等.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自发性气胸(附8例报告)[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4):717.

  [8] Kelly A M,Kerr D,Clooney M.Outcome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treated for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Chest,2008,134(5):1033-1036.

  [9]明炜.自发性气胸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10):1284-1285.

  [10]孙希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4):182-184.

  (收稿日期:2014-03-06) (本文编辑:欧丽)

  相关热词搜索:

  气胸

  并发

  临床

  护理

  疾病


  2022/0409/43527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