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剧场文化影响力评价模型研究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剧场文化影响力评价模型研究

时间:2025-08-01 15:10:32 浏览次数:

zoޛ)j首评价较多停留在定性讨论层面,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更为精确的评价工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剧场各方面属性,建构剧场的文化影响力评价的初步模型框架。以期为我国剧场的文化影响力评价提供一个新工具。进而以国家大剧院公开数据作为测算依据,对其进行试评价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国家大剧院在客观评价中取得7级量度中的第6级“好”的评价结果,其主观评价中取得最高级“非常好”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 剧场 文化影响力 模糊综合评价法 评价模型

1 剧场的文化影响力

剧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以表演艺术与建筑艺术为核心构建的。在西方最早的古代希腊剧场,就是与国家的宗教、社会、艺术、技术高度相关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剧场文化在相当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当地整体文化的水平、实力。由于剧场文化与主流文化高度一致,并且为权利所掌控,一方面成为构建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成为地区实力竞争的重要方面。这种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

西方历史上,剧场与宗教、权利、艺术、教化密切相关。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以意大利歌剧院为主流的剧场建筑,如斯卡拉大剧院、巴黎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等。这些剧场不仅展现着各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表演等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也极大提升了国家威望和文化竞争力。二战后,剧场的文化影响力虽然有一定减弱,但其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代表角色没有改变甚至加强。各国依然大力兴建剧场建筑,最著名的例子恐怕是悉尼歌剧院,成功地将剧场文化的效用发挥到新的高度,整体提升了悉尼这座城市乃至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进入新千年后,全球范围的剧场建设热潮依然继续,反映了各国对于剧场价值,尤其是其文化价值的充分重视。

剧场的文化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又具有一定复杂性,但如何认识、把握剧场的文化影响力?这是本篇文章需要解决的问题。将过去比较感性直观的认识,转化为可以量化的理性分析,以便能够更确切地了解一座剧场在文化价值上的定位。这种评估结果,能够为剧场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对于剧场建设体系内的各个相关方面,如管理、设计、建设、使用都可以从这个文化影响力的评估中得到一份与己相关的结论,从而能够提升剧场建设的水平,最终为提升剧场的文化影响力服务。

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影响力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评价对象多涉猎城市文化影响力、企业文化影响力等。这些研究中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曲线法等。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评价剧场的文化影响力,从而为相关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必须在评价的数理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才能把剧场的文化影响力评价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

2.1 剧场的文化影响力的主要特征

剧场建筑除提供表演戏剧的空间外还具有多种文化意义。对于这样一类影响范围广、作用关系复杂的事物进行文化影响力分析,需要更为有针对性的评价策略。

其一,对于艺术价值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模糊性和主观性。例如,本研究框架中关于到访剧团知名度对剧场的提升作用、设计师的知名度对剧场的作用等,其中部分数值需要主观角度进行权重选择,而这一选择则常常因人而异。

其二,部分客观数值是否反映真实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在媒体关注度方面,各类型媒体的报道次数是一个可以统计的确定数字,但这一数字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大众的关心程度是很有可能存在“水分”的。正如微博中的“僵尸粉”现象,电视媒体也存在类似问题,可以想象一个地方电视台可能由于当地政务多借用剧场场地,而每天都要播报当地剧场动态。国家大剧院却永远无法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如此垂青。

因此,对于剧场文化影响力的研究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手段,并结合以上剧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源自运筹学,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该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结果的隶属度,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多因素决定的、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模糊综合评价法非常适合作为评价我国当前剧场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剧场文化影响力的客观、主观评价均基于这一原理。在以下的评价框架中,从多个方面选取了较为全面的指标并相应设定权重。这些指标的不准确性通过总体指标数量和相对权重取值得以平抑。

3 剧场的文化影响力客观评价模型建构

3.1 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计算模型

5 以国家大剧院示例

通过对国家大剧院公开数据的调研,以其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例进行计算。

5.1 客观评价

首先,根据影响因素指标权重集w和成对比较矩阵s做点乘,可以得到优化后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集A:

A=W·S=(1 4767,1.4500,0.9250,0.5203,1.7983,1.5767,1.5017,1.1483,2.7600,0.9290,1.7017,1.3000,1.9350)。

通过查询公布的数据可以得到国家大剧院2014年度在表1中的客观因素的数值如下:

