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三篇 (完整)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一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组成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将沙河站中学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一、组织情况:本次考试有教务处统一安排,学生在各年级内部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加大了对考试纪律的检查。
二、试卷来源:六、七、八、九四个年级的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提供,难度适中,不存在偏题和怪题,试卷出的比较活,大多数学生比较适应,个别学生不适应是因为复习侧重不同和复习还没有到位的缘故。
三、阅卷情况:阅卷采取的是同年级同学科流水形式,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四、考试情况分析:
六年级:(319人)
语文:平均分79.66优秀率53.29及格率84.64
数学:平均分63.89优秀率34.8及格率66.14 英语:平均争74.62优秀率54.55及格率75.86 七年级:(318人)
语文:平均分77.0优秀率17.6及格率65.1
数学:平均分74.1优秀率32.1及格率59.4
英语:平均分76.0优秀率35.5及格率65.7
政治:平均分60.1优秀率7.2及格率54.1
历史:平均分59.9优秀率17.6及格率54.1
地理:平均分59.1优秀率12.9及格率52.8
生物:平均分59.4优秀率17.0及格率51.6
八年级:(298人)
语文:平均分78.1优秀率16.4及格率71.5
数学:平均分69.8优秀率5.0及格率22.5
英语:平均分43.8优秀率12.4及格率35.2
政治:平均分71.1优秀率35.9及格率77.2 历史:平均分78.2优秀率12.8及格率66.4 物理:平均分48.0优秀率16.8及格率43.6 地理:平均分72.2优秀率24.5及格率60.7 生物:平均分73.7优秀率34.6及格率74.8 九年级:(343人)
语文:平均分80.6优秀率12.8及格率77.0 数学:平均分51.0优秀率6.4及格率30.0 英语:平均分53.0优秀率10.5及格率30.6 政治:平均分70.1优秀率38.5及格率73.1 历史:平均分64.9优秀率19.5及格率60.6 物理:平均分58.2优秀率21.9及格率46.1 化学:平均分64.4优秀率20.7及格率61.5 五、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方面
(1)教学积极性不高,有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3)缺乏钻研、合作精神。
(4)责任感不强,危机意识淡薄。
3、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还有待改进。
(2)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
(3)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六、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1、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2、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
3、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
4、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5、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6、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篇二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于11月8-9和15日16日日在学校统一组织下施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导处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14个考场,,每个考室45人,九年级共设3个考室,每考室35人,个考试均有2名监考教师,完全按照中考要求组织实施。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导处按照中心学校要求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
离。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交叉安排教师,确保教师不阅本年级的学科试卷,各年级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学校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七年级数学较难),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较好的把握了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年级组各班主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初一年级各科的优分人数偏少;数学(高低悬差25分)、英语(高低悬差33分)、语文(高低悬差16分)、地理(高低悬差14分)、历史(高低悬差15分)、思品(高低悬差6分)、生物(高低悬差10分)学科成绩均分差距大,及格人数还比较说得过,说明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相对均衡的是政治学科。特别突出的学科不多,领头效应不强。初二年级语文学科高低悬差有6分、数学有18分、英语31分、历史10分、地理6分、物理10分,较均衡的是政治、生物,和七年级的情况相似。其中语文、英
语、数学、物理这几大科的优分人数偏少,应在培优上多花工夫。初三年级数学(高低悬差8分)、英语(高低悬差7分)、化学(高低悬差6分)、物理(高低悬差5分),政治、历史、语文较均衡。
(2)、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表现突出的有七年级2班成绩的相对较好(前100名人数)。
(3)、各学科间的不平衡。(见第一点分析)
(4)、以上分析数据均按照班上总分前40名分析,具体分析见后面附表。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2.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3.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
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主任、业务校长抓宏观调控。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
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备课组制度,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文档下载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篇三
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区于7月26日——29日对全区初中七、八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业评价考评,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本项评价工作已基本完成。为认真总结经验,现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
一、组织实施:
1、命题原则:
(1)能针对基础知识的落实状况进行定量考查,覆盖面广而实。
(2)特别注重考查学生课内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适度应用知识能力的迁移,考查面全而活。
(3)特别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加以引导、深化、考查目标细而精。
2、试题整体特点:
相关热词搜索: (完整)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 三篇