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南院
通讯作者:丁阿宏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氧疗等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属的照顾技巧,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果 健康教育后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长期预后得到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住院天数,改善长期预后,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据统计,我国COPD的发病率为3.82%~15%,在美国已居死亡原因的第4位[2]。COPD目前只能控制,无法治愈,且易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COPD的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减少住院时间,有效地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对延缓疾病发展、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科对100例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颇具成效,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的患者100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50~7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32例,以下68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健康教育前的平均住院日为15天)。
1.2 方法 健康教育的方式采用一对一的宣教,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记忆力的好坏及对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健康教育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地对患者提供教育、解释教育内容。每次时间要短、内容不宜过多,使患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文字教育,通过黑板报、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指导患者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知识。要以患者为中心,由陪护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采用集中示范的方法为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并利用患者间相互学习。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COPD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达标情况见表1。
2.2 平均住院日对比 健康教育前平均住院日为15 d,健康教育后为12 d,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且长期预后改善。
表1 COPD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达标(n)
3 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讨论
3.1 基本知识 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COPD的原因、诱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3.2 心理指导 由于患者病史长,社会活动少,经济收入低,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自理能力逐渐丧失,行动受限,极易形成焦虑和压抑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关心体贴患者,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态度,与家属共同实施训练计划,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使其正确认识该病,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用乐观的态度,愉快的情绪去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最好的疗效。将同一疾病相同情况的患者集中在一起,谈谈他们各自的感受和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尽量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通过正确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使患者掌握保健知识,自觉接纳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
3.3 饮食指导 营养不良可引起呼吸肌疲劳,免疫系统功能减退,且随着营养不良程度的加重,患者病情会逐渐加重,所以COPD患者加强营养至关重要。可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及饮食习惯食用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补充病情所产生的消耗,有利于机体修复。保证水分的摄入,其他器官如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 ml以上。保持呼吸道湿润,利于痰液的排出。对于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控制糖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应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和容易产气的食物和饮料(汽水、啤酒等),少食多餐,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以免腹部饱胀而影响呼吸。餐后不要立即平卧以利于消化,应该坐位或半卧位。老年患者易便秘,应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也可顺时针按摩下腹部,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干燥,可适当应用通便药。要保持口腔清洁,促进患者的食欲。另外,控制盐的摄入但也要摄取适量的盐分。
3.4 呼吸训练的指导 呼吸操的种类很多,较常用、有效的呼吸操主要有腹式呼吸、缩唇式呼气。这两项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改变浅而慢的呼吸为深而快的呼吸,使肺泡能够达到充分的气体交换,减慢病程发展。应向患者反复介绍,打消患者对此不以为然的态度。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科学原理为,能够有效的加强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减少耗氧量,增加日常活动的耐力。有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观,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如下:(1)腹式呼吸也称膈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放松全身肌肉,吸气时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腹肌舒张放松,使腹部下陷隆起,同时膈肌收缩,位置下移。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凹下,膈肌松驰回复原位。腹式呼吸锻炼初始,2次/d,每分钟呼吸7~8次,如此反复训练,10~20 min/次。熟练掌握后,可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的时间,使之成为呼吸习惯。(2)缩唇呼气:操作要领是采取“吹笛状”呼气法,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出。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与呼之比为1∶2或1∶3。锻炼时间及次数以无疲劳感为宜。该法可随时进行,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3.5 长期氧疗 一般COPD患者都处于缺氧状态,目前被认为,长期氧疗是COPD缓解期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持续吸氧可使肺血流动力学和低氧血症得到改善,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使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明显改善,运动耐力提高,病情得到缓解,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可用鼻导管吸氧,坚持每天按规定时间吸氧,可以安排在夜间及午间睡眠时。可选择医用氧气筒,但是要注意安全。目前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制氧机,操作简便、相对安全的制氧机。告知患者及家属必须维持足够的氧疗时间,吸氧浓度(1~2 L/min),同时要注意氧气的湿化、吸氧工具的选择及管道与设备的消毒、保养和用氧安全[3]。
3.6 其他 (1)戒烟。吸烟所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吸烟的患者应使其充分认识吸烟对人体造成的多方面伤害,以尽快戒烟。(2)预防感染。感染是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疾病缓解期应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在疾病流行季节,应注意自我保护,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等。(3)保证患者的充分睡眠,才能使患者的疾病很好的恢复。(4)有效的咳嗽。一般COPD患者的呼吸道内部会有很多分泌物,易阻塞气道引起感染。患者应采用有效的咳嗽,以排痰。
参 考 文 献
[1] 覃士梅,谢正福.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3):87.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48-1551.
[3] 陈学梅.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甘肃中医,2009,22(2):57.
(收稿日期:2011-03-07)
(本文编辑:车艳)
相关热词搜索: 健康教育 患者 观察 分析 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