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优质化措施。
(2)制度完善A: 建立管理文件,统一管理护理中的问题;B: 健全护理单元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护理常规;C:规范分级制度;D:细化职责分工。
(3)操作标准化A:明确操作适应症;B:制定操作标准术;C:严格评价指标
D:学习专业技能。
(4)考核激励体系A:坚持公平、公正原则;B:坚持按劳分配,依据工作效果分配;C:制定工作治疗日评价表;D:完善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考核。
(5)细化服务A: 营造温馨的供应中心服务氛围;B: 优质中心环境、物品管理;C: 细节操作规范。
(6)风险管理A:加强风险管理培训;B:学习风险应对策略;C:定期风险评估;D:提高信息化、避免人为失误风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后此次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器械清洗质量,其中合格率(%)=合格数量(件)\\器械数量(件)。
两组统一抽查相等病例,分析院内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研究组器消毒和灭菌械合格情况
2017年度(对照组)供应器械数量435681件,合格数量为413026件,合格率94.8%(413026\\435681);2018年度(研究组)供应器械数量458642件,合格数量为448641件,合格率97.8%(448641\\458642);两组在合格率差异上具有显著差异(P=0.035)。
2.2 对照组和研究组所在年份院内感染情况
2017年度(对照组)抽查人数753例,感染数为67例,感染率8.90%;2018年度(对照组)抽查人数734例,感染数为37例,感染率5.04%;两组在感染率差异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3)。
3 讨论
传统优质护理理念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6]。本研究将优质护理理念的概念进一步延伸,在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同时,将专业技术融入到对器械和设备的处理当中,将优质的护理理念蕴含到中心的供应物品中,间接对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之前诸多学者也尝试了此类方面的研究[7-9],结果提示在器械供应合格率有明显提高。然而,进一步延伸到对院内感染的研究,我们却未见有报道。医疗工作最终延伸至患者,因此,在提高本中心工作质量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本职工作给患者带来的获益,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旨和创新。
虽然我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化管理方案在消毒供应中心及院感控制中的积极性,但限于样本量,进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在多家机构参与的情况下,以前瞻性研究的方式制定更为精细的优质管理方案。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我们优质化管理方案的方案是否能够延续到诸如检验科室或者感染科仍是未知数,在参照引用时需谨慎。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 赵金荣, 张林红.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04(19):34-34.
[2] 郑晓红.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16):1942-1944.
[3] 沈菊春.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院感控制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22):15-17.
[4] 郭琦, 常静. 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全程质控管理对预防院感的作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4).
[5] 王翠玲. 强化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J].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 20(11):1016-1017.
[6] 周敏, 任正华.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3):186-187.
[7] 朱明秋, 汤建荣, 彭兰云.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3):142-143.
[8] 田春梅, 刘玲玲. 论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7(14):58-59.
[9] 杨丽兰.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和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9):325-326.
相关热词搜索: 院内 消毒 护理 感染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