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仪陇县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对策

仪陇县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5-08-02 07:24:28 浏览次数:

摘要 基于对仪陇县自然条件以及发展设施园艺的历史、现状与设施类型的调查,全面分析了仪陇县进一步发展设施园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四川仪陇

中图分类号 S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244-02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cility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in Yilong County

XIE Teng-hui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Life Science,Sichu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Kangding Sichuan 626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development history,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facility types of the facility horticulture production in Yilong County,the problems of further developing facility horticulture production in Yilong County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facility horticulture;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countermeasure;Yilong Sichuan

设施园艺是指在露地不适宜于园艺作物(蔬菜、花卉、水果)生长的季节和地区,采用保温防寒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根据人们的需要,有计划地生产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1]。而设施园艺在我国也被称为反季节栽培、错季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仪陇县的设施园艺业从无到有,从零星小量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其中有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更有许多不足。为了进一步发展仪陇县设施园艺技术和生产,特对其发展条件、发展现状、科技力量、从业人员、政府态度等方面进行仔细调查、分析总结,以期找到发展突破口。

1 仪陇县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1.1 地理环境

仪陇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形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境内沟壑纵横,山体切割较深,海拔高差309~793 m,地势复杂多样;境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暖夏热,夏季湿热多雨。仪陇县总土地面积达到了169 170 hm2,其中耕地43 275 hm2,人均耕地0.048 hm2。境内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1.2 园艺植物种类及其季节分布

仪陇县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四川省一直位列前茅。而仪陇县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境内栽培种植了不同种类的园艺作物。仪陇县境内主要栽植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各种果树以及中草药,国家珍贵树种红豆树在仪陇县也有少量栽植。同时,不同季节仪陇县栽植的作物也各不相同。在春季,仪陇县主要栽植有丝瓜、黄瓜、南瓜、扁豆、油菜、辣椒、茄子等,秋季主要栽植有小麦、白菜、菠菜、马铃薯,萝卜等。

1.3 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2005年以来,仪陇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在县内建立大型的蔬菜生产基地,2008年开始,一些农户开始采用塑料大棚栽植一些农作物,从2010年开始,仪陇县境内掀起一股建立设施园艺基地热,先后有多个设施园艺基地开始建设。到2014年,仪陇县的设施园艺面积达到了500 hm2左右,在所有的设施园艺结构中,简易竹架大棚达到了120 hm2,普通装配式钢架大棚366 hm2,自动与半自动钢架大棚面积为14 hm2,分别占设施园艺面积的24.0%、73.2%、2.8%。设施园艺在全县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所发展,形成了以新政、金城、武棚为中心的辐射式发展轨道。但总的来说,仪陇县的设施园艺装备比较落后、规模化与自动化生产水平低、技术人员缺乏、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大,研发与推广的费用不足。

2 仪陇县园艺设施类型与栽植种类

2.1 园艺设施类型

仪陇县从2009年开始在新政、金城、永乐、武棚、立山、保平、铜鼓等地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业,建立了一些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基地,同时引进钢架塑料大棚和半自动屋脊型温室,在全县大力推广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和简易竹架塑料大棚。而在仪陇县其他乡镇则主要是一些简易的覆盖设施和遮阳、防寒设施的使用。

仪陇县的气候条件复杂多变,而且不同地域的地方小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仪陇县不同地方建有不同的设施类型。但总的来说,建造的设施主要有温床、竹木结构塑料中棚、简易竹架塑料大棚,钢架塑料大棚和半自动屋脊型温室。但主要以地膜覆盖、竹木结构塑料中棚和钢架塑料大棚为主。在这些设施中,钢架塑料大棚和半自动屋脊型温室几乎全部从省外引进,其他设施都是从省内其他地方引进的。

2.2 设施园艺栽植种类

从2008年开始,仪陇县的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就在不断扩大,栽培的园艺作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从最开始只有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到现在设施果树生产基地的建设,仪陇县的设施园艺业也经历了从单一向多品种发展的过程,但设施花卉在仪陇县还是缺口,只有少数基地生产一些苗木以及花卉的种子。仪陇县日常生产的园艺作物有黄瓜、南瓜、茄子、西红柿、辣椒、早秋甘蓝、玉米、薯类、豆类以及各种食用菌,主要有香菇和平菇,但设施花卉在仪陇县并没有栽植,几乎没有生产,只有少数基地生产花卉种子以及一些苗木。