U=(227 50,92.00,0.83,0.07,587.00,1.567.00,271.00,215.00,0.75,0.85,11.89,1.79,0.19)。

对U中的数据构建隶属函数,通过隶属函数公式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

将优化后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集A点乘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就得到关于V的一个模糊综合评价子集B:

B=A·R=(0,0,1.9649,1.1134,6.3157,6.5363,3.0923)

其中,可以看出2014年度国家大剧院的客观因素对各个文化影响力评价集V={0.9,1.0,1.1,1.2,1.3,1.4,1.5}(可以理解为以1.2为中心,数字越小评价越差、数字越大评价越好,分别对应:很差、差、较差、一般、较好、好、很好)的隶属度分别是0,0,1.9649,1.1134,6.3157,6.5363,3.0923。

这一模糊评价结果揭示了对国家大剧院客观评价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其中数值越高,其对应评价结果的可能性越高。可以看到6.3157对应1.3和6.5363对应1.4,这两个可能性都很高。具有最高可能性对应的隶属度最高的6.5363对应为1.4,所以客观因素影响下的文化影响力评价可信度最高的是1.4。即对国家大剧院2014年度的客观评价是七级评价指标中的第六级(评价结果可理解为“好”的隶属度最高)。

5.2 主观评价

主管评价数据源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两类。问卷调查采用常规5级度量评价方式。访谈记录囊括了公开的知名演奏家评论、知名各界人士评论、媒体记者对相关人士及观众的采访等信息源。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到主观因素评价矩阵R1

将影响因素指标权重集W1与主观因素评价矩阵R1点乘,得到主观模糊综合评价B1,就是V1的一个模糊综合评价子集:

B1=W1·R1=(0.0380,0.0422,0.1404,0.3492,0.4302)

所以,主观评价中对主观影响力评价集V1={非常差,较差,一般,较好,非常好}的隶属度分别是:0.0380,0.0422,0.1404,0.3492,0.4302。可以看出,2014年度,对国家大剧院的主观评价中,隶属度最高的0.4302数值对应的评价结论是“非常好”。

从评价过程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对于提升该剧院文化影响力有较大帮助。

(1)国外高水平演出团体到访及演出场次。

国内外演出团体之间的交流对于跨文化区域的艺术繁荣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我国历史上京剧在全国及美国的传播,意大利歌剧在欧洲的传播等历史过程都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并提升了其在文化圈的影响力。2014年国家大剧院一系列国际水平的演出团体到访对其文化影响力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例如:祖宾·梅塔与西班牙瓦伦西亚皇后歌剧院交响乐团音乐会(2场)、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与苏格兰国家剧院联合制作《麦克白后传》(2场)、意大利帕尔马皇家歌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弄臣》(4场)等。

(2)厅堂利用率较高。

由于歌剧院装台较为浪费时间,所以大量接待到访剧团会较为影响每年演出场次总量。对于任何剧院,这与前述的强化国际交流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在对国家大剧院的调研中,我们注意到其很多到访演出为音乐会,包括交响乐和室内乐。由于音乐会不需要很多装台时间,所以弥补了歌剧院接待外访剧团所损失的演出场次。另一方面在于国家大剧院歌剧、自制剧目较多,即采用驻场团的演出稀释装台损失时间。

(3)大众传媒影响力。

国家大剧院在作为演出基地的同时,积极开展大量艺术教育工作。虽然艺术普及、艺术教育的直接收益较少甚至收不抵支,但能够极大提升剧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关注度。同时,这也是国家大剧院作为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作用的体现。在现代网络信息化浪潮的环境中,国家大剧院的诸多演出信息通过网络等低成本信息手段可以迅速为社会公众所关注,这对于提升其票房号召力也有极大帮助。

6 结语

本文对于剧场文化影响力的评价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但即使是客观视角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混合着大量的主观权重因素,这也是目前对剧场的文化影响力评价多停留于定性讨论层面的症结所在。本文以模糊数学为工具,根据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是一种解决当前建筑评价中定量研究的尝试。自此基础上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做了试评价。这一评价方法并不是对评价结果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将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隶属度来表达,非常有助于提升对非确定性问题的认识。

相关热词搜索: 评价 剧场 影响力 模型 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