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结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结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时间:2025-08-02 12:53:23 浏览次数:

结肠息肉是結肠和直肠的一种隆起性病变,广义上讲凡是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明确病理性质前都可以称之为息肉。在肠镜下息肉的大小不一,小的几毫米,大的有数厘米;息肉的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

结肠息肉这个统称里包括了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比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等。这些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在内镜检查中都以“息肉”为表现,甚至有些结肠癌都可以在内镜下以息肉的形式存在,因此取病理来判断息肉的性质就十分重要了,因为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预后是不一样的。

结肠息肉包括多种病理类型,不是所有的类型都会转变成结肠癌。有的息肉生长缓慢,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癌变,可以随访观察,不一定需要积极处理。比如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就很低,这种息肉是正常黏膜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属良性病变。因此,如果发现了直径较小的增生性息肉,可以随访观察。再比如炎性息肉,它是炎症刺激的结果,往往见于结肠炎的患者,也不属于肿瘤性的息肉。

最需要重视的是腺瘤。这是一种结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大部分散发性结肠癌是由腺瘤演变来的,结肠癌一般会经过腺瘤期癌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结肠腺瘤都要癌变。目前认为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息肉的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绒毛成分含量有关,息肉越大、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因此对于高龄的、直径较大的、级别越高的(如III级腺瘤)腺瘤性息肉最好切除,以免遗留隐患。

目前,内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部分良性结肠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无需手术治疗。但仍有一部分并不适合在内镜下切除,比如病理提示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或者体积过大的息肉,需要内镜医生的准确判断。

由于肠腔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肠黏膜运动的特点,可能存在结肠息肉的漏诊,同时结肠息肉比较容易复发,所以结肠息肉的患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摘自《健康报》)

相关热词搜索: 结肠 息肉 癌变 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