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说,本次疫情已有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出现并发症,其中有些病人根本没有常见的腹泻症状,却出现了神经系统障碍,这都是一些新的情况。
3、《北京科技报》:该病菌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刘富强:根据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是经食物传播。目前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其致病能力和对胃酸的抵抗力均较强,对细胞的破坏性大。在世界各地报告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暴发中,约有70%以上与进食可疑食物有关。第二是经家畜、家禽以及水传播。第三是接触性传播。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也可引起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传播。不过在上述三条种传播途径中,以食物传播为主。
《北京科技报》:发病的患者目前无药可医吗?
刘富强:目前有对应的治疗药物,但该病菌引发的是一系列后遗症,人们使用的是综合治疗手段。对于患者而言,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应该早报告,要慎用抗菌药物,及早规范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加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的病情,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北京科技报》: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
刘富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传染性很强,要预防该病菌的感染,最佳方法是谨防病从口入,勤洗手并注意食品卫生。
为了保险起见,今年4月以来有赴德国及其周边国家旅行史的人,如出现急性血样便腹泻、腹痛或无尿、少尿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告知旅行史。另外近期赴欧人员,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如生吃瓜果蔬菜,务必彻底洗净;凉菜、肉制品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和存放;不要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接触动物及其粪便后要彻底洗手。
《北京科技报》:哪些食物是不安全的?
刘富强:目前正值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街头不卫生摊点、易变质食物、剩饭剩菜、生食蔬菜都会面临一些肠道疾病的威胁。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对于易变质的食物(如吃剩的熟食),应冷藏存放;处理熟食时应洗净手或戴上一次性手套;食物煮熟后应尽快食用,剩菜剩饭食用前应彻底加热;应尽量进食“烧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肉类等,确保食物中心的温度达到70℃以上。如果食用生食蔬菜,应选择符合生食条件的品种,制备前应进行充分清洗、消毒,并在制备完成后尽快食用。此外,人们平时也不要食用变质的食物。
《北京科技报》:本次疫情传入中国的风险有多大?
刘富强:这次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暴发为食源性传播,虽然理论上它可以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但是目前还没有实际发生的案例。由于我国进口的生鲜蔬菜和其他食品数量有限,暴发疫情的菌株通过食品传入我国风险低。另外疫情暴发与德国等欧洲国家当地人“生食”习惯有关,以熟食为主的中国人则不必太过恐慌。
尽管在我国很可能出现赴德旅行和归国人员在德国感染的病例,但病菌在国内引发进一步广泛传播可能性较小。不过由于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能导致患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这种病例病死率较高,必须要关注病例的救治,各地医疗机构要做好病例的发现、报告和检测。此外,我们也要注意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目前不建议对赴德旅行或对德贸易实行任何限制,但也特别提醒:出现腹痛、腹泻、发烧等胃肠道症状的,生活在德国或最近访问过德国(特别是德国北部)的患者应立即就医。
《北京科技报》:为了防止该疾病向国内蔓延,近期对出入境人员应该做哪些具体要求?
刘富强:对于入境人员,从有疫情发生国家地区旅行归来的,如出现腹部绞痛或急性腹泻等症状时,应在入境时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另外入境后两周内如出现腹部绞痛或急性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如实说明旅行史。
而对于出境人员,旅行前,应该充分了解旅行目的地是否有疫情发展,采取预防措施;在旅行中和在目的地,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进食前、如厕后;不吃生食,不喝生水;如果出现腹部绞痛或急性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紧急情况下,可及时与我驻所在国使领馆或所在国相关部门联系求助。
该病菌一旦在国内出现,我们能够迅速检测出来吗?
刘富强:尽管新发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刚刚为国内所知,但对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有关防控研究,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并且,这次出现的新病菌,国内多家机构都在进行跟踪研究,因此一旦有病例出现,应该能够很快检测出来。
《北京科技报》:致病大肠杆菌是怎么出现的?
刘富强:在细菌的遗传物质中,除染色体外,还有一些被称为质粒的遗传物质。携带有“毒”质粒的大肠杆菌就是有“毒”的大肠杆菌。它的“毒性”不仅可以直接遗传给它们的后代,还可以传给其他细菌。其“毒性”通过一种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传播。这种病毒不会造成大肠杆菌死亡,它只是寄生于大肠杆菌体内,利用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复制,再释放出来,感染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的过程中,有时会错误地把细菌的遗传物质装配到自己的遗传基因中复制,有时又会在离开原来的宿主细菌时顺便从细菌体内带走某段基因。这就可以导致细菌突变。如果它把有“毒”的大肠杆菌基因带到原来无毒的大肠杆菌体内,这种大肠杆菌便获得了产“毒”的基因,从此就变得有“毒”了。
相关热词搜索: 大肠杆菌 疫情 传入 中国 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