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宁夏枸杞溯源系统建立的关键控制点探讨

宁夏枸杞溯源系统建立的关键控制点探讨

时间:2025-08-03 02:31:21 浏览次数:

zoޛ)j馒r+mj�<`r+mj/]My]_|섎6]6=]ov׏^u3@׽}OV材料与方法

在2009年7—9月和201.3年7—9月对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枸杞主产区病虫害种类,农药使用情况及生产现状等进行实地调研[3],2010年对宁夏中宁县枸杞施肥情况进行调研[21],以及201.3—201.5年对宁夏中宁一规模化枸杞种植基地(3 500亩,1亩≈667 m2)从种苗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等枸杞生产全过程进行定点跟踪调查记录。在此基础上,从宁夏枸杞产品质量管理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危害分析及关键点控制(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方法[22],结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GAP)[2.3.2.5],研究确定枸杞溯源系统中产品质量安全危害源、关键控制点、关键追溯信息指标。

2结果与分析

2.1枸杞生产流程包括园址选择,种苗选择,栽植管理,采收加工、储存、流通等过程。枸杞从种苗种植到盛果期需要2~3年,在此期间,需对树体进行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达盛果期,枸杞每年可多批次采摘,从春芽萌发至最后一茬枸杞果实采收完毕,不同采摘批次之间进行的水土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各有不同;果实采摘后进入加工晾晒(或鲜果加工)环节,随后是成品包装、储存、运输等流通环节,最终进入市场进行销售。

2.2宁夏枸杞建立溯源系统的优势宁夏枸杞种植历史悠久,在新品种培育[26]及种植配套技术[27]、病虫害防治[2.83.1]、采收加工[3.2.3.5]及新产品开发[2,3.63.8]等方面有着坚实的工作基础。宁夏枸杞是品种选育工作开展较早且培育栽培品种最多的中药材之一,其无性扦插繁殖的育苗方式保证了栽培品种品质的稳定性。相比于其他中药材,宁夏枸杞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具有如下优势:①种植区域相对集中;②人工栽培历史悠久;③种植管理技术成熟;④生产加工方式相对统一;⑤消费者对宁夏枸杞的认知度高,质量意识强。

2.3枸杞生产过程中危害来源枸杞生产过程中有来自生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污染和危害。生物性危害主要指在生物自身及其生长代谢过程中代谢产物对生物的污染,枸杞的生物性危害主要是其生长过程发生的黑果病及加工储藏时期的真菌性污染等。化学性危害是指在枸杞生长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土壤、空气、水分及农药、肥料使用形成的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残留污染,以及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对枸杞的污染。物理性危害是指在枸杞产品中存在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外来物质,常见的有玻璃、铁丝、石块、金属碎片等。

生产中,影响枸杞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源主要来自枸杞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肥料和脱蜡剂(表2)。

2.4枸杞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是指通过识别和评价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过程中存在(包括实际存在和潜在)的危害,找出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控制点,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降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以枸杞生产流程为基础,根据危害分析所积累的信息,采用HACCP危害分析表方法,确定枸杞生产过程4个关键控制点(CCP)(表3):①茨园选择,包括周围空气、土壤状况、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②水肥管理过程中,水肥来源及处理;③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农药来源及使用;④枸杞加工过程中,脱蜡、晾晒、分级、包装过程中,食用碱的使用。

枸杞病虫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主要害虫有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蓟马、枸杞红瘿蚊、枸杞蚜虫、枸杞负泥虫、枸杞实蝇和枸杞锈螨等,主要病害有枸杞黑果病、枸杞白粉病、枸杞根腐病、枸杞流胶病和枸杞叶斑病等。枸杞生产过程中需多次使用农药,需明确农药来源及生产厂家信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施药。由于枸杞可多批次采摘,需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在间隔期内不得采摘,在记录施药信息的同时还需记录采摘信息。

枸杞施肥主要分为4月中下旬施基肥和6月中旬追肥,部分种植区域在生长季节不定期喷施叶面肥,且叶面肥多与农药一起混合喷施。所用商品肥料必须明确生产厂家信息,测土配方按需施肥,同时规范使用叶面肥,确保安全。农家肥料一般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外来农家肥料应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登记有机肥来源信息,而且所有农家肥施用时应充分发酵腐熟且无抗生素等污染。

枸杞加工干燥过程中一般使用食用碱对果实表皮进行脱蜡处理,以加快枸杞干燥,保持正常色泽。对食用碱生产厂家信息必须明确,严格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等工业用碱。

2.5枸杞质量安全追溯指标要实现枸杞质量安全追溯,除记录枸杞质量安全要素外,还需对其他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以便在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时可追溯,以及时解决问题(表4)。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记录信息较多,应该充分应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借鉴其他领域的相关成功经验,对一些共用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以提高效率,减少人为作业的干扰。对于相对繁琐的种植过程追溯信息的采集,可将其嵌入基地日常管理信息化系统,然后按照国家溯源标准对数据进行统一整理、编码并采集。例如,对大型基地可将枸杞划分片区(如100亩/区),每片区由1人负责所有日常管理,每日对该地块用工及农事操作在上下班时进行打卡登记,企业提前将所有投入品厂商等信息录入系统(农药信息可直接导入农药信息网上的农药登记数据,使用剂量提前设定),片区负责人只需在系统内进行简单的选择操作,即可快速高效地记录信息(图1)。

