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甲状腺癌患者

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及131I剂量对甲状腺癌患者

时间:2025-08-02 02:18:24 浏览次数:

zoޛ)j馝wԍ]v^5ۯuR7Ѕ?wԍNONwЅ?wԍwԏP54^t5m7Cޭޖ'aw]!,z.qǬzڶ)E騽楖rqzbz{lRB)`Fa�(h!zx?~)bjם)֥b)1bqBY^b)Jv>/w۽Сvrӛ-)zb^ޭޖ'aw]!,z.qǬzڶ)E騽楖rqzbz{l/ק{Zv'^jȧ^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共收治甲状腺癌患者69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37.8岁。其中20岁以下患者2例,20~30岁患者23例,31~40岁患者26例,41~50岁患者为6例,50岁以上患者为1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到第一次接受131I治疗时间为2~18个月,平均为6.8个月。其中乳头状腺癌患者共36例,滤泡状腺癌患者共33例。根据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两组,小于30 μIU/mL组31例,大于30 μIU/mL者有38例;根据不同131I剂量对患者进行分组,低于3.7 GBq有27例,高于3.7GBq有42例。

1.2 方法

1.2.1 治疗前患者准备 患者治疗前3~4周要进食低碘食物,并停止服用甲状腺素钠或甲状腺素片,并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尿便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及颈部B超等检查以掌握患者身体状况。

1.2.2 治疗方法 依据治疗前检查结果,具有一叶以下残留甲状腺组织的患者,一次性给予3.7 GBq的剂量;具有一叶以上或伴有转移病灶的患者,首次给予3.7 GBq的剂量,3个月后进行显像检查,依据检查结果给予3.7~7.4 GBq不同的剂量药物以治疗病灶转移。服用131I 12 h后患者可正常进食,并嘱咐患者多饮水、咀嚼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口服Vc片预防并发症。

1.2.3 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碘摄取量、病理分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131I剂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分组间对一次清甲成功率。参考《实用临床核医学》标准[3],对131I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停止服用甲状腺素片4周后,促甲状腺激素大于10 mU/L,甲状腺体摄碘率小于1%,131I全身扫描未出现浓聚灶判定为清甲成功。若全身131I扫描颈部可见显像剂摄取则为清甲残留。若经检查患者已清甲成功,经复查后又发现病灶则为复发。

1.3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患者特征的一次清甲成功率比较

不同患者特征的一次清甲成功率不同,其中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 μIU/mL和131I剂量高于3.7 GBq的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P<0.05),其中年龄、性别、碘摄取量病理分型等对一次清甲成功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9例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及患者特征比较[n(%)]

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131I剂量对一次清甲成功率有显著影响(P<0.05)。

2.2 总体临床治疗效果

131I对69例甲状腺癌患者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去除效果:131I治疗12个月后,诊断剂量131I,全身显像结果显示:乳头状腺癌患者痊愈21例,好转8例,有效率80.6%;滤泡状腺癌患者痊愈21例,好转7例,有效率84.8%;总有效率为82.6%。截至本文截稿时,共有61例患者清甲成功(88.4%),其中39例患者一次清甲成功(56.5%),15例患者二次清甲成功(21.7%),7例患者三次清甲成功(10.1%)。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慢性唾液腺损伤,鼻泪管阻塞、颈背部疼痛、白细胞减少,未发现肝肾功能明显改变、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甲状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属于预后效果比较好的一种,可其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则会导致很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4]。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占80%。临床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80%左右属于分化较好的腺癌,早期手术的5年生存率超过70%。因此,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了临床的重要课题。目前,甲状腺在的诊查手段一般是影像学手段,如超声、CT、核磁共振、核素扫描,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虽然有这些高级的仪器,但甲状腺癌的误诊率还是很高,可达40%,甚至更高[5]。因此,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效率也是当前一大难题。萍萍等[6]研究表明,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声像图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能够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李晓芳等[7]研究发现通过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浆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情况,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有望成为该症早期诊断指标。

另外,医疗工作者在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中进行了很多努力,赵志刚等[8]通过对49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证明131I能够治愈甲状腺癌以及甲状腺残留多、有局部侵犯的患者,并且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也存在治愈的可能。赵文锐[9]也报道,反射性131I能够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术后治疗。孙传海[10]、李镜发[11]等均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证明131I在甲状腺癌术后治疗中的作用。这些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这也充分证实了该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医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31I在甲状腺癌术后治疗中会取得更多的进步。

通过该研究发现,不同患者特征的一次清甲成功率不同,其中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 μIU/mL和131I剂量高于3.7 GBq的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P<0.05),其中年龄、性别、碘摄取量病理分型等对一次清甲成功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不难看出,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具有治疗难度低,副作用小,有效率较高等特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对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30 μIU/mL临床效果更佳,131I剂量高于3.7 GBq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黄蕤, 李林.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131 治疗[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2, 19(8): 814-817.

[2] Lidn P, Langsteger W, Molnar M, et al. Epidemiology of tryoid diseaes in iodine sufficiency[J].Thyroid, 1998, 8(12):1179-1183.

[3] 马寄晓, 刘秀杰. 实用临床核医学[M].2版.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2:488-502.

[4] 王春梅, 王雪梅, 王城. 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的疗效分析[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6(4): 314- 317.

[5] 卢秀波.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在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7.

[6] 萍萍, 宋海霞, 房秀霞, 等. 彩超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4): 253-256.

[7] 李晓芳, 金月玲, 何钟磊, 等.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甲状腺患者血浆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1): 34-36.

[8] 赵志刚, 彭亮, 李亚军, 等. 131I 治疗甲状腺癌498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杂志, 2013, 41(2): 140-142.

[9] 赵文锐. 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2, 27(3): 147-149.

[10] 孙传海.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 治疗的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12): 158-159.

[11] 李镜发, 邹德环, 余立群, 等. 甲状腺癌术后大剂量131I 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2): 129-133.

(收稿日期:2015-06-05)

相关热词搜索: 甲状腺 剂量 患者 激素水平 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