3 仪陇县设施园艺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装备水平低,设施结构不合理

仪陇县园艺设施结构设计基本上是开发商从省外原样引进或稍加改动,没有根据仪陇县不同地域的气候、温度、光照条件建造,适应性差,且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园艺设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仪陇县园艺设施20%以上是竹木大棚和简易竹架塑料大棚,这2种大棚一是对环境中光、温、水、气的调控能力差;二是空间小,作业不便;三是大棚两侧基本不能种植其他作物,利用率不高;四是冬季如果没有加温措施,就只能处于闲置状态,且即使实施加温防寒措施,由于仪陇县冬季多雾,不但增温效果大大降低,且光照度更低;五是夏季因气候炎热,个体农户的大棚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一些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基地只能栽种耐热蔬菜品种以及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而占仪陇县设施园艺70%以上的钢架大棚,开发商将这些设施引进来安装好之后,即直接开始生产,这些设施中缺少一些必要的设备,如捕虫器、黄蚜板、防虫网、喷雾器以及必要的照明设备等。近几年,仪陇县很多基地也从省外引进了自动与半自动钢架大棚,但由于相应的设施不配套,导致很多基地的自动与半自动钢架大棚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 农户自主经营产品难流通,效益不高

由于农户不能及时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信息,而且大多数园艺产品都以原始方式进入流通领域,即农户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亲自将自己生产的园艺产品运送到集市上售卖,经济价值较低,市场销售比较困难,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难以占据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在调查的设施园艺基地中只有大型基地采取与经销商以及大型超市签订采购合同的方式,使其产品不仅销路有保证,远销省内各个市县,还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品。

3.3 管理粗放,设施基地内环境较差

在调查的3个大型设施园艺基地中,仅有1个基地内的管理人员时刻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但管理工作仍然比较粗放,而另外2个基地内的管理人员没有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与其他人员闲聊;在调查的6个个体农户中,因为都是家庭式经营,且家庭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设施园艺中的产品,所以他们的管理较好、较仔细。同时,对于3个大型设施园艺基地、6个小型设施园艺基地及个体农户的调查中发现,只有2个大型设施园艺基地中的垃圾(塑料薄膜、塑料袋、果皮、废纸等)统一由工作人员清理,且每天都会倒入垃圾箱中,其他设施园艺基地中的垃圾则到处堆放,管理人员未按时清理,严重影响了设施园艺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4 机械化水平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仪陇县山高路陡田地窄,大型农机具使用困难,仪陇县设施园艺栽培过程中的土壤耕作、育苗、播种和施肥等大多数基地都靠人工完成,而人工栽培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费时,容易出错,使得这些基地的作物生产周期较长,利润较低,只有2个基地由于地势相对较平坦,且面积较大,在设施园艺栽培过程中使用了大型农机具,但总的来说,仪陇县设施园艺栽培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同时,仪陇县是四川省财政能力较强的县,也是人口大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施建设更是不配套,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设施园艺产业的资金普遍投入不足,特别是个体农户以及合作组织,园艺设施建设好之后很少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使得仪陇县的设施园艺发展普遍依靠政府的扶持,发展缓慢。

3.5 连作障碍突出,病虫害严重

由于仪陇县设施园艺业的发展普遍滞后于省内以及国内,并且由于相关技术人员的缺乏和技能知识水平的老化,仪陇县的设施园艺基本上采用连作的生产方式,在调查中,只有一个基地采用蔬菜、水果立体栽培的方式,而在连作栽培条件下,土壤的肥力不断下降,土壤的传染性病虫害加强,导致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同时,因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大棚内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而管理人员又缺乏相应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只有当病害或虫害发生时管理人员才会采取措施抑制病虫害,使得相同病虫害每年都会发生,导致作物的产量降低,直接影响从业人员和所有者的经济效益。在仪陇县的设施园艺栽培中,设施蔬菜栽培的病害主要有黄瓜的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甜椒的软腐病、青枯病以及芹菜的叶斑病和叶霉等,而在平菇与香菇等食用菌的设施栽培中,由于它们的生长周期较短,只要保持棚内环境清洁,病虫害都以防治为主,且在实际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较少。设施果树的栽培中主要有葡萄的霜霉病和白粉病,草莓的线虫病和白粉病,火龙果的线虫病等,但总的来说,设施果树的病虫害相对较少。

3.6 科技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应用滞后

由于仪陇县设施园艺栽培起步晚于其他市县,并且由于仪陇县科研人员较为缺乏,再加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滞后,设施园艺业的产量和质量优势不明显,影响了仪陇县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调查中发现,仪陇县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年龄偏大,其中,30~50岁的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80%,50~55岁的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10%,3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10%。同时,全县共有科技人员156人,而仪陇县可耕地面积为43 275 hm2,相当于平均每人需要对277 hm2的土地进行专业指导,而在这156人中,中专及以上学历105人,本科学历45人,研究生学历6人,他们对常规技术了解深入,但对现代设施园艺的高新技术了解较少,阻碍了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对高新技术的了解和引进。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有文化、有知识、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农业部门的科技推广经费紧缺,造成仪陇县现代设施园艺科技推广应用严重滞后。

