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方法,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鸡住白细胞虫病;临床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421(2008)03-064-01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血变科住白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又称鸡白冠病。该病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且多呈地方性流行,4~10月份为本病高发期。笔者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7年9月,丰县王沟镇一体养鸡户周某饲养的260日龄罗曼蛋鸡1 000羽,出现产蛋下降、鸡冠苍白、拉黄绿稀粪,并伴有死亡出现。据了解,该鸡群按照正常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发病期间,曾使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饮水,均未见明显效果,且病鸡死亡数呈不断增加趋势。
2 临诊症状
病鸡体温升高、贫血、鸡冠苍白(图1)、精神不振(图2)、食欲减退、运动失调、两肢轻瘫、行走困难、口流黏液、产蛋下降,且软壳蛋、无壳蛋增多,部分病鸡停产。有少数鸡只呼吸困难,咯血死亡,死前口流鲜血。
图1
3 剖检变化
白冠,全身性皮下出血,全身肌肉特别是腿肌呈明显点状或斑块出血。各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肺部淤血,心、脾、胰脏点状出血,腭裂被血凝块阻塞,腺胃及肠道弥漫性出血。腹腔中有破裂卵黄及腹水,卵泡变性、充血。部分病鸡肠系膜心肌以及胸肌有灰白色小结节。
4 实验室检查
经血液涂片镜检,从病鸡翅膀下翼静脉采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发现在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有呈梭形的裂殖体细胞。核受虫体挤压偏于一侧,形成一深色狭带。并可观察到住白细胞虫虫体。
图2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及镜检结果诊断为鸡住白细胞虫病。
6 防治
第1~3天,用磺胺间甲氧钠嘧啶(河南开来药业有限公司提供)1 g对水5 kg饮水,第4天后,用该品1 g对水25 kg饮水,治疗3 d后,鸡只死亡停止,4~5 d症状消失,7 d后鸡产蛋恢复正常。也可用白冠消(山西福瑞沃药业有限公司提供)250 g拌料50 kg连饲3~5 d。
7 体会
(1)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中,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选用在血液中能维持较长时间且对该病有明显治疗作用的复方磺胺间甲氧钠嘧啶和泰灭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2)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主要发生于潮湿、多雨的7~9月份,蚋蠓为其传播媒介。因此,经常搞好鸡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消除鸡舍周围杂草,防止蚋蠓滋生,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3)此病流行季节,在饲料中定期加入氯羟吡啶、磺胺喹恶啉等药物进行预防,可大大降低此病的发生。在鸡群发病期间可添加Vc、多维等增强病鸡抵抗力。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多补充多种维生素,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平衡,以增强机体体质。
参考文献
[1] 王建兰.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防制[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5):101.
[2] 苏丽娟,谢慧,吴玉臣,等. 自拟复方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疗效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6):11841-11842.
[3] 严秋霞.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及防治[J]. 畜牧与兽医,2007,(7):41.
[4] 胡晓苗,张丹俊,汪丽,等.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06,(23):6205-6206.
相关热词搜索: 白细胞 诊治 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