3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渴望日趋强烈。除了在生产中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实现优质产品的生产外,还需要加强标准监管和信息化监管。我国政府一直关注中药材质量安全,出台了多项与溯源体系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如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

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5];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委联合拟定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6];201.5年1.2月9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医药法(草案)》[7];201.6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8]等。提出需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中药材质量,加快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溯源体系相关软硬件及技术成本也在不断地降低,中药材溯源体系在各种中药材上的使用也将更加普遍。

枸杞从生产至消费经历了一系列的环节及过程,涉及到众多的参与组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宁夏枸杞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其药食两用的特性,其深加工产品如枸杞酒[38],枸杞果汁[2,3.9]等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同时枸杞的集约化种植和相对成熟的种植技术,使枸杞生产相比其他药材实施溯源管理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可行性。建立发展枸杞产品溯源系统,对于提高宁夏枸杞产品知名度,保障产品质量,促进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一部[S] 201.5:2.4.9

[2]Potterat O Goji (Lycium barbarum and L chinense):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safe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uses and recent popularity[J] Planta Med,2010,76(1):7.

[3]徐常青, 刘赛,徐荣,等 我国枸杞主产区生产现状调研及建议[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1.979

[4]利河伯,姜丽 枸杞出口趋势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3):2.4.4

[5]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 (201.601.10). http://wwwgovcn/zhengce/201.502/01/content_2.81.303.4htm

[6]中国政府网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EB/OL](201.5.6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4/2.7/content_9662htm

[7]中国人大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EB/OL] (201.601.10)http://wwwnpcgovcn/npc/lfzt/rlyw/201.5.1.2/3.1/content_1.95.81.77htm

[8]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 (201.601.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1.2/content_105.84htm

[9]陈红华,田志宏 国内外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比较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2.1):5

[10]张月义,韩之俊,季任天 欧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2):2.2.7

[11]郑火国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2]张辰露,梁宗锁,冯自立,等 我国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进展与启示[J] 中国药房,201.5,2.6(1.6):2.2.95

[13]廖保生,宋经元,谢彩香,等 道地药材产地溯源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881

[14]曹海禄,焦炜,黄璟,等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述[J] 中国现代中药,201.3,1.5(3):2.3.3

[15]丁红胜,熊钧 枸杞质量溯源系统的重构设计[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10):66

[16]姜文胜,李建国,李军 枸杞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3.69

[17]顾选,张晓芹,宋晓娜,等 基于DNA条形码产地形态联用的药材溯源新方法研究——以黑果枸杞1种伪品为例[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75.9

[18]辛天怡,李西文,姚辉,等 中药材二维DNA条形码流通监管体系研究[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4.5(7):695

[19]Xin T, Yao H, Gao H, et al Super food Lycium barbarum (Solanaceae) traceability via a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barcode[J] Food Res Int,201.3,5.4(2):1.699

[20]雷建刚,刘敦华 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对不同产地枸杞溯源模型的优化[J] 食品科学,201.4,3.4(20):1.4.8

[21]刘赛,徐荣,陈君,等 宁夏中宁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肥力及枸杞子品质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4.1

[22]Unnevehr L J, Jensen H H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using HACCP as a food safety regulatory standard[J] Food Policy,1.999,2.4(6):62.5

[23]周荣汉 中药材GAP的实施与SOP的制定[J] 中国现代中药,2000,2(9):6

[24]程惠珍,周荣汉 中药材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实施GAP的重点与难点[J] 中国现代中药,2000,2(3):1.7

[25]程惠珍 药用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防治策略[J] 中国现代中药,2001,3(7):1.5

[26]安巍,赵建华,石志刚,等 枸杞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J] 果树学报,2007,2.4(2):1.72

[27]安巍 枸杞栽培发展概况[J] 宁夏农林科技,2010(1):3.4

[28]康萍芝,沈瑞清,张丽荣,等 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J] 农药,2005,4.4(10):4.71

[29]张艳,吴燕,王晓菁,等 枸杞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动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2.3.9

[30]杨红兵,鲁立良,王自军 枸杞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84.6

[31]邱瑾,田学霞,谢施祎 枸杞蓟马的发生及防治药剂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3):7

[32]郑国琦 宁夏枸杞果实结构、发育与糖分积累关系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1.1

[33]葛邦国,刘志勇,朱风涛,等 枸杞加工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4):93

[34]慕松,郭学东,顾正军,等 太阳能干燥在枸杞加工中的应用[J] 农业装备技术,2008,3.4(5):2.7

[35]肖华志,胡小松 我国枸杞的加工利用现状及其深加工的发展趋势[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3):5.3

[36]张华峰,杨晓华 枸杞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2):3.69

[37]Tang W,Chan E, Kwok C,et al A review of the anticancer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Lycium barbarum fruit[J] Inflammopharmacology, 201.2, 20(6):307

[38]陆晓滨,赵祥忠,刘庆军发酵型枸杞酒澄清技术研究[J] 酿酒,2003,30(5):79

[39]陈玮琳 枸杞果汁饮料加工及质量控制[D] 银川:宁夏大学,201.3

相关热词搜索: 溯源 宁夏 枸杞 探讨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