4 仪陇县设施园艺发展对策

4.1 增加设施类型,调整设施结构

由于仪陇县冬季不是特别寒冷,但夏季湿热多雨,所以在建造园艺设施时不能“依瓢画葫芦”,而应当建造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或者地域条件的设施,可以适当增加设施类型,调整不是很合理的设施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全面规划。目前,在仪陇县发展设施园艺应适度推广复合材料的塑料大棚、自动半自动钢架大棚,结合实际情况少量发展简易竹木大棚、砖混结构单屋面温室和现代化智能温室[2]。与此同时,也应大力推广秸秆及草、粪、瓦盆和泥盆等覆盖栽培,发展遮阳网、防虫网和防雨棚等进行夏季的设施园艺栽培。另外,还可以在近地面建造风障畦、阳畦和简易棚等近地面保护设施。

4.2 增加设施园艺植物种类,拓展生产目的,丰富产品类型

仪陇县境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土壤、水质、空气污染较小,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设施园艺的诸多优势。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应把稀特蔬菜和山野菜作为栽培重点,不断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设施果树栽培中,应把错季水果和高效益水果作为栽培重点,提高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的利润;设施花卉在仪陇县暂时处于“空白”状态,而设施花卉产业具有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等特点,因此仪陇县应大力推广设施花卉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仪陇县设施园艺产业。

4.3 创新体制与机制,探索设施园艺业发展新方向

目前,仪陇县设施园艺产业中农户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偏低,农户应当积极采取代耕代种、租赁、转包、调换等形式,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政府也应当积极探索更加适合设施园艺业发展以及能带动普通农户转型的新体制,如农户与企业产销结合、企业给予农户技术扶持,农户与农民合作组织代种、代销的方式。同时,政府应将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中大力提倡环境友好和园艺健康等理念,对提高社会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4.4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

设施园艺是一种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效率产出的生产方式,要想获得规模化生产效益,前期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农民普遍收入较低,农民自身要单独建立规模化的塑料大棚和温室,存在着较大的困难[3]。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设施园艺业的投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打破设施园艺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农信社、农商银行等国家金融机构要改革创新涉农金融制度,放宽信贷条件,然后采取国家投入补贴、财政贴息贷款、引进资金、农民自筹资等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借鉴运作工业项目的理念,把设施园艺资源作为项目来包装、运作,吸引外来投资者投资经营,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甚至国际资本进军设施园艺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4]。

4.5 创新栽培制度,加强田间管理

目前,仪陇县设施园艺产业几乎都采用连作的栽培方式生产,不仅使园艺作物更易感染病虫害且其产量和质量也不是很高。现阶段,应当大力推广科学轮作的方式栽培,同时,也可采用蔬菜、水果立体栽培的方式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于生产中病虫害比较严重的蔬菜或水果,可以先采用物理措施防治,如用防虫网阻隔害虫、用粘蚜板和挂色板诱杀害虫等,在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用化学药剂,同时也应当引进较为先进的生物防治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最后,提前预防病虫害、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也非常重要,如每年给大棚内的土壤消毒、将大棚内的土壤深翻然后曝晒,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在适宜园艺作物生长的范围内。

4.6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强力实施产业振兴发展战略,结合实际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成立设施园艺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和宏观管理,指挥协调各级各部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出台扶植政策和激励措施,用足用活各项惠农政策。二是建设相应的营销体系,使广大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依靠强大的营销网络让自己的产品远销其他市县。三是完善市场体系,以各乡镇农贸市场为重点,大力发展标准化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取消露天地摊市场,扩宽对外销售渠道,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引导、扶持、培育设施园艺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壮大流通力量,架起农民与消费者的桥梁。四是强化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仪陇县农业信息网络和三农热线的服务,通过网络和电话语音及时发布新品种、栽植新技术、供求新信息,指导农户调整优化结构,种植适销对路的园艺产品。

5 参考文献

[1] 张福墁.设施园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朱庆松,赵海英.信阳市市郊设施园艺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1):42-44.

[3] 李侃.福建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14(8):82-84.

[4] 叶清华,蔡笃龙.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J].今日海南,2008(10):35.

相关热词搜索: 仪陇县 园艺 对策 现状及 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