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各个地区和城市所提倡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城市理念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全球资源日益所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方针,这种理念非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将生态城市理念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城市建设设计规划中,基于改变人类发展条件和城市人居环境上,提高人居生活质量,促使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由于生态城市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放在首要位置。因此,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受到了设计者的喜爱。文章重点论述生态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要点,旨在希望合理规划城市结构,让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共生互利关系,为城市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念;城市规划;问题;要点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虽然当前我国环境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环境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不仅会危害国民的身体健康,还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就需要将生态城市理念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规划人员,必须要结合我国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要确保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要重视对城市环境的保护,遵循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城市”理念,科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重点加强生态项目,如公园、绿地等项目的建设,进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生态城市下的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具体指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通过科学合理且生态方式,科学的规划符合生态系统的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共生互利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1]。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需根据政府所出台的政策,计划或是方针等,同时并有效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规划和合理布局城市建设方案,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与城市的协调和健康发展。
设计者在城市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第一,对区域文化的保护;第二,致力于生态城市的打造,第三,腹地和自然景观对城市的支持能力。第四,确保能助推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设计者还必须要全面考虑,人口、能源、经济发展等问题。生态城市主要是建设生态城市为基础的,设计者通过综合分析,进一步明确当前城市规划的现状,基于此估计未来发展可能,以意识、空间、时间等为切入点,科学合理设计出能保障生态环境,同时有能促使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方案[2]。
二、分析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素
设计者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需进一步完善组成要素。众所周知,现代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到诸多方面,如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等,因此,需详细分析每一个构成要素,具体包含以下三点要素:第一,作为环境生态化的表现。生态理念重视并强调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将保护自然环境当作为最大化确保城市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承担能力,因而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者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各种途径保护生存环境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并在适当的区域中构建生态系统。第二,生态城市是社会生态化的表现,故而,必须要高度重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3]。另外,还需进一步实现对城市废弃物的利用和全面回收的目的性,还需完善对法律和保障体系的完善,将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作为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核心。第三,作为经济生态化的表现。在城市规划是必须要将最大化确保经济生态化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加快清洁工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化经济,有效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降低到最低,从整体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将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生产产业结构纳入到城市规划中。
三、分析现阶段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问题
当前,绝大多数城市都存在结构分布不合理,城市绿地覆盖面较低等问题。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以块状、点状分布,缺乏片状森林。此外,在城市绿地面积中灌木、大乔木等绿色植物非常匮乏,主要以草坪为主。
(二)绿色植物种类单调
部分设计者在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形式美感,在空间结构不注重群落分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使用单纯的物种孤立种植,灌木、乔木等最稳定较强的物种比较少见,草丛搭配的结构基本是可以说是没有,这样一来,就导致城市绿化千篇一律[4]。
(三)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性
研究发现,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南京、江苏以及广西等城市建设中,引入并种植了大量的外来树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本土树种。这样一来,就让很多外来树种无法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另外,由于引入的外来物种占领了本地物种的领地,因而造成本地树种日益减少。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忽视了地域文化,文化底蕴薄弱,基于此,各地区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本地区特色,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城市。
(四)其它方面的问题
当前城市建设中还存在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滞后、分布不均,无法有效发挥绿化环境效应,无法因地制宜植树。城市道路车行道树种单一,树木病虫害严重,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严重的破坏,让城市生态存在着失调的现象,政府在这方面的治理费用每年都在增加;除此之外,老小区绿化滞后,旧城市在改造中心更多是偏向于产商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绿化,导致人均绿化地严重不足[5]。
四、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的要点分析
(一)编制生態城市规划,改善城市发展途径
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城市规划是所有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因此,科学的编制城市规划是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的关键举措。设计人员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一定要立足于生态保护的角度,科学合理的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在这过程中具体包含环境质量,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总量方面的内容。所以,设计人员在编制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兼顾环境、社会、经济等三方面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改善城市发展途径。
(二)处理生态低碳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世界各地都高度重视低碳和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规划内涵和建设理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基于此,城市规划设计者必须要进一步理清二者的关系,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必须要思想上保持一致,二者就必须要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生态建设理念和低碳城市建设理念还存在这一定不同之处,前者更加重视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建设,而后者主要将关注点放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上,关注如何缩减碳排放。通过对比分析,生态城市综合性更强、范围更加广,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将低碳城市当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来论述。
(三)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在新时期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规划人员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中,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而科学合理的制定一个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规划人员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经济总量问题,提高生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要全面考虑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等问题,通过各种举措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助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还需进一步提高绿色容积率。最近几年,城市规划人员认识到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间的联系后,在规划设计中有效地融入了绿化概念。研究发现,在实现建筑物全面使用问题上,有效将植物和建筑物结合起来,既能美化建筑景观,同时又能让建筑物的温度大大降低,进而使城市热岛效益的所带来的影响得以有效减少,促使建筑物绿色容积率的提高,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四)精心做好规划设计,保护城市生态体系
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生态城市设计规划必须要有效地协调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同时也是一个关系网,在其中物质能量循环再生能力越强,这就说明各行业共生关系就越紧密,则说表示这个关系网结构,功能的协调性。作为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有效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这就要求城市规划人员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从意识、空间、时间等方面来进行,并且还需将时间限度、时间序列有有效地定为统一规划,有效控制时间关系。另外,还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还必须要科学的划分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区,最大限度的保证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此外城市规划人员要需坚持与时俱进,用朝前的思维,科学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状况和发展形态。城市规划人员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唯有正确把握好了意识、空间以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确保城市建设规划的合理性。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包含两方面,即城市内部环境和城市外部环境,立足于城市层面来分析,城市生态环境主要是包括城市绿色容积率、保护城市内外联系的生态廊道以及城市发展缓冲区和发展边缘。近年来,很多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已经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很多规划设计人员都基于保护好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实施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手段和方法,可再生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对原有城市生态景区景科学的设计,一方面体现了城市气息,人文气息,同时有不失现代都是气息,让生态景区成为人们居住的天堂,成为旅游休闲休憩的好地方,有效地实现了生态城市的建设。
作为城市生态功能的肾,城市湿地系统有着城市环境调解作用。我们深知,湿地对人民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湿地对减缓因为天气因素,调解局部小气候所造成的旱涝自然灾害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规划人员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恢复城市湿地系统,使其具备一定抗干扰能力,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环节污染,以便更好地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城市建设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是十九大报告中高屋建瓴的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因此,基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一定分析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入手,通过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正确处理生态低碳关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精心做好规划设计等方面入手,从整体上提高城市规划的整体质量,真正意义上构建其生态城市,助推社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2):14-04.
[2]唐芳.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32(23):115-116.
[3]黄晓惠.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解析[J].城市建筑,2015(2):54-54.
[4]王國生.探究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J].江西建材,2016(21):54-54.
[5]孙伟,王莉静.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研究[J].城市建筑,2015(15):69-69.
作者简介:
鄢朝兴(1993.12)男,贵州盘县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相关热词搜索: 城市规划 试论 要点 理念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